奇书网

奇书网>遥远的山村工作室女杀手末日 > 英志 明多屯记二十一(第1页)

英志 明多屯记二十一(第1页)

英志明多屯记(二十一)

指导员出事了?我不信!李力的心情很不好。女排的人也吵起来了。

一九七〇年五月×日

从稻地回来,我就直奔李大奶家。大奶有一封信,是从南边寄来的。大奶的亲戚不多,两个女儿都嫁在大砬子,这里就老两口度日。听说,她还有个老妹妹在山东那边,这封信就是从那边来的。

一想到大奶家的小马架子,我心中就暖融融的,从山上打柈子下来后,我就一直住在她家里。这会儿开了春儿了,于文革非得喊我回宿舍去,我只好遵命。不过大奶跟我说好,到冬天了再搬回去。大奶家不仅住得暖,大奶对我也热情,不管有啥好吃的,尤其是她女儿从大砬子那边给她捎来的野味儿,她做好了都给我留一份儿。下乡两年了,野猪熊瞎子狍子还有野鸡梅花鹿的味儿都尝到了。我知道,大奶喜欢我。

可谁知一进门,竟发现大奶在抹眼泪!屋中还有李力和刘雄的爱人朱老师,他俩也在抹眼泪。

这是怎么了?我一下子愣在了门口!

“出啥事儿了?”我问。

“……”

谁料,竟无人睬我!我一下子尴尬起来。

见我尴尬,大奶这才轻轻说:“李力在说他家里的事儿,咳,他不容易啊!”

我这才打消心中的愠怒,悄然坐到了大奶身边。

李力见我进来,似乎更激起了他的伤感,他对朱老师哭诉道:“学校里念不成书,工作也找不着,大妹子身体又不好,当临时工都没人要。爸每月七八十块钱的工资,家中那几口人的日子可咋过?说是让大妹大弟到我这儿过两天,可我这点工资连自己吃饭都不够,咋养活她俩啊?要说在兵团里找个活儿干干也行,可咱兵团又有纪律,知青不许带家属,边疆形势又紧,打起仗来又咋办?朱老师,你说说,这让我该怎么办才好哇……家中困难到这种地步,我又咋能在这里安心扎根呀?”

听着李力的哭声,我心中不由刀绞般地难过,他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家庭?这可从未听他说起过!我真替李力难过。我知道他的心再也不会留在这里。

一九七〇年五月×日

那消息很晚才传到我的耳朵里。

我是个爽直的人,肚子里装不下二两油,所以,青年们中的许多议论传到我这里的时候,那黄瓜菜都凉透了!人们不想对我说,怕我嘴快,而我也只有去凭耳朵听,然后再凭直觉去猜。道听途说过三遍,就是真理。

我十分震惊!

在连队里,冯登科是我最敬仰的人。他虽个头矮小,貌不惊人,可他待人却和蔼可亲。与一向严厉的张真相反,你除了在各种大会上能见到他严肃的表情之外,他一向是乐呵呵的。如果是不知情的外人来到连队,绝对看不出他是一个连队的正职指导员,党支部书记,你只能认为他是一个长相老成的像程大威那样的大龄知青。

冯登科有水平,这是连队里的青年们所公认的,一个转业军人一个工农干部能在有文化的知青成堆的连队里工作并能得到他们的承认的确是不容易的。对连长张真,知青们除了尊重他的权威与组织生产的经验之外,对他的文化水准及口才就不以为然,老粗,工农干部而已。而对冯登科,大家则是由衷敬佩。他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水平之高,领会之深,令人难以想象;每每宣讲起来,常令人为之倾倒,就好像他早已经把伟人们的著作都读过了一遍似的。而他那口才则更是常人所不能相比,他做起报告,论述起事件,不论从正面反面,都是头头是道,清晰透彻,且充满逻辑,生动感人,直让你猜不透这个没上过几年学的人怎么会有那许多知识。

冯登科不仅仅理论水平高,其他各方面也让人佩服至极,召开个批判大会,组织个文艺会演,他更是搞得井井有条。有时候他甚至还亲自登场,发表演说,指挥乐队,直至唱歌跳舞,把个场面活跃得热闹无比。虽说不是什么专业水平,但也让人自叹不如,暗夸文艺天才。

而更得青年们欢心的是,冯登科非常关心青年们的日常生活。他常常利用闲暇时间到各班排宿舍串门,对青年们嘘寒问暖,谁生病啦,家里有什么困难啦,工作上有什么想法了,直让你觉得他根本就不是什么指导员,简直就是一个对兄弟姐妹们关怀备至的大哥哥!

青年们由此对他敬佩,对他景仰,对他信任,许多人有了心事都愿意找他说,都愿意获取他的帮助。尤其是一些有点思想问题有啥想不通的事的青年,满怀着一肚子不满一肚子怨气找到他,经和他一番长谈后,便会和颜悦色地从他那里出来,且信心倍增,干劲十足。总之,在他的身边在他的领导下,你会浑身充满活力,满怀信心地去干好每一项工作,去迎接每一个新的一天。

可是,这样杰出的全连队的青年们所敬仰的人怎么会干出那种卑鄙的事情?尽管是传闻,还没有定论,但人们的绘声绘色的议论又让人不能不相信那传说是真的!这不免让人心中感到痛苦,感到扭曲,英雄的形象开始黯淡起来。

我在拭目以待。我心中在扭曲的同时也充满了难言的愤懑,但同时我也充满一种渴望,我希望人们传说的那一切都不是真实的。

“砰”的一声,门被撞开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