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们要去救史密斯。”斯皮莱回答。
“不,相信我,纳布一个人去救史密斯就够了。尽管它只有八百米,但现在海峡里的水流很急,我们都跳下去可能会被大海吞没。不着急,我们再等等,说不定退潮后海峡中会出现一条通道。”
此刻,在急流中,纳布正在与掀起的海浪搏斗,他斜着身子在水中游着,黑色的手臂不时出现在水面上。足足用了半个小时,纳布才游到对面的陆地上,他在一块高大的花岗岩下上了岸,他用力地抖去了身上的水,然后一路小跑,消失在岩石后面。[10]
站在小岛上,伙伴们焦急地注视着纳布,直到他的身影消失。
在漫长的等待时间里,斯皮莱、彭克罗夫和哈伯在小岛上仔细地观察了一番。对岸陆地的海滩上有一处宽阔的港湾,上面虽然寸草不生,看上去十分荒凉,但在断崖的后边还是有一些绿色的树木,一片树林影影绰绰。此时,潮水正在缓缓退去,对面海滩上的黑色岩石正在一点点露出来。向更远处望去,在陆地的西北方向,有一座山顶积着皑皑白雪的大山,在阳光的照射下,山顶犹如一顶白色的帽子扣在山峰上。[11]这片陆地是个孤岛还是与对岸的大陆相连?谁也说不清楚。
看着这片陌生的土地,斯皮莱、彭克罗夫和哈伯心想,也许他们得在这儿生活许多年。如果这个小岛不在船只经过的航线上,他们甚至可能要在这里生活一辈子。[12]
果然不出彭克罗夫的预料。三个小时后,海水退下去了,一条窄小的、枯黄色的沙地出现在海峡底部,这是一条连接小岛和对岸陆地的通道,非常容易就能游过去。
三个人脱掉衣服捆好后顶在头顶上,进入那条浅浅的水道中,他们像灵活的鱼儿一样游了过去,顺利抵达了对岸。
阅读赏析
惊心动魄的海难之后,几个人幸运地着陆了,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放松下来,因为他们的同伴——工程师史密斯和他的狗在风暴中被海浪卷走,本章便围绕“寻找史密斯”这一事件展开。刚刚虎口脱险遗落到陌生的土地,几个人劫后余生的疲惫和虚弱可想而知,但他们没有片刻休息,立即开始寻找失踪的同伴。虽然他们身份各有不同,却都品格高尚,重情重义,这种深厚的情谊源于彼此间的敬仰、信任与志同道合,而这次海难的经历更使大家变成了“生死之交”。尤其是黑人纳布,为了寻找史密斯完全不顾环境的险恶,一言不发地跳入湍急的海流之中奋力向对岸游去,耿直忠诚的形象令人动容。
随着几个人“寻找史密斯”的足迹,小岛地势地貌以及周围环境也逐渐显露出来,原来,他们落在了一个寸草不生、荒凉至极而且面积很小的小岛上。文中大量的、极富感染力的环境描写,衬托出几个人此时悲伤惶恐、忐忑无助的复杂心境。最后通过几个人的幻想想象,再次为接下来的故事添上充满悬念的一笔。
阅读延伸
1。你如何看待“纳布”这一人物?
2。请用你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座小岛,并发挥想象力,说说他们将如何在这座小岛上生活下去。
[1]叙述虽然刚刚死里逃生,却仍然心系同伴,看似平平无奇的一句叙述,却道出了几个人早已建立起深厚的情谊,他们彼此信任和依靠,危难时刻不放弃求生,脱离险境也不放弃寻找失踪同伴。
[2]环境描写、悬念死里逃生是无比幸运的,但此时一无所有、同伴失踪、陌生土地……面对这一切的未知命运,他们将何去何从呢?而越来越浓的雾气,渐渐昏暗下来的夜色,这样的环境描写也为人物命运蒙上一层神秘莫测的面纱。
[3]环境描写这段文字将自下而上的空间,和由视觉到听觉的感官相结合,动静相宜地将人物所处环境细细描画而来,让人切身感受到环境的荒凉凄切和无处安身的恐惧无助,而这样的描写也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4]细节描写多么生动的描写,这不正是我们在真实生活中寻找人或动物时的行为吗?多观察生活,多关注细小环节,把这些运用到写作中,可以使行文既充满亲切感又富有灵性。
[5]侧面描写作者没有正面描绘波涛声如何之大,只说除此之外“什么都听不见”,侧面衬托出巨浪滔天的震撼场面。
[6]叙述短短几句话呈现出这个地方的大致面貌:很小的小岛,非常荒凉,被海水包围。可以想象,身处这样的环境可以说是自顾不暇,他们还会继续寻找同伴吗?
[7]语言描写还记得第一章中对记者斯皮莱个性特征的展现吗?没错,他是一个顽强乐观、百折不挠的人,所以在大家遍寻史密斯无果之际,是他保持乐观,分析原因,给大家鼓劲儿。
[8]环境描写、比拟想象随着红日初升、浓雾散去,整座小岛的神秘面纱被彻底揭开,作者由远及近地对小岛所处环境进行了交代。“整个小岛都从雾气中逃脱”的描写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赋予小岛以人的行为和心理特征,这种“把物当作人来写”的写作手法就叫比拟想象。
[9]行为描写史密斯已经失踪一天了,纳布虽然嘴上没有说,但他比任何人都要着急,险恶的环境与毫不迟疑的冒险行为形成鲜明对照,刻画了纳布忠诚耿直的形象。
[10]动作描写人物动作反映人物思想、性格。从纳布的一连串动作,我们可以看出过程有多艰险,而他有多拼命,上岸后更是无暇歇息,毫不迟疑地跑去寻找史密斯,体现出纳布对史密斯感情之深,也说明他非常强壮,非常勇敢,非常坚定。
[11]比喻作者将山顶的白雪比喻成一顶白色的帽子,这是一个常见的比喻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做这样的训练:细致观察事物特点,充分调动感官,张开想象的翅膀,对平常事物进行加工重塑。
[12]幻想想象几个人对于未知将来的猜测属于幻想想象,因为他们既不是凭空臆想,但也没有足够的依据来判断事情的走向,这样的描写表现了人物对于未来的忧虑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