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遥远的山村工作室勒脖子 > 英志 明多屯记十八(第1页)

英志 明多屯记十八(第1页)

英志明多屯记(十八)

金色的秋天,我也举起了镰刀,奔向金黄的麦地,去收获我们用青春播撒的果实。施彦当了排长。火辣辣的太阳,一身的汗,有些人还割坏了手。我们没日没夜地干哪……南方飘来了一片云。

一九六九年八月××日

连队里冷冷清清,见不着几个人影,秋收一开始,能下地的都到地里忙活去了。连部里也冷清,就颜新一个人。秋收开始后,她也急,几次跟指导员申请,想去地里锻炼锻炼。可冯登科不同意,说文书工作也重要,万一上边有个什么指示误了不好,所以就留下她守着电话机,传个信儿什么的。

我走进连部,将从稻地带回来的信件报纸和一些邮件整理好后,操起我那弯把子镰刀,往外就走。颜新挺关心我,“不歇口气儿了?”“不啦!”我边应边走出门去。

秋收一忙活,就没工夫去稻地了,好容易抽出时间去跑一趟,信件报纸包裹就带回来一大堆。秋天来了,哈尔滨杭州那边啥都往这儿寄,吃的穿的用的,乱七八糟,还有往连里寄火腿和干腌菜的呢,让人笑掉大牙!

我急急地走在公路上。几天来,麦道已经开到了南边磨石山脚了,我这就是要赶到那里去,参加最后几段开麦道的活计。

秋风拂面,满目金黄,那田野里的麦香一个劲地往胸腔里灌,我心中不由沸腾起来。春天,我们将青春播撒,秋天,我们又将青春收获,我们将青春的血汗挥洒在黑土地上,我们的青春在这里闪烁着光芒,那是青春的收获呵!

望着无边的麦田,我忽然想起了辽宁的故乡,那儿的秋天也很美,也是满地金黄,可那里的秋天又怎能和我们这用青春浇灌的秋色相比?麦田无边,麦浪滚滚,红色的康拜因在金色的麦海里奔驰……这里一个小连队的土地就足以顶上那边几个生产队种的地啦,我们打的粮食都是以吨来计算的呢!

我急着忙着地往前赶。上秋一忙乎,连长就没命地催,张嘴闭嘴什么“抓紧时间啊,时令不饶人啊!”“来了雨可就不好办啦!”屁,大晴的天,哪来的雨?可连长就是催,让人感觉着就像屁股后边要着火!

人家都忙乎着,咱也不能找借口溜,让人说闲话,偷懒,难听。何况,咱也有一手呢,总要露给他们瞧瞧!

几天来,我这表现还不赖,割起麦来那都在人前面,和老职工们挥镰争高低呢!一些老职工见了直夸,都说没看出来。连队里割麦速度最快的就是张真几个干部和徐学亮于义江几个老职工,而我就在他们中间,和他们较劲儿!刀快,手快,捆麦也捆得快,捆儿也扎实,踢都踢不开!张真瞧着直瞪眼睛,“小子,哪儿学的?行啊!”我心里话了,这活咱从前干过,不宾服你们!连长夸过我好几次。这一夸不打紧,众青年们就不服气,就赶我追我,和我赛着干。于文革几个人挺厉害,施彦和田红她们也行,这就赛上啦!

张真问过我:“咋就走了眼呢?小子,你爹你妈干啥的?”我一说完,连长挺尊重,“小子,行,没给你爹妈丢脸。以后好好干,有前途!”咱这就感到光彩得不得了喽,浑身都是劲儿!

一九六九年八月××日

几天过去,麦道终于打通了,现在,轮到康拜因上阵了。我们站在地边,呆呆地不住地咂着舌头,望着那大家伙逞威风。

什么叫机械化?就看那大家伙吧!这边的大拨禾轮一转,那边的卸粮筒就扬麦粒,下雨一样的,一会儿工夫就能装满一卡车!团里配给我们连的两辆汽车在麦场田间紧倒腾,跟不上趟,那进度那效率真让人咂舌晃脑,我们上百人忙活一天还不够康拜因转一圈干得多呢,乖乖!

康拜因上了阵,我们也闲不下来,又去收割其他作物。去连队南边的小块地里割苞米,去割那些谷子,过些天,还要去大豆地里开机车道……秋天里,人们就是忙不完的忙啊!

天上骄阳似火,人们汗流浃背,一身的灰土一身的汗。几天过去,许多人都晒黑了,有的人脸上还破了皮,起了泡。可是,当我们望着亲手收获的庄稼,心中都有一种欢庆的喜悦。

麦道打完后,张真特意将多数女青年们抽调到场院上去,地里割庄稼的活计就落到了我们男青年和老职工们的身上。也有两个班的女青年跟着我们干,是由施彦带着的,她已经当上了女排的排长了。

一九六九年八月××日

新粮上了场,场院里就热闹了,连队夏天铺就的上千平方米的新麦场这时候就派上了用场,甚至连过去的土麦场也用上了,可场地还是显得少。康拜因没日没夜地在地里转,马车和汽车没日没夜地将打好的麦子往回送,场院上一堆堆的,到处都是金色的新麦。

麦场上,机声昼夜不停,人们也是没日没夜地干。扬场机不停地将新粮扬向空中,大风扇不停地送着风,将混杂在新粮中的麦壳麦秆吹离开去。之后,人们便又将新粮一片片地铺散开在地上,几个烈日头下来,那晒好的新粮就可以装袋入仓了。

入夜,大地里机声轰鸣,拖拉机大开着车灯,拽着康拜因隆隆向前。那康拜因上也是灯光闪亮。机车过后,人们又将脱完粒的麦秸堆在一起,点火燃烧,那是麦秸还田,烧过的草灰便回田做肥料了。

夜晚,麦场上灯火辉煌,大地里火光冲天。极目远望,东大冈西大冈上也是火光灿灿,车灯点点,真让人分不清楚哪儿是天上的星光,哪儿是地上的灯火。

一九六九年八月××日

别看连队里有一百多个知青,可到了这秋收大忙季节,这人手还是紧张得不得了。张真时时地调整部署,将两个知青排调到最紧张的地方去。地里忙了,就下地割庄稼,麦场上告急了,又将这些人抽到麦场上去忙活几天,直忙得我们团团转。有时候就三班倒,没白没黑地连轴转,哪有时间睡个囫囵觉啊!

新麦晒干后,就装袋入仓,或装车运往东丰镇去,从那里再装上火车,运往内地的国库。新麦装袋后,每个麻袋有一百六十斤重,这时候,那帮有气力的小子们就来劲了,赛着干。尤其是在女青年们面前,那气力就更意味着一种形象,如能博得到她们的喝好,那更是光彩至极!

每个麻袋灌满新麦后,便一个个地立在一边。这时候,两个人便走到麻袋边,各抓住两边的上下角,喝声起,麻袋就被两个人猛提至肩高,瞬间,其中唱主角的便一扭身钻到麻袋底下,一挺腰,那麻袋便稳当当地立在了主角的肩头。然后又几大步踏上那颤悠悠的跳板,走向仓边,又是一扭身,那麻袋里的新粮便倒进了仓。

麦场上,男青年们扛着麻袋,健步如飞,不时地引起众人的阵阵喝好声。而那些女青年们也不示弱,施彦和几个力气大的女青年也能扛上个三五袋的,这就更令男青年们喝彩阵阵。那些男家伙中气力大的,像于文革王志成李静韩忠实几个,连续扛上个十袋二十袋的气都不喘,真让人佩服!

我看着他们显示气力,心中也痒,也想在女青年们面前显上一显,那可不是一般的喝彩!谁料那第一个麻袋一上肩,我立刻就被压趴在了地上。立刻,场上传来一阵哄笑声!真羞人!不行,再咋的也得扛上一袋,咱这大小伙子咋的也不能在那女青年们面前丢了面子。于是,我咬牙用力,在于文革和刘雄的帮助下,在众人的鼓励声中,终于扛着麻袋直起了身子!接着,我咬着牙,一步步地向前迈动着,终于将麻袋扛到了仓顶。可谁料在接下来的将麻袋里的粮食扔到仓里的瞬间,不知是用力过度还是体力不支不得要领,竟连人带麻袋一起掉进了谷仓里!这又引起了一片哄笑声,真叫人没脸再爬出仓来!

热门小说推荐

武道至尊
暗夜幽殇武道至尊
...
无限邮差
过水看娇无限邮差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