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主角朱厚照有系统的大明 > 第224章 小吏传讯贺贤才阁老宣旨任察院(第1页)

第224章 小吏传讯贺贤才阁老宣旨任察院(第1页)

右都御史衙门的议事厅里,炭火烧得正旺。然而,这炭火却驱不散案上堆积奏报带来的沉重感。屠滽坐在案前,手里捏着一份来自山东的奏报。他眉头紧锁。奏报里说当地州县官借“修河”之名苛捐,百姓缴不出钱,连过冬的口粮都被差役搜走了。可都察院却没一道弹劾折递上来。“都察院再这么下去,百姓的苦就真没地方说了。”屠滽轻轻叹了口气,将奏报放在一旁。他刚要拿起另一份奏报,门外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抬头望去,只见一个穿着青色吏服的年轻人快步走进来。这是内阁李东阳首辅身边的贴身小吏,姓周,平日里很少来右都御史衙门。“周小吏?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儿?”屠滽放下笔,起身相迎。他心里却犯了嘀咕,内阁首辅的人突然来访,定是有要事。周小吏脸上堆着笑,快步走上前,双手抱拳。“屠大人,首辅大人让小的来请您,说有要事相商,您快随小的走一趟吧!”他说着,又凑近了些,压低声音,眼神里藏不住的羡慕。“屠大人,小的先提前给您道喜了!这次去内阁,定是天大的好事!”“喜从何来?”屠滽愣了一下,连忙追问。“周小吏你这话可别乱说,我这儿还有一堆奏报没处理呢。”周小吏却笑着摇了摇头。“大人去了就知道,小的可不敢泄露首辅的事,您快收拾收拾,首辅还在等着呢!”屠滽见他不肯多说,心里的疑惑更重了。天大的好事?是山东苛捐的事有进展了?还是朝廷要派他去查基层乱象?他没时间细想,随手将案上的奏报整理好。“我去内阁一趟,要是有紧急奏报,先放我案上,等我回来处理。”他嘱咐下属。下属连忙应道。“大人放心,属下一定照办!”屠滽跟着周小吏走出衙门。街上的年味还没散,红灯笼挂在商铺门口,孩子们手里拿着风车追逐打闹。可他却没心思看这些,满脑子都在琢磨周小吏说的“喜事”。“周小吏,你跟我透个底,是不是关于都察院的事?”屠滽忍不住问,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都察院自刘宇倒台后,一直没主官,他身为右都御史,心里早就盼着能有人牵头整顿。周小吏却还是笑而不答。“大人别急,到了内阁,首辅自然会跟您说,小的只能说,这事儿对大人、对都察院,都是天大的好消息!”两人穿过几条街,很快就到了内阁衙门。刚进大门,就看到李东阳的贴身小厮候在门口。见他们来,小厮连忙迎上来。“屠大人,首辅大人在暖阁等着您呢,让小的带您过去。”屠滽跟着小厮走进暖阁,一股暖意扑面而来。李东阳正坐在案前,手里拿着一份奏折。见他进来,李东阳立刻放下奏折,笑着起身。“朝宗来了,快坐快坐!”他亲自给屠滽倒了杯热茶,递到他手里。“天儿冷,你从右都御史衙门过来,路上冻着了吧?先喝杯热茶暖暖身子。”屠滽接过茶杯,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他心里的疑惑更甚。李首辅今日格外热络,不仅亲自倒茶,还用了他的字“朝宗”,这可是平日里很少有的事。“首辅今日找下官来,到底有什么要事?您就别跟下官绕圈子了,下官心里实在不安。”屠滽喝了口茶,忍不住开口问道。李东阳笑了笑,没直接回答,反而拉起了家常。“朝宗啊,你在右都御史任上,也有两年了吧?”“我记得你刚上任时,就查出了通州粮库的亏空案,还了百姓一个公道,当时陛下就夸你‘有担当’。”“后来你又牵头查了基层的‘路灯捐’,虽然没彻底禁了,但也让那些苛捐收敛了不少,百姓提起你,都竖大拇指呢。”屠滽摸不着头脑,只能顺着话头回道。“都是下官该做的,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能为百姓办点实事,是下官的福气。”李东阳点了点头,语气突然变得郑重起来。“朝宗,你可知都察院自刘宇倒台后,一直没有主官?”“陛下这些日子,一直愁着找谁来掌都察院。”屠滽心里一动,难道首辅找他,是要让他去都察院任职?可他现在是右都御史,都察院的主官是左都御史,这可是连升两级的大事,他不敢往这方面想。“下官知道,都察院不能没有主官,只是……这人选需得清正、有能力、敢碰硬,才能镇住那些言官,肃清积弊。”屠滽谨慎地回道。李东阳看着他,眼里满是赞赏。“朝宗,你说的没错,陛下也是这么想的。”“这些日子,陛下让吏部整理了所有御史、都御史的简历,一份份地看,一个个地筛,最后跟我说——‘屠滽清正敢为,有监察经验,懂民生疾苦,让他掌都察院,朕放心’。”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朝宗,陛下旨意,任命你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事,即日上任!”“轰”的一声,屠滽只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手里的茶杯差点没拿稳,茶水洒了一地都没察觉。他愣在原地,眼睛瞪得大大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首……首辅,您说什么?陛下让我当左都御史?这……这太突然了,下官……下官何德何能啊!”他平日里虽盼着整顿都察院,却从没想过自己会被任命为主官。左都御史可是朝廷一品大员,掌弹劾百官之权,责任重大,他一时竟有些手足无措。李东阳见他这反应,忍不住笑了。“朝宗,你别慌,陛下选你,可不是一时兴起。”“陛下看了你的履历,从成化年间巡按四川革除弊政,到弘治初年平定两广叛乱,再到任吏部尚书时驳回内降、严惩贪官,每一件事都记在心里。”“陛下说,都察院需要的就是你这样‘不贪财、不怕权、真心为百姓’的人,那些只敢盯着皇帝找茬、不敢管贪腐的言官,只有你能镇得住。”屠滽听着,心里渐渐热了起来。他没想到,陛下竟如此了解他的过往,连他多年前巡按四川的小事都记得清清楚楚。他想起自己刚才看的山东苛捐奏报,想起都察院那些敷衍的奏折。突然觉得,这份任命不是“突然”,而是陛下对他的信任,对都察院的期待。“陛下……陛下真是明君啊!”屠滽声音有些哽咽。他为官多年,见过不少昏聩的官员,也经历过宦官专权的日子,却从没见过如此心系百姓、识人之明的帝王。李东阳拍了拍他的肩膀。“朝宗,陛下信任你,我也信任你。”“都察院现在是烂摊子,刘宇留下的那些问题,考成法的推行,都需要你去牵头解决,责任虽重,但也是你的机会,为百姓、为大明,做一番实事的机会。”屠滽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对着皇宫的方向躬身行礼。“首辅放心,陛下放心!下官定不辱使命!上任后,定当肃清都察院积弊,弹劾贪腐,关注民生,让都察院回归‘为百姓、为大明’的初心!”李东阳见他定下心来,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拿起案上的一份宣纸,递到他面前。“朝宗,你有这份决心就好。”“不过,在你上任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跟你说——这是陛下推行的考成法细则,专门针对都察院制定的,你先看看,咱们接下来好好聊聊,这考成法在都察院该怎么推行。”屠滽接过宣纸,只见上面写着“都察院考成法细则”几个大字。下面密密麻麻写着“每季度民生督查十件”“吏治弹劾五件”等条款。他心里顿时明白,陛下不仅选了他掌都察院,还早已为整顿都察院准备好了制度,这是要让他“有法可依”,更好地开展工作。他低头看着考成法细则,手指在“实绩核查由内阁、锦衣卫共同负责”的字样上轻轻摩挲。心里的底气更足了。有陛下的信任,有考成法的支撑,还有李首辅的配合,他一定能把都察院整顿好,不辜负陛下和百姓的期待。暖阁里的炭火依旧旺着,茶水的热气袅袅升起。屠滽捧着考成法细则,眼神坚定。李东阳坐在对面,正准备开口,跟他详细讲解考成法的每一条款,为他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做好充分的准备。:()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