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主角朱厚照有系统的大明 > 第318章 套虏犯边急报至君臣议事定调兵(第1页)

第318章 套虏犯边急报至君臣议事定调兵(第1页)

定国公徐光祚与英国公张懋,几乎是以一种急迫到近乎失态的姿态,踩着朝靴冲进了暖阁。他们神色慌张,脚步急促。两人面色凝重如墨,仿佛头顶压着千斤重担。手中紧紧攥着的急报,纸张早已被捏得满是褶皱,似在无声诉说着边关危机的紧迫。“陛下!大事不好!”徐光祚率先躬身,声音急促而带着几分颤抖。“套虏拥众踏冰入河套,延绥、宁夏两地边军接连送来急报,说‘声息甚急’,怕是要大举来犯!”张懋见状,也赶忙跟着躬身,神情同样严肃至极。“陛下,套虏往年多在开春犯边,今年竟提前踏冰而来,显然是有备而来,边军兵力吃紧,需尽快定夺!”朱厚照原本正专注地看着军报的反馈统计。闻言立刻放下手中的册子,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阴霾。“套虏敢在此时犯边,是觉得朕刚推行新政,无暇顾及边事?”说罢,他对着门外大声喊道:“张永!立刻传旨,召兵部王守仁、京营张仑、江彬、杭雄、沈希仪,速来暖阁议事!”“奴婢遵旨!”张永应了一声,随即快步跑出去。那脚步声急促而慌乱,仿佛每一声都敲在众人的心弦上。不到半个时辰,被召的人便陆续赶到了暖阁。王守仁身着兵部侍郎官袍,手中还紧紧攥着边军粮草的册子,脚步匆匆。神色间满是忧虑。张仑则是一身戎装,铠甲在灯光下闪烁着寒光。显然是从校场直接赶来,身上还带着训练场的肃杀之气。江彬、杭雄、沈希仪三个武将,更是腰佩绣春刀,刀鞘上的装饰在灯光下若隐若现。他们的气息还带着赶路的急促,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众人齐声道:“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免礼。”朱厚照抬手,声音沉稳而有力,指了指案上的急报,神色凝重地说道。“套虏入河套,延绥、宁夏告急,今日召你们来,就是议议该如何应对。”他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语气中带着几分刻意的“谦逊”。“朕年少,虽知边事重要,却不懂具体兵事。你们都是朝中能臣,有的带过边军,有的管过军务,尽管放开了说,不用忌讳。”这话一出,暖阁里的气氛反倒稳了几分。众人心中暗自思量,陛下看似放权,实则是让众人畅所欲言,避免有人因顾忌“君威”不敢说真话。如此一来,倒是能更有效地商讨出应对之策。英国公张懋最先开口,作为老臣,他对边军的虚实了如指掌。“陛下,套虏此次犯边,兵力恐不下三万。”“延绥、宁夏边军常年欠饷,虽去年陛下补发了部分,可兵力仍不足两万,硬拼怕是难敌。”定国公徐光祚紧接着补充道。“张公说得对!”“而且套虏踏冰而来,行动迅速,边军要是等朝廷调兵再反应,怕是会误了战机。”“当务之急,是先让附近有兵力的将领整兵,随时准备驰援。”王守仁上前一步,动作沉稳而利落,他翻开手里的粮草册,眼神专注而认真。“陛下,臣刚查了兵部存档,保国公朱晖现驻宣府,麾下有京营调拨的五千精锐。”“都御史史琳在大同,手里也有三千边军预备役。”“这两人一个懂战阵,一个善统筹,若让他们‘整兵听调’,可最快驰援延绥、宁夏。”“五千加三千,共八千兵力,够不够?”朱厚照问,语气里听不出情绪,仿佛在等待着一个能让他安心的答案。江彬是武将,性子直率,听闻此言,立刻接话。“陛下,八千兵力够应急!”“套虏虽多,却是分散劫掠,只要保国公和史大人能快速赶到,先守住延绥、宁夏的要隘,等后续援军到了,就能反推!”张仑也点头表示赞同,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局势的清晰判断。“江指挥说得对!”“臣在京营时,跟保国公操练过,他麾下的精锐战力不弱。”“史都御史在大同也练过预备役,纪律严明,这两人联手,定能稳住局面。”杭雄和沈希仪也纷纷附和,声音坚定而有力。“臣等附议!”“保国公与史都御史是当前最合适的人选,整兵听调,可解燃眉之急!”朱厚照坐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案面,那有节奏的声响在暖阁里回荡,却让众人的心都提了起来。他没立刻说话。暖阁里静悄悄的,落针可闻,众人都眼巴巴地等着陛下拍板。毕竟调兵是大事,最终还得陛下定夺,这其中的分量,每个人心中都清楚。过了片刻,朱厚照看向张懋,眼神中带着询问与期待。“英国公,保国公和史琳的性子,你熟,他们能不能担得起这担子?”,!张懋躬身道,神情恭敬而笃定。“陛下放心!”“保国公朱晖虽偶有傲气,却知轻重,边军告急,他绝不会推诿。”“史琳是文官,却不纸上谈兵,去年年底大同遇袭,就是他带着预备役守住了城门,两人定能配合好。”“还有军报。”王守仁补充道,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延绥、宁夏的军报现在能一日一送,保国公和史大人到了前线,能通过军报及时传信,朝廷也能随时掌握战局,不会像以前那样‘消息滞后’。”这话提醒了众人,之前没军报时,边军消息要走驿站,往往半个月才到京师。那时候的调兵遣将总是滞后,导致不少战机错失。现在有了军报,消息当天就能到,调兵遣将也能更灵活,这无疑为应对边关危机增添了一份保障。江彬忍不住道,声音中带着兴奋与期待。“陛下,有军报传信,再让保国公和史大人整兵听调,这事儿稳了!”“臣等愿在京营待命,若是前线需要援军,臣等立刻领兵驰援!”杭雄、沈希仪也跟着请战,声音激昂而坚定。“臣等也愿待命!”“愿为陛下守国门!”朱厚照看着众人齐心的样子,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那笑容中带着欣慰与满足。这就是他要的局面,君臣同心,文武协力,不像以前那样,遇事只会互相推诿,导致问题越积越多。他抬手压了压,暖阁里立刻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都紧紧地聚焦在他身上。众人都看着朱厚照,眼里满是期待,就等陛下一句话,就能立刻传旨给保国公和史琳,让他们整兵备战。张仑忍不住往前半步,声音带着几分急切,仿佛生怕错过这关键的决策时刻。“陛下,臣等已议妥,让保国公朱晖、都御史史琳‘整兵听调’,驰援延绥、宁夏,您看……可行?”这话一问,暖阁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朱厚照身上,连呼吸都放轻了,他们知道,陛下虽然说“不懂兵事”,但心里自有决断,最终的调兵旨意,还得陛下点头才算数。朱厚照拿起案上的急报,指尖在“延绥告急”四个字上轻轻划过,那动作仿佛在触摸着边关的危机。他没立刻回答,只是眼神渐渐深邃起来,仿佛在思考着更深层次的战略布局。众人心里都捏了把汗,陛下是觉得这方案有疏漏,还是有其他安排?:()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