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磨字书写视频 > 习字要诀 对美的认知(第2页)

习字要诀 对美的认知(第2页)

只选用一份模板,坚持严守模板与学习,倒不能说有什么不对,不过我认为将十种好字放在一旁,一下子学这个,一下子学那个,慢慢吸收与学习,也是不错的方法。渐渐地,刚开始觉得不错的好字,经过一番领悟之后,也许会觉得原本顺位排在第二、第三的字,已经比最喜欢的来得好,后来,第五喜欢的又会比第三喜欢的更好,这种饱览群书的学习方式,应该是非常好的方法。也就是结识许多厉害老师的意思。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以自由写字与学习为座右铭。

从西园寺兄的字看来,他可能偏好明代的书法,写法又温和稳重,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一书的部分,不过,只要写字者有一定的见识,那就是好的。大雅的书法字,写法自由奔放,细看其实十分可靠,本来觉得有破绽,却又天衣无缝,而且又是非常自由的写法,内容也非常美好动人。看到现在挂在这里的大雅之字,我想起他写的“花柳自无私”,最后的“私”这个字,不是很好判读,让人相当困扰,就理解字画意义这一点来说,他实在是写得非常自由自在。总之,草书不管怎么写,只要看得懂就行了,字的省减法根本无所谓。虽然怎么写都无所谓,不过字的省减法,早在远古之前就已经被人们研究透彻,如今就别想要发明什么省减法了,从前的人们早就研究完毕,如今已经完全不容许省减的创意、创作了。不过,尽管我们不能故意创作新的省减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即便是不合理、与字画不相符,倒也不需要特别点出来。

优美乃是美字的必备条件

接下来,要再聊聊学习书法之后的愿望,如果期许自己写出真正的美字,请务必记住一件事,那就是字一定要优美才行。不够优美的字,没有成为好字的价值。

一直以来,书道会那群人比较少提到这件事,因此,我们更要养成这样的审美眼光,全方面理解美术、工艺、古董书画、建筑、织品、陶器、漆艺、园艺等美感,很可惜的是,我根本不知道有哪个书法家曾接受这种教育,总而言之,我认为美字一定要够优美才行。方才也说过,东乡先生的字的确有一番见识,不过他毕竟是一名武生,也许是因为他的个性使然吧,他就是欠缺美感。欠缺美感这件事,对于书法来说,实在是一件憾事。

从以前流传至今的伟大美字,一定都具备美感,没有美感的书法字,绝对不可能摆在上位。扬名立万者的字,一定十分绝妙。就这一点来说,相对于中国人的书法,在日本更不乏优美的书法作品。日本人的书法美丽动人,具亲和力,对日本人来说,日本书法才是最适合日本人的书法。

美字与俗字

在日本书法史上有名的和尚,例如京都大德寺的和尚,又如众所皆知的清岩[116]、江月[117]、还是春屋[118],大家都很优美。此外,最近人们热烈讨论的良宽之字,也是非常美丽。然而,黄檗[119]那边的和尚呢,不管是隐元[120]还是木庵[121],在优美这方面可是差多了。黄檗的和尚有一股俗恶之气,两相比较之下,看一眼就知道他们写的是俗字。另一方面,如果说大德寺是优雅之字,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黄檗是俗字。虽然黄檗也出了几个特别的人物,不过,和大德寺这边比起来,两者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中国人这方面呢,年代愈新,俗书则愈多。日本人大致上也是如此,尽管如此,儒学者物狙徕(荻生狙徕)[122]仍然相当优美。至于山阳[123]的字,程度虽不及物狙徕,画得倒是还不错,总之是理解美感的人,书法字姑且值得一看。不过,其潜力远不如狙徕,看似自由奔放,其实并不自由。由于文化[124]、文政[125]时期算是艺术颓废期的德川末期,倒是无可厚非,但是我认为山阳这个人,根本不值得大书特书。

还有竹田[126]也大获当代人们的好评,由于他的作品富含优美、风流,因此,无怪乎人们热烈地讨论竹田的绘画与书法。

进入明治时代,副岛伯爵的书法字也引起话题,我想也是由于他的作品非常优美之故。观察其字,可以发现他的字愈来愈高贵了,这是因为他的人品尊贵,字又优美的缘故。至于方才提到的中林梧竹,很遗憾,他不够优美,因此美术的价值偏低。此外,贯名海屋也曾经一时蔚为话题,不过他本来就比不上竹田,也比不上山阳,水平本来就比较低,其绘画也无法跳脱南画[127]的画法,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作品。书法方面,笔法过度注重细节,以技巧来说,完全是一名了不起的技术专家,结果成了一个吹毛求疵、女性化的作品,连无关紧要的地方都斤斤计较。我认为再放松一点,有一些自由的破绽也无伤大雅。这只是我的主观评判,各人喜好不同,与我的意见不同也没关系,我只是以比较、批评的角度来说,认为那种没有余裕、死板板又滴水不漏的字,并不是很适合学习者,而且结果一点也不有趣。

美字的时代

说了这么多,即使是日本人的书法,距今大约三百年前的人写的字,还是比较美。如果要继续往回推,五百多年前的更好。再回溯到更早之前,弘法大师的时代可就更好了,我认为愈古老的愈好。

如果你觉得学习这些字不符合自己的个性,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过,一旦知道学习其他字的效果比不上这些知名的好字,我想一开始就亲近这些字,效果应该会更好。

然而,每个人的身份地位都不一样,刚开始就学习一些根本不符合自己个性的字,有时候再怎么努力也跟不上这些字,所以我认为从自己真正学得会的字开始学起,这样的想法也很好。也有人比喻为“理想如铁杵,能力却如绣花针”,我认为最好尽可能往回推到古代,学习有名的作品,方为上策。

关于我自己

可是呢,我自己讲了这么多,也许各位会认为我很会写书法吧,我只会嘴巴讲讲,完全不会写字。大致上,若是懂得世上各种事物的道理,问你会不会呢?通常都是不会吧。懂得道理跟会不会做,根本是两回事,如果懂得道理就能无所不能,这个世上也太简单了吧,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因此,别以为懂得书法的道理,就能立刻写出一手好字,可没那么简单。

然而,懂得道理还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在没有任何知识的情况下,盲目地提笔写字,也不会有所进步。就是因为我把这些无可奈何的小事都思考透彻了,于是我逐渐开始拆解书法这回事,希望大家了解,尽管有些班门弄斧,这就是我的想法。

但愿各位明白,书法这种东西,基本上就是这么一回事。

昭和十年

[1]1779—1858。江户时代后期的书法家、汉诗人。

[2]1777—1843。江户时代后期的书法家。

[3]1778—1863。江户时代末期的儒学家、书法家、画家。

[4]1833—1895。汉学家、书法家、汉诗人。

[5]1838—1922。书法家。

[6]1834—1905。书法家、汉诗人。

[7]1830—1907。明治时代的书法家。

[8]金井之恭,1833—1907。明治维新后曾任日本书道会会长。

[9]1835—1912。日下部鸣鹤之弟子。

[10]1862—1922。书法家。

[11]1827—1913。书法家,被誉为明治三笔之一。

[12]1845—1924。明治至大正时期的医师、书法家、汉诗人。

[13]1934年。

[14]1828—1877。幕府末期至明治前期的政治家。

[15]1836—1888。幕府末期至明治前期的政治家、思想家。

[16]1855—1944。日本的国家主义者。

[17]1828—1905。日本的政治家。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