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重生朱厚照大帝系统 > 第325章 圣谕一道破积弊皇恩万里布新规(第1页)

第325章 圣谕一道破积弊皇恩万里布新规(第1页)

韩邦和陈璋刚走出暖阁。朱厚照就转头对张永道:“张永,传朕的旨意。”张永连忙躬身。“奴婢遵旨,请陛下示下。”“大明十三省所有布政司,自今日起,专心打理民生事务。”“税赋征收、农桑水利、地方安抚,这些是你们的本分。”朱厚照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司法之事,概由按察司独立办理,布政司不得干预分毫,违者,革职查办,永不录用!钦此。”张永一字一句记在心里,不敢有半分差错。“奴婢记下了,这就去司礼监拟旨,盖印后送往内阁走流程。”“嗯。”朱厚照点点头。“李东阳要是问起缘由,你就告诉他,刑部近期统计了北直隶案件,布政司干预的案子里,冤案占了八成还多,朕此举,是为了还天下百姓一个司法公正。”“奴婢明白!”张永躬身应道,转身快步走出暖阁,脚步急促。这倒圣旨关系重大,耽搁不得。五月的阳光毒辣。宫道上的石板被晒得发烫。张永一路小跑,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却顾不上擦。司礼监的值房里,几个秉笔太监正在整理公文。见张永进来,连忙起身。“张公公,您怎么这么急?”“陛下有旨,即刻拟诏!”张永喘着气,把朱厚照的旨意原原本本复述了一遍。“按这个意思写,用词要严厉,还要写清楚‘十三布政司’‘不得干预司法’‘违者革职永不录用’,一个字都不能错!”“是!”秉笔太监不敢耽搁,立刻铺好宣纸,拿起朱笔,飞快地书写起来。笔尖划过纸张,沙沙作响。不多时,一道字迹工整的圣旨就拟好了。张永拿起圣旨,仔细看了一遍,确认和陛下的旨意分毫不差,才道:“盖印!”旁边的太监连忙捧来皇帝的玉玺,在圣旨末尾重重盖下。鲜红的印泥落在明黄的宣纸上,格外醒目。“走,去内阁!”张永卷起圣旨,揣在怀里,又快步往外走。陛下交代的事,必须尽快办妥。内阁值房里,李东阳正坐在案前批改奏折。五月的暑气透过窗棂钻进来,让他有些心烦,手里的朱笔顿了顿,忍不住叹了口气。最近陛下动作频频,又是办报社,又是整军饷,现在又突然让刑部统计司法案件,他总觉得要有大事发生。就在这时,值房的门被推开。张永捧着圣旨走进来,躬身道:“李首辅,陛下有新的圣旨,让奴婢送来走流程。”李东阳心里一动,放下朱笔。“陛下又有何旨意?”张永展开圣旨,递了过去。“首辅您自己看便知。”李东阳接过圣旨,目光落在上面,越看眉头皱得越紧。“大明十三省布政司,专司民生,不得干预司法……”“违者革职查办,永不录用?”李东阳喃喃念出声,手指在“不得干预司法”几个字上轻轻敲击。“陛下这是要彻底斩断布政司的司法权啊。”他抬起头,看向张永。“张公公,陛下为何突然下这道圣旨?布政司干预司法虽有不妥,但也是沿用多年的惯例,这么一刀切,怕是会引起不小的震动。”张永按照朱厚照的吩咐,回道:“李首辅,陛下也是无奈之举。”“刑部近期统计了北直隶近三年的案件,布政司干预的案子共有一百三十七件,其中冤案就有一百零九件。”“多少百姓受了委屈,有的卖地凑钱,有的流放病死,陛下看了统计册,心里实在不忍,才下了这道圣旨。”“一百零九件冤案?”李东阳心里一惊,手里的圣旨差点掉在案上。“竟有这么多?”“千真万确。”张永道。“刑部的韩尚书和陈按察使,花了两天两夜翻遍卷宗,统计得明明白白,涉案官员都列在册子上,陛下都看过了。”李东阳沉默了。他知道,陛下这是占住了“司法公正”的大义,谁也反驳不了。布政司干预司法,确实积弊已久,里面牵扯着太多利益勾结。以前没人敢动,是因为牵扯太广,怕得罪半个朝堂。可现在陛下拿着实打实的冤案数据,以“为民做主”的名义下旨,就算有人想反对,也站不住脚。总不能说“为了官员利益,就让百姓受冤”吧?“陛下英明。”李东阳叹了口气,拿起朱笔,在圣旨末尾写下“依议,速发天下”,又盖上内阁的印信,递回给张永。“这道圣旨一出,十三省的布政司,怕是要炸锅了。”张永接过圣旨,笑着道:“炸锅也没办法,陛下是为了百姓,为了大明的司法清明,谁要是敢反对,就是跟百姓作对,跟陛下作对。”,!李东阳点点头,没再说话。他心里清楚,这道圣旨一旦下发,大明的权力格局就要变了。布政司的权力被削弱,按察司的地位被提升,而陛下的权威,也会因此更加稳固。只是,那些布政司官员背后的朝中重臣,怕是不会善罢甘休,以后的朝堂,怕是不会太平了。张永拿着盖好内阁印信的圣旨,快步走出内阁值房,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陛下交代的事,总算是办妥了。他回到司礼监,立刻吩咐道:“传下去,让驿站即刻安排快马,把这道圣旨发往十三省的各个布政司。”“近的地方,三天内必须送到;远的地方,就算日夜兼程,也得在两个月内送到,谁要是耽误了,按考成法处置!”“是,张公公!”下属连忙躬身应道,转身就往驿站跑。当天下午,驿站的快马就驮着圣旨,从京师出发,分往十三省而去。往山东布政司去的快马,沿着官道疾驰。骑手挥着马鞭,额头上的汗不停滴落,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把圣旨送到,不能耽误。往浙江布政司去的快马,要渡过长江。骑手提前联系了渡口的渡船,圣旨用油纸包好,紧紧揣在怀里,生怕被雨水打湿。往广东布政司去的快马,路途最远。骑手带了足够的干粮和水,打算日夜赶路,争取在一个月内送到。他知道,这道圣旨关系重大,晚一天送到,就可能多一份变数。消息很快在京师的官场传开。那些有门生故吏在布政司任职的官员,得知圣旨内容后,都坐不住了。礼部尚书张升在府里来回踱步,眉头紧锁。“陛下这是要动真格的!”“我那门生在湖广布政司任左布政使,每年靠着干预司法,能收不少银子,这圣旨一到,他的财路不就断了?”旁边的幕僚道:“大人,要不您去跟陛下求求情?就说布政司干预司法也是为了地方稳定,没必要一刀切。”“求情?”张升苦笑道。“陛下拿住了冤案的实据,占住了大义,我去求情,不是自讨没趣吗?弄不好还会被陛下误会我跟布政司勾结,到时候连我自己都保不住。”幕僚叹了口气。“那怎么办?总不能看着门生坐以待毙吧?”“还能怎么办?”张升道。“只能让他收敛点,以后别再干预司法了,安安分分打理民生,保住乌纱帽要紧。”而在刑部,韩邦和陈璋得知圣旨已经发往天下,都松了口气。陈璋激动地说:“韩大人,陛下的圣旨一到,十三省的布政司就再也不敢干预司法了,以后百姓有冤,就能直接找按察司,再也不用怕被官官相护了!”韩邦点点头。“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咱们还要抓紧平反那一百零九件冤案,追责涉案官员,让百姓真正感受到司法公正。”“您放心!”陈璋道。“臣已经让人把冤案的卷宗都整理好了,明天就开始派人去各地复核,争取早日给百姓一个交代。”暖阁里,朱厚照看着窗外的石榴树,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知道,这道圣旨会引起不小的震动,会得罪不少官员,但他不在乎。只要能让百姓有冤能诉,能让大明的司法清明,就算得罪半个朝堂,也值得。张永走进来,躬身道:“陛下,圣旨已经发往十三省,近的地方三天内就能到,远的地方两个月内也能送到。”“好。”朱厚照点点头。“让东厂和锦衣卫盯着点,要是有布政司官员敢违抗圣旨,继续干预司法,立刻上报,朕绝不姑息!”“奴婢遵旨!”张永躬身应道。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皇宫的琉璃瓦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一道道圣旨,载着朱厚照的决心,载着百姓的期盼,沿着四通八达的官道,往十三省的各个布政司而去。山东布政司的左布政使还在和知府商议着如何干预一桩田地纠纷,等着收地主的银子。湖广布政司的右布政使刚收到门生送来的孝敬,正盘算着再干预几个案子,多赚点钱。广东布政司的左布政使正在宴请当地的乡绅,吹嘘自己“能摆平一切官司”。他们都还不知道,一道即将到来的圣旨,会彻底打破他们的美梦,会让大明延续多年的司法积弊,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而这道圣旨,此刻正飞驰在通往各地的官道上,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