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程 电子书 > 第五节 浪漫抒情派小说(第2页)

第五节 浪漫抒情派小说(第2页)

民国八九年,正是庐隐这般女孩子们,在课堂里读骚赋和骈体文的时候。新文学运动起来,她便很敏锐地接受了这种思潮,抛弃了旧文学的观念,用白话文的体裁,写出完全近代式的小说了。

如果我们可以说,“五四”时代是古典主义崩溃,浪漫精神和人权运动的新生,那么庐隐便是一个时代的典型人物。

刘大杰:《黄庐隐》,载《人间世》,1936(5)。

7。在新文学运动初期,张资平以恋爱小说引起文坛注目,而后来受“腰斩”的,也是他的恋爱小说,他为世人所指责的,也是恋爱小说。在这方面,张资平也给人们提供了深刻教训。爱和死是文学的基本主题,这说法并不很准确,但作为人类一种重要情感,确乎是文学经常描写的对象,与此相关的则是婚姻、性心理等等。五四时代是个性解放的开端,自由恋爱与婚姻成为文学的一个“热点”,张资平致力于恋爱小说,实在也是时代使然。他的初期的成功,也是时代潮流所给予他的厚遇。但是人类的爱情虽以**为基础,却又不是**所能涵盖,其中积淀有丰富的文化历史、社会的内容,它不可避免地与社会生活发生联系。所以,恋爱题材是讨巧的,也是烫手的,它能使作家的作品获得读者,也有可能使作家堕落。然而张资平对此全无自觉。起初他尚且比较严肃地对待之,作品里折射出时代的光芒。慢慢地,他的注意力转向性心理描写。如果在性心理描写中有意识地揭示出它的社会意义、民族文化因素,作品尚有可能列入上乘,但张资平关注的是本能的性心理,大写如何见异性起欲念,性欲不能满足的性变态,猜疑、嫉妒、性臆测、性厌倦……翻来覆去喋喋不休,就失掉了任何意义,只成了招徕读者的廉价广告,作品的价值也就一落千丈,虽一时销路不错,终难免被时代淘汰。文学是人学,并不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为研究对象,而是力图表现人的社会属性,即使写到人的自然属性,也应是与社会属性相关联的,写**、性心理的根本尺度就在这里。……在如何对待读者反映与文坛评论方面,张资平无疑也给我们留下了教训。面对一部分读者欢迎他的恋爱小说的现象,他缺乏必要的自觉,没有也不可能对读者作必要的认真的分析。正因为他满足于迎合一部分读者的低级趣味,不思磨砺,不思提高,所以其作品就每况愈下,他犹如一颗流星,闪了一下便再无痕迹。

鄂基瑞、王锦园:《张资平——人生的失败者》,120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泛读作品

郁达夫:《迟桂花》《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

张资平:《冲积期的化石》

庐隐:《或人的悲哀》

郭沫若:《残春》《喀尔美罗姑娘》

倪贻德:《玄武湖之秋》

陶晶孙:《木犀》

评论文献索引

董易。郁达夫小说创作初探(上下)。文学评论,1980(5~6)。

许子东。郁达夫风格和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文学评论,1983(1)。

曾华鹏,范伯群。郁达夫小说与传统文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4)。

刘广涛。三种学科视角下的“《沉沦》现象”阐释。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3)。

吴晓东。中国现代审美主体的创生——郁达夫小说再解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3)。

朱寿桐。“脱了轨道的星球”——论创造社作家张资平。文学评论,1989(1)。

许正林。张资平小说:在**与宗教的透视中。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3)。

徐仲佳。新道德的描摹与建构——张资平**小说新探。中国文学研究,2004(1)。

孙丽君。一代觉醒女性的心灵史——庐隐小说文本深层解读。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2)。

王洪庚。庐隐与冰心早期小说创作比较。山东社会科学,1994(3)。

拓展练习

1。郁达夫的小说,其特色在以“零余者”为代表的抒情主人公,这其实也是对作者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或宣泄:多写“时代病”,即五四时期青年知识者生理与心理的病态和变态,又并非展示病态,而是发泄对病态社会的不满与抗议。试结合代表作《沉沦》加以阐释。

2。有别于冷静客观的叙事,《沉沦》是侧重主观抒情的;有别于外部事件的描写,《沉沦》是注重书写内心纷争的;有别于完整的情节和谨严的结构布局,《沉沦》是散文化的,线索单纯松散;有别于塑造人物形象,《沉沦》更重视表现自我心灵。细读文本,给予阐释。

3。张资平是个备受争议的作家。在众多关于张资平的议论中,你赞同什么?反对什么?

4。“庐隐世界中的女儿永远那样脆弱,那样焦灼,那样痛苦、彷徨。后退,绝非所愿,几无可能;前行,又难于自抉,难于自甘。”这是《浮出历史地表》中的一段话。下面是书中界定庐隐作品“狭隙间的两扇门”的阐释:“那便是面对封建的父的法——‘在家从父’大声地说‘不’的权力;那便是宣告‘我是我自己的’,而后怦然关上玩偶之家的大门毅然出走的权力。……她们站在父母之家的大门之外,站在历史所定义——重新定义的女性的一隙空间之中。在这一隙空间的尽头,不是女性的地平线,而是另一扇门——丈夫之家的大门……那大门将紧紧关闭,将女人留在里面……事业、志趣都成了革命史上的陈迹。”试结合代表作《海滨故人》等作品对此论述进行剖析。

热门小说推荐

大明第一臣
青史尽成灰大明第一臣
...
民国奇人
南无袈裟理科佛民国奇人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