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开局杀光了内阁 > 第146章 阁老颁旨慑群僚希仪押犯入京华(第1页)

第146章 阁老颁旨慑群僚希仪押犯入京华(第1页)

李东阳将拟好的诏书叠好,指尖在纸页上按了按。纸上的墨迹还没干透,却像压着千斤重的石头。他抬头看向围在案前的几个内阁官员,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们几个,分头去六部、都察院、通政司,把这份给事中改制方案传下去。”“告诉各部门掌印官——三日内必须落实,半分差错都不能有。”几个官员连忙躬身:“属下遵旨。”“还有句话,你们务必带到。”李东阳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沉得像铅。“让他们别再想着给陛下上书,说什么‘祖制不可违’,也别提‘先帝爷在时如何’,谁要是敢提,就是在找死。”他拿起案上那份带血的文书,晃了晃,暗红的血迹在阳光下格外刺眼。“六科王伦的下场,你们都知道——脑袋掉在值房里,血溅了满桌,陛下这次是真动了杀心,没半点转圜的余地。”“以前陛下念着老臣情分,遇事顶多发配流放,给留条活路;现在陛下耐心用尽了,谁再撞枪口上,别怪朝廷不留情。”官员们看着文书上的血迹,想起王伦滚落的脑袋,都打了个寒颤,连忙点头:“属下记住了!一定把话带到!”“去吧。”李东阳摆了摆手,看着几人快步走出值房,才无力地靠在椅背上,长长叹了口气。他这哪是颁旨,分明是替陛下“传刀”,可除了这样,又能怎么办?半个时辰后,内阁的官员们分头走进了京城各部门的衙署。吏部值房里,吏部尚书马文升正翻看着考功司的册籍,听说内阁来人,连忙起身迎接。等接过改制方案,看清上面的条款,马文升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这方案是他草拟的,当初递上去时,还怕陛下嫌太急,没敢提“裁减冗余”的条款,没想到陛下不仅批了,还直接逼着六科签了字。“马大人,”内阁官员把李东阳的话复述了一遍,特意加重了“别提祖制”“陛下会杀人”几个字,“王伦大人就是因为犟嘴,被锦衣卫在值房里砍了头,您可千万别犯糊涂。”马文升手里的方案“啪”地掉在案上,他愣在原地,半天没回过神。他只知道方案过了,却没想到陛下是用“杀人”的法子逼着过的。他草拟方案是为了让给事中更务实,可不是为了让陛下动杀心啊!“老夫知道了。”马文升捡起方案,指尖都在抖,心里又惊又乱。他本以为陛下只是年轻气盛,没想到竟狠到这份上,以后这朝堂,怕是再没人敢跟陛下犟嘴了。户部、礼部、兵部……各部门的反应都大同小异。刚开始,不少官员看到方案都炸了锅。“裁给事中?这是要断咱们的监察权!”“绕开内阁递奏疏?陛下这是要把权力都攥在手里啊!”个个义愤填膺,摩拳擦掌要写奏疏反驳。可等内阁官员把“王伦被砍头”“陛下见一个杀一个”的话一说,再拿出那份带血的文书晃了晃,所有人都瞬间蔫了。“王……王伦真被砍了?”“就因为不肯签字?”“陛下连老臣都敢杀?”议论声越来越小,到最后只剩沉默,谁也不敢再提“上书反驳”的事。连最硬气的都察院御史,听到消息后都把写了一半的奏疏烧了,嘴里念叨着“保命要紧”,再不敢提“祖制”二字。就这么着,这份原本可能被文官集团拦上半年的改制方案,竟以一种近乎“威慑”的方式,顺顺当当落了实。三日内,六科冗余的给事中全被裁撤,吏房接手了杂务,给事中们开始专注于监察弹劾,连递奏疏的流程都改了。不用再经内阁,直接由通政司送进宫,效率快了一倍。没人敢反对,没人敢上书,甚至没人敢在背后多嘴。王伦的脑袋像个警钟,悬在每个文官头顶,谁都怕撞响了钟,落得同样的下场。李东阳看着各部门报上来的“落实清单”,心里五味杂陈。方案是落实了,可这“靠杀人立威”的法子,到底是好是坏?他说不清,也不敢想。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了七八天。这几天里,京城出奇地安静,文官们上朝时大气不敢出,递奏疏时只敢说“办了什么事”,绝不敢提“该怎么改”。连朱厚照都觉得清静了不少,偶尔还能在暖阁里跟张永下盘棋。第八天午后,永定门的守城士兵正靠在城门上打盹,忽然听到远处传来马蹄声。抬头一看——只见一队骑兵正往城门方向赶,为首的将领一身戎装,腰悬佩刀,身后跟着两辆囚车,囚车里的人穿着官服,却被铁链锁着,形容狼狈。“站住!来者何人?”士兵连忙举起长矛喝问。为首的将领勒住马,亮出腰间的令牌:“京营总兵沈希仪!奉钦差王守仁令,押解保定府要犯回京,面呈陛下!”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士兵看清令牌上的“京营”二字,又看了看囚车里的人,不敢耽搁,连忙让人打开城门:“沈总兵请进!”沈希仪没多话,带着骑兵进了城,直奔皇宫方向。他赶路赶了八天,一路没敢歇,就怕耽误了时辰,现在总算到了京城,得赶紧把保定府的事告诉陛下。队伍刚过正阳门,就被巡逻的锦衣卫认了出来,锦衣卫小旗连忙跑回指挥使司报信,没一会儿,消息就传到了司礼监。张永正在暖阁外给朱厚照晒书,听说沈希仪押着人回来了,眼睛一亮,扔了手里的书就往暖阁里跑:“陛下!陛下!沈希仪回来了!”朱厚照正靠在软榻上看保定府的舆图,闻言猛地坐起来,手里的舆图都掉在了地上:“你说谁回来了?沈希仪?”“是!”张永跑得气喘吁吁,躬身道,“守城的锦衣卫来报,沈总兵带着五百精兵,押着两辆囚车进了城,直奔皇宫来了,说是奉王主事令,押解保定府要犯回京,还要给陛下呈口供呢!”朱厚照的眼睛瞬间亮了——保定府的事!他等了快二十天,总算有消息了!他连忙从软榻上下来,连鞋都没穿好就往外走:“快!让他直接来坤宁宫暖阁!朕要亲自问他!”“奴婢这就去!”张永连忙应着,转身往外跑,刚跑到门口又被朱厚照叫住。“等等!”朱厚照站在暖阁门口,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急切,“让锦衣卫先把囚车里的人押去诏狱,别让他们跑了,也别让他们串供!”“奴婢记住了!”张永点头,脚步更快地往外跑。陛下这急模样,是真盼着保定府的消息呢。暖阁里,朱厚照捡起掉在地上的舆图,手指在“保定府”三个字上按了按,心里又急又盼。王守仁他们在保定府查得怎么样?贪墨的赃粮追回来了吗?百姓安顿好了吗?沈希仪带回来的口供里,有没有牵扯到京官?一堆问题在心里打转,让他坐也坐不住,索性在暖阁里来回踱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门口,盼着沈希仪快点来。而此刻,沈希仪正带着队伍往皇宫赶,街上的百姓见他带着囚车,都纷纷避让,好奇地议论。“那囚车里的是当官的吧?怎么被铁链锁着?”“听说这是京营的总兵,怕是押解贪官回来的!”“前几天六科的王大人刚被砍了头,现在又押贪官回来,陛下这是要动真格整治官场了?”议论声传到沈希仪耳朵里,他没心思理会,只催着骑兵快些走。他知道,陛下肯定在等他,保定府的百姓也在等陛下的旨意,他不能耽误。夕阳的余晖洒在街道上,把队伍的影子拉得很长,沈希仪勒住马,看着远处皇宫的角楼,深吸了一口气。总算到了,该把保定府的事,一五一十告诉陛下了。坤宁宫暖阁里,朱厚照还在踱步,张永的身影已经出现在门口:“陛下!沈希仪到宫门口了!”朱厚照眼睛一亮,快步往外走:“快让他进来!”一场关乎保定府贪官处置、关乎灾民安置的对谈,即将在暖阁里拉开序幕。沈希仪带回来的口供,或许还藏着更惊人的秘密——比如,保定府的贪腐,到底有没有京官牵扯?答案,很快就要揭晓了。:()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