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跟着神秘岛学想象力写作文 > 第十三章 一只漂流瓶(第2页)

第十三章 一只漂流瓶(第2页)

这是让人激动的时刻,彭克罗夫和他的伙伴们决定当天就驶入大海中航行。十点三十分时,众人纷纷上船。于普和托普也跟着上了船。“乘风破浪号”由彭克罗夫亲自掌舵冲出了慈悲河河口后,驶入大海之中。船紧贴着林肯岛的南海岸航行,小岛的全貌展现在大家面前——那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经过了寒冬的摧残,世间万物正在恢复着它们的活力。[12]

“多美的景色啊!”大家忍不住惊呼。

彭克罗夫满意地对史密斯说:“史密斯先生,您看咱们的船怎么样?”

“非常棒!”

“那么,您觉得它可以胜任更远一些的航行了吗?”

“更远一些的航行?”史密斯问道。

“没错,比如去塔波岛的航行。”

“彭克罗夫,如果你特别想去塔波岛,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信任我们的大船,哪怕是去更远的地方。”说到这里,史密斯话锋一转,“可是,我觉得,那个塔波岛是可以不去的。”

“人们总是喜欢认识自己的邻居嘛!”彭克罗夫坚持己见。

就在这时,站在船头的哈伯突然喊道:“快停住!彭克罗夫船长!快停住!”

“怎么了?有礁石?”彭克罗夫吓出了一身冷汗。

“不是的……等一等……”说着,哈伯趴在船上,把手伸进水里,抓到一件东西,举起来说道,“一只瓶子!”

果然,那是一只封紧了口的瓶子,这是人类生产的东西,在一望无际的海洋中,显得特别突兀。史密斯接过瓶子,二话没说,拔去瓶塞,从里面取出一张已经湿润了的纸,上面写着:

“落难者……塔波岛:西经153。,南纬37。11″。”[13]

阅读赏析

史密斯发现林肯岛附近存在一座地图上已知的小岛,故事情节由此展开,居民们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造船计划。造一艘大船何其艰难?但是不敌一个水手对于有关航海之事的满腹经验和满腔热情,不敌智慧和勇气并存的居民们对于创造和探索的坚定信念。历经半年紧锣密鼓的造船工作,“乘风破浪号”成功出海,这正应了文中的一句话:“一旦有个想法种在脑子里,有毅力的人一定会让这个想法生根发芽。”这句话非常有启迪意义,升华了本章的主题。

“乘风破浪号”由彭克罗夫亲自掌舵,驶入大海,伴着万物勃发、春意盎然的景色而来的,还有一只神秘的漂流瓶,而瓶子里装的居然是一条求救信息!故事在最精彩处戛然而止,读来真是令人回肠**气,毫无疑问,接下来又是一场充满未知的冒险之旅……

阅读延伸

1。居民们是如何发现塔波岛的?发现塔波岛之后他们有什么样的计划?

2。你如何看待伙伴们为彭克罗夫制造惊喜这件事?

3。在这一章中,作者侧重描写了谁?为什么?

[1]铺垫发现林肯岛附近还有一个小岛,为下文的造船计划做铺垫。铺垫和伏笔的区别在于,一般伏笔的语句不多,具有隐含性,不易被察觉,并且与下文所照应的点相隔着较远的距离;而铺垫的语句相对较多,没有隐含性,一般下文紧接着就会引出事件,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先议后叙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或要点,以此统领下文的写作手法,叫作先议后叙法。画线句即议论在先,意图清楚明白地揭示出即将发生的事件所蕴含的意义,而接下来的叙事,也会围绕该议论的中心或要点进行展现。

[3]插叙作者运用插叙手法,在叙述造船这一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插入了彭克罗夫的两段故事。插叙,是指暂时中断叙述中心事件的线索,插入与中心事件相关的情节或故事,运用插叙手法能够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同时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结构富有变化。

[4]叙述、悬念意外发现鱼叉上的字来自彭克罗夫的家乡,这件事跟岛上的连连怪事有没有关系呢?神秘力量到底存不存在?总之,按照凡尔纳的写作逻辑,他绝不会随意设置一个情节。

[5]景物描写、铺垫画线句先从整体聚焦到局部,再随由下到上的视线依次描写茎秆、花朵和果实,画面感十足;而这几株植物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下文紧接着给出答案。

[6]对话被伙伴们记得自己的喜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这说明伙伴们很重视彭克罗夫,他们的感情非常深厚,并且他们准备瞒着彭克罗夫给他一个惊喜,可见这还是一群极富生活情趣的伙伴。

[7]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彭克罗夫先是震惊到说不出话,然后“接过”“放进”“点燃”“用力地吸”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表达出难以置信的惊讶和急切,最后他“颤抖的声音”和“不停地重复”的语言,更是将人物激动到语无伦次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8]先叙后议这段内容就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伙伴们为彭克罗夫制造烟草惊喜这件事所进行的议论描写,先叙事后议论的写作手法起到了总结上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9]呼应在第九章中,居民们到了冬天才想起之前看到过岩羊,史密斯也后悔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考虑周全,现在是第二年的冬天,他们显然已经提前做好了过冬的准备。

[10]特征说明刻画动物时可以从动物的外形、习性、本领等方面入手描写,尤其要侧重描写其特点最鲜明之处,信天翁习性的特别之处是“住在悬崖峭壁上”,外形的最大特点是“双翅展开后长度能达到三米”,最突出的本领就是“可以在海上长途飞行”。另外,最后一句从大家捕捉时的费力侧面展现出信天翁灵活和力气大的特点。

[11]叙述历经半年的造船行动,彭克罗夫在其中倾注了最多的心血,“乘风破浪号”是展现他水手一流经验的“力作”,他的巴掌理应“拍得最响”,他也理应成为这艘船的船长,这是属于他的“高光时刻”。

[12]象征想象作者巧妙地通过描写历经寒冬后春意盎然的景色,来反映居民们饱经磨难后仍旧昂扬的斗志和充沛的活力,运用象征想象时注意对所“借”事物的描写要不着痕迹,力图真实自然地反映人物的思想情感。同时这段话也是作者震撼于自然之美的真情流露。

[13]悬念这已经不是作者第一次在结尾抛出悬念了,无论是前面“一颗子弹”突然硌到了彭克罗夫的牙,还是此处来自一只漂流瓶里的求救信息,都酝酿着一出出探险大戏,令人期待满满。由此可以看出,悬念的设计对于叙事的节奏和情节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