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战后英美结成同盟 > 第二节 初步的会谈(第1页)

第二节 初步的会谈(第1页)

第二节初步的会谈

12月22日,丘吉尔率领的英国代表团抵达华盛顿,从当晚在白宫举行的第一次会谈到1942年1月14日最后一次会谈,英美双方在白宫至少开过8次主要会议,在美联储大楼召开了12次双方三军参谋长单独参加的会议。

据丘吉尔发回国内的报告中透露,在第一次会谈中,罗斯福赞成丘吉尔的北非作战计划,即无论受到邀请与否,都应占领非洲西北部,以防止该地区和一些大西洋岛屿落入德军手中,并对法国维希政府及其位于北非的部队造成心理上的影响。罗斯福表达了让美军尽快投入战斗的愿望,并同意派3到4个师前往北爱尔兰,以替换驻防在那里的英国军队。丘吉尔对此表示欢迎,希望前往北爱尔兰的美国师当中能有1个是装甲师,并且提醒这一举措不应同美国的北非行动相冲突。[19]

但是在第二天的全体会议上,罗斯福显然之前接受了军方人员的建议,指出他不赞成派美国地面部队到英格兰或苏格兰,但同意派轰炸机中队前往英格兰,美国军队可以接管北爱尔兰和冰岛。关于大西洋岛屿,罗斯福认为佛得角群岛对美国的意义相比亚速尔群岛更加重要。关于中东和北非,罗斯福改变了昨晚的立场,他提出:中东北非地区不是一个适合美国军队投入作战的战场,美国可以承担责任确保从巴西到西非、横跨非洲大陆到喀土穆的重要空中航线的安全;北非行动会将维希政府推到德国一方,或者导致其交出法国的舰队;虽然美国肯定会为北非的行动准备兵力,但由于船运能力的不足,限制了同时展开的行动计划数量。关于太平洋,罗斯福认为:英国方面坚守并增援新加坡是极端重要的,美国也将尽力守住菲律宾,如果失败,美军将在荷属东印度群岛继续战斗,并在澳大利亚建立军事基地增援北面的作战;美国陆军航空队正研究在中国建立空军基地,以轰炸日本本土。他还强调了保护海上交通线和讨论军需生产安排的重要性。[20]

对罗斯福立场的转变,丘吉尔感到有些失望。尽管他接受了罗斯福的意见,但指出:美国军队前往北爱尔兰,能够使换防的英军部署在印度和马来亚,或者替换正在中东作战的澳大利亚军队;由于上述美国军队不会立即投入战斗,所以不必达到完全训练和装备的程度,可以到北爱尔兰后再加以完善。关于中东北非,尽管该地区对盟国至关重要,但他接受该战场不适合部署美国军队的看法,只要求对该地区进行物资补给和军事基地建设。

然而,丘吉尔还是指出:目前英军在利比亚取得的胜利将很可能促发法国倾向于英美一边的态势,在此情况下,德国会对法国施加新的压力,从而进一步引发法国人的抵抗情绪,应不失时机地抓住机会;用于北非作战行动的英国部队已整装待发,如果美国军队也同时采取行动,准备在摩洛哥沿岸登陆,将使战争形势掌握在英美两国手中。

丘吉尔还强调,在他看来,北非行动是一个紧急的问题,最好能由美国牵头,因为美国相比英国对维希政府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从而能够减少法属北非军队的抵抗。关于太平洋,丘吉尔提及正在向阿奇博尔德·韦维尔将军(ArchibaldWavell,驻印度英军司令)提供的援助,以及重组包括3艘航母和3艘R级战列舰的远东舰队。他指出,在美国困难的时刻,英国不会成为美国的负担。尽管敌人潜艇和飞机的活动比以往更加频繁,但英方正竭尽全力接过美国海军在大西洋的责任,以便有更多的舰只能够部署在太平洋。最后,丘吉尔提议双方讨论英方会前准备的战略报告(见上文)。[21]接下来的会谈,双方就广泛的战略问题进行了多次的磋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