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跟着神秘岛学想象力写作的是谁 > 第十四章 陌生人的眼泪(第4页)

第十四章 陌生人的眼泪(第4页)

阅读赏析

本章在全书中篇幅最长,作者以详尽细腻的笔触围绕塔波岛上的陌生人分三个部分展开情节,讲述了在荒岛赎罪的罪犯艾尔通在居民们的帮助下人性回归、获得新生的故事。

首先是在一张求救纸条的指引下,居民们远航塔波岛,寻找落难者。从起初遍寻无人到找到落难者,故事在一波三折中逐步推进,找到落难者时他正死死摁住哈伯,人性全无,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几个人还是将他带了回去。第二部分是居民们想方设法帮助陌生人恢复人性的过程。大家付出了加倍的细心、耐心、包容、友爱、尊重和信任,终于一点儿一点儿唤回了陌生人的人性,陌生人还挺身而出从美洲豹口下救出哈伯;但对于自己的身世,他始终守口如瓶,被巨大的秘密、内心的痛苦压得喘不过气来。到了第三部分,陌生人受到朋友们强烈的感召,最终鼓足勇气向大家吐露了埋藏心底最深的秘密——他叫艾尔通,背叛格兰特船长后成为海盗,后被打败放逐荒岛忏悔罪行,至此,陌生人的身世秘密彻底被揭开。但是,故事却在另一个疑团中戛然而止,求救信居然不是艾尔通发出的!在居民们以为最接近真相的时候,却离真相越来越远了……

阅读延伸

1。为了帮助陌生人恢复人性,居民们都做了哪些努力?

2。陌生人为什么对自己的过往经历三缄其口,并表现得极度痛苦?

3。试着用你自己的话讲一讲陌生人的身世经历。

[1]对话对话反映人物性格,利于塑造人物形象。对于探索塔波岛,起初史密斯是有顾虑的,毕竟上次离家探索子弹来源遇到了许多危险,因此史密斯的反对是从大局出发,把伙伴们的安危放在第一位;而现在得知塔波岛上有落难者求救,史密斯彻底转变,因为这不单纯是探险,更是救人,史密斯和伙伴们不可能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对求救信息视而不见。大义之举令人钦佩。

[2]叙述基于上次倾巢出动的探险所带来的麻烦和危险,这次大家吸取教训,家里留了人。

[3]呼应百宝箱是上次探险的成果之一,它对促成这次远航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史密斯正是利用百宝箱里的六分仪测出了林肯岛的精确位置,从地图上发现了这个塔波岛,从而有了造船计划,而百宝箱里的其他物品也为这次远航提供了许多“必要”的支持。这里让人不禁怀疑:百宝箱会不会跟塔波岛上求救的人有关系呢?

[4]动态描写三个人边走边聊,头顶岩鸽和海燕翻飞掠过,脚下小动物窸窣跳蹿,这些动态描写让自然景物具体可感、富于变化、栩栩如生,同时也说明,他们所到之处没有人类生活的痕迹,至少现在没有。

[5]铺垫居民无论走到哪里都对生存的物料有着高度的敏感,而假如这个小岛上真的有人居住,那么这些蔬菜显然也是他们的生存物料。

[6]场景描写进入一个场景,首先应该从整体的印象入手,这个小屋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空”,继而观察局部,“壁炉”“柴火”“床”“桌子”“水壶和餐具”这些仅有的物件接连映入眼帘,让读者了解到这是一个简陋的房间。

[7]细节描写从“桌上的灰尘”做出“好久没有人住”的判断,是符合生活逻辑的,真实的细节令人信服。

[8]转折“一阵恐怖的叫喊声”让原本顺利的事情出现转折,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叙事节奏的突然加快引发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9]场面描写“一拥而上”“掀翻在地”“救出哈伯”“转身拼命抓住”等动作一气呵成,两人“力大无穷”“身强力壮”和“动物”拼命挣扎、被捆住“一动也不能动”形成强烈对比,将两人制服“动物”的搏斗场面刻画得生动精彩。

[10]肖像描写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所以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特点来写。画线句抓住“野人”无比邋遢的外形、狰狞凶狠的表情和异于常人的粗糙皮肤这些突出特征,让一个野人形象跃然纸上。

[11]悬念落难者找到了,可是谜团非但没有解开,反而更加扑朔迷离:这个野人是谁?他又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流落荒岛并沦为野人的呢?塔波岛是地图上存在的小岛,他居住在这里多久了?从来没有人经过这里将他救走吗?

[12]对比、悬念初见时的狰狞凶狠和拼命挣扎,跟此时的“安安静静”“一声不吭”形成鲜明对照,会不会是他的内心还残存着一丝人性呢?而“像个聋哑人”的表现又显出他懵懂无知的状态,令人不解。

[13]想象、伏笔“星星似的火光”可以说是“乘风破浪号”的救命稻草,在彭克罗夫的想象里,那一定是史密斯在林肯岛上点燃的大火。实际上这是一处伏笔,“火光”其实另有玄机,好的伏笔要埋伏得巧妙,不会让人轻易识破,还要符合叙事逻辑,在海上遭遇风暴而迷失方向是可信的,火光指明方向也显得自然而然。

[14]对话、人物塑造史密斯设身处地地体会、感受野人的处境,说明他心地善良、极富同理心,这也是伙伴们心甘情愿听从史密斯的一个重要原因。同理心又称共情、神入,主要体现为情绪自控、倾听能力、换位思考等,运用同理心进行写作能够同读者快速建立信任,将同理心赋予人物,人物魅力也自然散发。

[15]叙述善良的居民们为了唤起陌生人的人性做了许多尝试:替他修整长发和胡须,给他穿上合身的衣裳,使他从外表上有了人的模样;同时给予他足够的关怀和陪伴,唤起他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温情,他眼神里的平静与和善就是很好的反馈。

[16]细节描写、悬念陌生人的心中突然起了什么样的波澜,使他两眼闪现出光芒?眼前的景象是触动到他内心深处的记忆了吗?

[17]动作描写、语言描写陌生人内心深处那久久埋藏的属于人类的记忆和复杂而隐秘的情感迸发出来,那是人性的光辉,真是激动人心的时刻!

[18]同理心一时间恢复记忆,陌生人的内心一定是激动、复杂而震**不已的,居民们此时给予空间的做法体现了他们的同理心。

[19]悬念重生后的陌生人愿意跟大家一起生活,说明他有融入集体的意愿,那为什么不愿意跟大家交谈呢?他是何许人?过去经历了什么?怎样的身世令他如此沉默?

[20]叙述居民们对陌生人释放足够的善意和宽容,让他参加劳动,融入集体,并且“尊重他保持孤独的想法”,但他为什么仍旧如此惧怕他人的靠近?他敏感脆弱的内心深处到底隐藏着多么深的痛苦和矛盾呢?

[21]比喻、悬念牙齿像发烧病人似的打战的比喻,说明他的内心正在被极大的痛苦折磨着,煎熬到令他难以承受,究竟是怎样的秘密让陌生人如此难以启齿?他在忏悔什么?

[22]动作描写陌生人不假思索、不顾自身安危勇救哈伯的举动,是他受内心良知的驱使,大家一直以来的善待,他心里是非常感激的;陌生人身手敏捷、力大无比,敢于与美洲豹搏斗,说明他十二年来独自在岛上生存何其艰难,因此练就了一身本领。

[23]语言描写、铺垫“我的生命!不值一提!”这句话为他的神秘身世继续做铺垫。

[24]悬念陌生人的表现跟漂流瓶里的求救纸条看起来有些格格不入,这其中有什么玄机呢?

[25]对话“颤抖的双手”“久久说不出话来”是他内心激烈的斗争的外在反应,他的话里也满是谦恭和卑微,加上他之前不停地忏悔,使读者似乎察觉到一丝信息:他过去大概是做过什么令自己悔恨终身且无法面对的事。

[26]释悬、想象对于陌生人的身份,前文连环设悬,作者在这里给出了解释,即释悬。陌生人居然是凡尔纳另一部著作《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的人物,作家天马行空的想象构思让人拍案叫绝。展开想象,需要我们打开思路,借助联想,在合理虚构的基础上大胆构思,超越时间、时空和生活常规来创造新形象。

[27]对话史密斯等人知道艾尔通的过去和所犯罪行后仍然选择诚挚地接纳他,凸显了他们宽大的胸怀,但人性回归后的艾尔通仍旧无法释怀,来自朋友们的关爱和宽容令他自惭形秽。

[28]悬念结尾设悬,好不容易就要揭开的谜底,又成了一大悬案。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