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开局杀光了内阁 > 第319章 帝忧军饷防贪腐臣献良策赴内阁(第1页)

第319章 帝忧军饷防贪腐臣献良策赴内阁(第1页)

朱厚照端坐在龙椅之上,身姿挺拔如松,目光缓缓扫过暖阁中的众人。他沉声开口,语气冷得如同冬日的寒铁,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战事安排,朕不懂,也不会瞎干预你们。”“朕只关心一件事,你们必须给朕听好了。”“可朕记得,以前刘大夏管兵部的时候,军饷漂没、粮草克扣之事屡见不鲜。”“那时候,多少士兵饿着肚子上战场,他们满心期待着能建功立业,可结果呢?”“好不容易立了功,军功还被当官的抢了去,这公平吗?”“这般行径,朕绝不想再看到!”“谁要是再敢这么做,就别怪朕心狠手辣!”说罢,他微微往前倾了倾身,身体前倾的幅度不大,但却充满了压迫感,声音里满是认真,不容任何人质疑。“如今战事将起,你们皆是大明懂军事、掌兵权之人,朕只能倚仗你们。”“你们是朕的左膀右臂,是大明的中流砥柱,朕希望你们能担起这份责任。”“你们得如实告诉朕,能不能保证军饷、军粮、军功,都实实在在地落到每一个士兵身上?”“这可不是小事,关乎着大明的国运,关乎着无数士兵的生死!”“谁都不许贪,包括你们自己!”“要是让朕发现有人敢贪,绝不轻饶!”这话一出,暖阁里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每个人都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满是愕然,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惊讶和不解。他们原本以为,陛下会先询问调兵的快慢、战事的胜算,毕竟这些才是战事中最关键的问题。谁能想到,陛下最先关心的,竟是士兵能否拿到足额的军饷、能否吃饱饭、能否保住自己的军功。江彬挠了挠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小声嘀咕起来。“以前哪有陛下管这些的?”“以前打仗,有贪腐的,抓两个杀了便罢,士兵的死活……谁还真当回事啊?”这话他没敢大声说,声音小得如同蚊子叫,可旁边的杭雄、沈希仪都悄悄地点了点头,他们的表情中带着一丝无奈。他们在军营待得久了,见多了当官的贪军饷,对于陛下的这份心思,实在是少见,心中也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英国公张懋最先反应过来,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睿智,连忙躬身行礼,说道。“陛下心系士兵,实乃大明边军的福气!”“有陛下这样关心士兵的君主,是大明之幸,是边军之福。”“臣倒有个主意,不妨设个‘军饷监查使’。”“这个职位可以专门监督军饷和粮草的发放,确保每一分钱、每一粒粮都能到士兵手中。”“由东厂和锦衣卫各派一名千户担任,跟着前线的粮草队、军饷队走。”“东厂和锦衣卫的人手可靠,让他们去监督,可以保证公正公平。”“每发一笔军饷、运一批粮草,都要让士兵当场签字确认,监查使再盖章存档。”“这样既可以保证士兵的权益,又可以留下证据,方便日后查询。”“如此一来,少一粒粮、一文钱,都能查到人!”“谁要是敢动手脚,就别想逃脱法律的制裁!”定国公徐光祚立刻补充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张公说得极是!”“人事上也得卡死,军饷发放不能让一个部门说了算。”“如果让一个部门独揽大权,就容易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得让兵部的文选司管名册、武选司管数额,再让监查使盯着流程。”“文选司负责士兵的名册管理,武选司负责军饷的数额确定,监查使负责监督整个流程,三方相互制约,可以保证公正透明。”“三方对不上,就不能发,这样谁也没法单独动手脚。”“只有三方都确认无误,才能发放军饷和粮草,这样可以避免有人暗中操作。”王守仁捧着粮草册,也上前一步,他的步伐沉稳有力,说道。“军功方面,臣提议用军报当凭证!”“军报是前线战况的真实记录,用军报当凭证,可以保证军功的真实性。”“前线不管打了小仗还是大仗,将领都要写战报,监查使要核实。”“将领必须如实记录战况,监查使要认真核实,确保军功的评定准确无误。”“还要找三个普通士兵代表签字,当天就通过军报传回京师,兵部存档备案。”“找士兵代表签字,可以增加军功评定的公正性,当天传回京师存档,可以防止军功被篡改。”“以后士兵要查自己的军功,直接去兵部调军报,谁也别想截胡!”“这样可以让士兵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军功情况,避免军功被他人冒领。”江彬听得热血沸腾,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大声说道。“要是有人敢顶风作案怎么办?”,!“对于这种胆大包天的人,绝不能姑息养奸!”“臣觉得,就得重罚!贪军饷超过五十两的,斩立决!抄家充军,家属跟着流放!”“只有重罚,才能让那些心存贪念的人望而却步,不敢轻易触犯法律。”“抢军功的,不仅要剥夺官爵,还要在军报上登名,让全天下的士兵都知道他是个小人!”“让这种人名誉扫地,以后在军中无法立足,这样才能起到威慑作用。”杭雄、沈希仪连忙附和道,他们的声音整齐而响亮。“江指挥说得对!”“重罚才能镇住人,不然光有规矩,没人怕,还是白搭!”“规矩再好,如果没有严厉的惩罚措施,也只是一纸空文,无法真正起到作用。”朱厚照看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嘴角渐渐扬起了笑意,他的笑容中充满了欣慰。这才是大明的能臣,遇到问题不推诿,反而能快速拿出实招。“你们都是大明的栋梁之才,有你们在,朕放心。”他拿起朱笔,在众人拟好的措施上写下一个大大的“准”字,他的动作干脆利落,显示出内心的果断。然后,他把奏疏折好,递给张懋和徐光祚,说道。“你们俩现在是兵部的主事人,这奏疏就交给你们,送去内阁,让李东阳他们走个流程,尽快下发到各边镇。”“时间紧迫,战事不容拖延,必须尽快将这些措施落实到位。”徐光祚接过奏疏,愣了一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小声问道。“陛下,以前这种军务奏疏,您都是直接下旨,这次还要走内阁流程?”“走内阁流程会不会耽误时间,影响战事的进展?”旁边的王守仁、张仑也都看向朱厚照,眼中带着惊讶,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不解。陛下以前虽不算独断,但也很少特意强调“走流程”,今天怎么突然注重这个了?朱厚照笑了笑,他的笑容中充满了智慧。“规矩就是规矩,内阁是辅佐朕处理政务的,军务虽急,流程也不能乱。”“内阁的存在有其意义,我们不能因为事情紧急就忽视规矩。”“再说,让内阁也知道这些措施,以后他们审核军饷粮草的时候,也能多盯着点,避免出岔子。”“内阁可以发挥监督作用,确保这些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众人心里顿时了然,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陛下这是在巩固规矩,让整个朝廷都跟着动起来,而不是只靠他一个人盯着。“陛下英明,有陛下的领导,大明必将繁荣昌盛。”江彬忍不住说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敬佩。“陛下想得周到!”“有内阁帮着盯,再加上东厂锦衣卫的监督,谁也不敢再贪军饷军功了!”“这样多管齐下,贪污腐败的现象必将得到遏制。”朱厚照摆摆手,说道。“行了,别耽误时间了,战事紧急,你们赶紧去办。”“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必须争分夺秒,为前线的士兵做好后勤保障。”“张懋、徐光祚,你们去内阁。”“把奏疏交给内阁,让他们尽快处理。”“王守仁,你去兵部准备粮草调拨。”“粮草是士兵的生命线,必须保证充足供应。”“张仑、江彬,你们回京营整兵,随时待命驰援前线。”“前线需要我们的支援,你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臣遵旨!”众人齐声躬身,声音比来时更响亮,他们的脸上充满了坚定和自信。他们转身走出暖阁,脚步轻快,仿佛充满了力量。有陛下盯着军饷军功,士兵们肯定能安心打仗。“有陛下这样的明君,是我们的福气。”有这么周全的措施,没人敢再贪腐,这仗,打赢的底气更足了。“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不辜负陛下的期望。”张懋和徐光祚捧着奏疏,并肩往内阁走去。春日的阳光洒在宫道上,映着两人的官袍,他们的身影显得格外挺拔。徐光祚忍不住说道。“以前总觉得陛下爱玩,现在才知道,陛下心里比谁都清楚,什么该抓,什么该放。”“陛下看似贪玩,实则心中有数,是一位难得的明君。”张懋点点头,说道。“可不是嘛!”“盯着军饷军功,就是盯着士兵的士气,士兵士气高了,仗才能打赢。”“士兵是战争的关键,只有保证他们的权益,才能激发他们的斗志。”“咱们赶紧去内阁,让李东阳他们快点走流程,别耽误了前线的事。”“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尽快将奏疏送到内阁,确保措施能够及时实施。”两人快步走到内阁值房门口,张懋抬手敲了敲门。里面传来李东阳熟悉的声音。“进来。”徐光祚推开门,和张懋一起走了进去。他们手里的奏疏还带着朱厚照朱批的温度,仿佛带着陛下的期望和嘱托。他们还不知道,李东阳看到这份关于军饷监查的奏疏,会是怎样的反应。:()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