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跟着神秘岛学想象力写作文 > 第四章 托普的叫声(第3页)

第四章 托普的叫声(第3页)

彭克罗夫和哈伯找来一些粗大的树枝和长长的野草,做成了一只担架,他们把史密斯抬到担架上,由其他人抬着,往“壁炉”的方向赶去。

阅读赏析|

史密斯失踪第三天,忠诚的纳布仍旧一言不发地去寻找史密斯,其他人不得不为如何生存下去做准备,“他们必须赤手空拳地面对大自然,在这个岛上创造生活的希望”。同时,他们也在等待着奇迹的发生,那就是找到史密斯。果然,在这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托普带来了这个奇迹。

为了表现伙伴们的激动和急切,作者描摹了许多细节场面,尤其是当他们看到史密斯奄奄一息地躺在那里时,紧张得无以复加,触人心弦,“一分钟比一个世纪都要长”“一分钟的时间耗尽了他毕生的力气”这部分描写可以说是本章的“名场面”了,读完令人久久回味。“主心骨”史密斯的回归,注定将为落难者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转变。随之而来还有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神秘事件——史密斯是如何在无知无觉的情况下来到这个远离海滩的山洞的?纳布看到的“脚印”又是谁的呢?神秘岛,真的“神秘”起来了。

阅读延伸

1。本章中多次强调了“火”的重要性,请你说说看“火”对人类有哪些重要作用。

2。伙伴们是如何找到史密斯的?

3。你如何理解“大自然不会抛弃乐观、饱含希望的人”?

[1]伏笔小说虽然篇幅长,情节多,但是没有平白无故的叙述。笔记本和表虽然是斯皮莱出于职业习惯而保留下来的,但它们一定会在后面故事的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这是作者埋下的一处伏笔。伏笔是指在前文中安插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物,实则是为后文将要出现的人或事做提示和铺垫。

[2]假设通过做出“史密斯和他们在一起”的假设,说明史密斯的博学睿智、才能出众是大家公认的,他不在,同伴们都很想念他,凸显出他在大家心中是一个“主心骨”的形象,足见史密斯在这个集体中的重要地位。

[3]总起句总起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首段或一段话的首句,起到概括事件和引起下文的作用。新的一天开始了,纳布又一言不发地出发了,看来他是不会放弃寻找史密斯的,这也让读者对找到史密斯重新怀有一丝希望。

[4]叙述一个从未有人涉足过的地方,既是充满未知挑战的,也是令人好奇的。随着一步一步的铺垫,凡尔纳会带领读者进入怎样的想象世界呢?

[5]场面描写第一段中既有对松鸡悠闲啄食的全景描写、动态描写,也有对人物旁观时神态的细节特写、静态描写,将捕猎氛围渲染得令人着迷;第二段还增加了曲折的小插曲,几个动作将情节紧密串联,把紧张氛围推至**,最后描写了捕猎成功时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一段精彩的捕猎松鸡的场面描写完美收官,做到了语言绘声绘色、节奏张弛有度、叙述有始有终。

[6]对比远方,黑压压的乌云在蔓延,海天难辨,诡秘莫测;近处,熊熊的火光在闪耀,温暖和谐。一远一近形成鲜明对照,使人心生不安,接下来故事的发展变得扑朔。

[7]场面描写松鸡肉已然飘香,还没等这群饥肠辘辘的落难者一饱口福,一场暴风雨突如其来,乌云弥漫、狂风席卷、海浪拍岸、大雨倾盆、风沙气旋……在“纳布还没有回来”的叙述之后紧接这段层层递进的场面描写,将紧张、恐怖、不可预测的气氛渲染得非常浓烈。

[8]呼应在这样紧迫的情形下,彭克罗夫没有忘记留下火种,呼应了前文“一根火柴,对我们来说就相当于一船火柴”“他们必须特别小心,不让火熄灭”的叙述。

[9]细节描写在描写细微而又具体的某个情节时,我们要知道,生动细致的描绘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要表现人物细微而复杂的情感。眼皮垂落,又猛地睁开,这个小小的细节说明了什么?连日来的奔波使几个人身心俱疲,但他们为什么无法安然入睡?答案已经非常明显。

[10]悬念狗的叫声让故事的发展出现了巨大的转机,几个人此时难掩激动和兴奋,史密斯真的还活着吗?悬念即将揭晓。另外,在氢气球上几个人一筹莫展时,也是托普的叫声让大家看到了希望,作者在这一细节上的巧思设计,着实令人惊喜。

[11]反衬海上风暴的肆虐都没有击垮同伴之间的信任与情感,何况是陆地上的风雨呢?恶劣的环境反衬出伙伴们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前去救援史密斯的坚定决心。

[12]动作描写“一跃跳进”“任由抚摸”“一个劲儿地蹭”,一系列动作将小狗托普见到“老朋友”时的热烈和兴奋描摹得活灵活现。在这场人与大自然的搏斗中,不仅人与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人与动物之间亦是如此。

[13]动作描写小心翼翼添干柴的动作,再次强调了“火”的重要性;而拿晚餐的小举动,更是同伴们设身处地为史密斯贴心着想的证明。

[14]细节描写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托普的急切心情,使读者仿佛也正跟着它的脚步追寻史密斯的踪迹。

[15]场面描写终于找到了史密斯!经过前文大量的铺垫和渲染,凡尔纳也没有继续“卖关子”,而是言简意赅、一目了然地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以及人物。此处恰当的略写,使人读来顺畅而痛快。

[16]悬念彭克罗夫的大声发问与纳布的沉默形成强烈对照;斯皮莱和彭克罗夫脸色变白、呆站一旁、不敢说话的样子,更是让人捏一把冷汗;斯皮莱跪下来倾听史密斯心跳声的过程,让这一切都无从判断。紧张的氛围令人几近窒息。

[17]夸张、想象夸张,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放大或缩小事物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一分钟”比“一个世纪长”,耗尽他“毕生的力气”,这属于扩大夸张,反之就是缩小夸张。而夸张又是通过想象来完成的,短短的一分钟只是表象,我们需要发散思维、放飞想象去体味:一分钟之所以让人感觉无比漫长,是因为人物内心正承受着那难以承受的巨大煎熬。

[18]补叙纳布是如何找到史密斯的?作者在这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补充叙述,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寻找史密斯的详细过程被省略了,而简短的对话里多次出现的一个词不由得令人心疑,没错,是“脚印”,这也是作者信手拈来的一处悬念设置。

[19]悬念直接提出疑问,推动情节发展。

[20]悬念虽然史密斯不记得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洞里的了,但是,这个问题真的可以“不考虑”了吗?你有没有隐隐感觉到,事情并没那么简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