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英、荷、澳联合司令部的建立
马歇尔虽然不赞成一国军队被分割置于另一国的指挥之下,但是出于对总统擅自承诺将援助菲律宾的美军力量转往新加坡之事的警觉,在圣诞节当天的两国参谋长会谈中,他提出西南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战场需要一个最高的统一指挥机构,尤其是在形势紧迫的东南亚战场,以解决不同军种之间和不同国家军队之间并肩作战的问题。[46]
在第二天的全体会议上,罗斯福再次提及远东战场的统一指挥问题,但是丘吉尔“完全不相信这个安排是可行的或合适的”,他表示“那里的局势是,某些特殊战略地点是必须加以据守的,每一地区的司令完全明了他应该做的事情。困难问题在于应用运到那个区域的资源。这是只能由那些有关政府解决的问题”。[47]另外,美国海军对统一指挥的原则也抱有疑虑,担心失去作战的自主权,但他们又提不出任何有力的反对理由。
尽管丘吉尔和美国海军不赞成马歇尔的建议,但由于该建议得到了罗斯福的支持,霍普金斯和马歇尔私下做了丘吉尔的工作,丘吉尔和美国海军不得不作出妥协。丘吉尔坦言:“虽然如此,我们必须符合美国的意见是显而易见的事。”[48]他向英方参谋长们解释道:
他的想法正转向就以下几点同美国人力图达成一致意见:
(1)应把德国当作主要敌人;
(2)太平洋战场总的作战命令应来自华盛顿;
(3)大西洋战场总的作战命令应来自伦敦。[49]
在接受马歇尔关于统一指挥的建议后,英方参谋长们提出希望一名美国将领担当美、英、荷、澳联合司令部(“ABDA”)最高司令长官,但丘吉尔告诉他们,马歇尔已经提名英国的韦维尔将军担任此职。这遭到了英方参谋长们的反对,事实上丘吉尔对此也不完全赞同。[50]因为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创,日军在东南亚的攻势势如破竹,对于一位“ABDA”战区的最高司令长官来说,他的战区明显处于被攻陷、军队被歼灭的失败境地,英国人不愿意背上这个失败的黑锅。新任帝国总参谋长阿兰布鲁克在日记中提到,提名韦维尔之事“立即遭到了批评”[51]。
但对于马歇尔而言,韦维尔了解印度,有着丰富的作战指挥经验,最重要的是这一提名能够化解丘吉尔内心关于美方分散新加坡防御力量用于防守菲律宾或婆罗洲的担忧。[52]马歇尔传记的作者福雷斯特·C·波格则提道:“由于此事与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英国和荷属诸岛屿利益攸关,要想让英国接受一名美国人担任此职将是极为困难的。”[53]这个说法并不符合实情。
最终丘吉尔劝说他的参谋长,他不认为美国人是企图把灾难转嫁到英国人头上。作为一项安抚手下的举措,丘吉尔建议,最高司令部只管辖陆军和空军,海军则另设单独的司令部并归一名美国海军将领指挥,该指挥官将遵照韦维尔的命令行事。[54]
在12月29日给掌玺大臣艾德礼的电文中,丘吉尔提道:
1。我已经对总统表示同意,我们应当接受他的建议,但必须得到内阁批准,他的建议是马歇尔将军最热烈赞同的:
(1)在西南太平洋应建立统一的指挥。界线还没有最后划定,但是他认为包括马来半岛,包括缅甸前线在内,到菲律宾群岛,并向南到主要是达尔文港的那些必要的供应基地和澳大利亚北部的供应线。
(2)应任命韦维尔将军为美国、英国、英帝国与荷兰的所有可以由各有关政府拨归那个战区的陆海空军的总司令,或者如果愿意,称为最高司令。
(3)韦维尔将军的本部最初应设在泗水,他将以一位美国军官为副总司令。看来布雷特将军可能当选。
(4)战区内的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与荷兰的海军舰队,应按照(1)和(2)节中所规定的总则拨归美国的海军司令指挥。
(5)打算令韦维尔将军在南太平洋部分设立一个参谋部,正如从前福煦的高级统辖参谋部对于在法国的那些庞大的英法军队参谋部一样。他将接受一个适当的联合机构的命令,这个机构将对作为国防大臣的我和总统负责,总统也是所有美国军队的总司令。
(6)包括在韦维尔将军管区内的主要司令官将有缅甸总司令、新加坡和马来亚总司令、荷属东印度总司令、菲律宾群岛总司令和经由南太平洋和澳大利亚北部的南方交通线总司令。
(7)对印度则必须任命一位代理总司令,澳大利亚则将有自己的总司令,印度和澳大利亚除按上述情况外,将不在韦维尔将军的管区以内,这两个地方是可以一方面从英国和中东,另一方面从美国把人员和物资运入战斗地区时所经过的两大基地。
(8)美国海军将继续对菲律宾群岛和大洋洲以东,包括美国到大洋洲的通路在内的整个太平洋负责。
(9)正在草拟给最高司令的训令,训令将保障各有关政府的必要的剩余利益,并概括地规定出最高司令的任务。这项草稿你不久就可收到。
2。我不曾企图对我们接受这项雅量与无私的美国建议去进行辩护或反驳,把这项建议作为一种制胜方法来看,我已经深信其优点。行动是迫切的,甚至在我于1月1日从加拿大回来以前,或许就得见诸实行。当然要同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荷兰商议;但应等到我获悉战时内阁的意见以后,才能进行商议。这时,假如得到一切方面的赞同,此间人员将拟订细节。[55]
英国战时内阁在同一天的答复批准了这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