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综合教程笔记 > 第二节 探索剧(第2页)

第二节 探索剧(第2页)

1。陶骏、陈亮给戏剧《魔方》的结构命名为“马戏晚会式”,其含义有二,“一是结构上它没有明显的戏剧线索,也没有**,是由几个风格迥异、似乎互不相干的戏剧小品拼成的一个大拼盘。不是传统的‘焦点透视’,而是‘散点透视’。二是指戏的娱乐性”[31],可以说这样的编导原则对传统充满了挑战意味,也冲击着我们长期以来对“戏”的理解,请你谈谈你对此观念的看法。

2。戏剧在我国的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曾经一度担当过宣传的工具,并有过强烈的社会反响,但是从八十年代之后,无论是现实主义的戏剧,还是先锋派的戏剧,都逐渐走向了一个衰落的过程。对此,田本相先生说:“当前话剧现状,最令人堪忧的是精神状态,是创作精神的萎靡,是探索艺术精神的衰微,是社会责任感的减弱,是社会良知和**的缺失。物质的**和金钱的贪欲在侵蚀着人们的灵魂。因此,对于话剧来说,最要紧的是需要一点精神,需要我们发扬老一辈话剧家的革命精神,以及他们对于话剧艺术的忠诚敬业的精神,在艰苦环境中艰苦奋斗,在民族危难社会黑暗的境遇下,敢于面对时代面对现实的创作精神。”[32]请你结合社会的发展以及戏剧本身的艺术审美特征,分析引起这个变化的原因。

[1]李杨:《没有“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何来“新时期文学”?》,载《文学评论》,2001(2)。

[2]李杨:《重返新时期文学的意义》,载《文艺研究》,2005(1)。

[3]李杨:《重返八十年代:为何重返以及如何重返——就“八十年代文学研究”接受人大研究生访谈》,载《当代作家评论》,2007(1)。

[4]谢泳:《思想解放运动背景下的中国新时期文学》,载《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5]阎秋霞:《“重返八十年代”与知识分子的精神焦虑》,载《文艺争鸣》,2010(4)。

[6]鲁枢元:《向内转》,载《南方文坛》,1999(3)。

[7]王彬彬:《被遮蔽的与被误解的》,载《小说评论》,2004(4)。

[8]张洁:《论〈伤痕〉》,载《文艺争鸣》,2007(6)。

[9]康长福:《论知青文学的英雄主义精神》,载《齐鲁学刊》,2000(6)。

[10]贺仲明:《“归去来”的困惑与彷徨》,载《文学评论》,1999(6)。

[11]许志英、丁帆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上卷,23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12]周凡恺:《“人民作家”并不丢人》,载《北京文学》,2001(3)。

[13]参见贺仲明:《否定中的溃退与背离:八十年代精神之一种嬗变——以张炜为例》,载《文艺争鸣》,2000(3);陶东风:《道德理想主义与转型期中国文化》,《原道》,第三辑;刘圣红、黄崴:《挽歌与乡愁——试论张炜的道德理想》,载《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3)。

[14]贾平凹:《四月二十七日寄友人书》,载《上海文学》,1985(11)。

[15]刘晓波:《危机!新时期文学面临危机》,载《深圳青年报》,1986-01-03。

[16]张卫中:《新时期小说的流变与中国传统文化》,133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17]傅书华:《近期新历史小说研究述评》,载《理论与创作》,2002(5)。

[18]徐坤:《现代性与女性审美意识的转变》,见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19]戴锦华:《世纪的终结——重读张洁》,载《文艺争鸣》,1994(4)。

[20]《王朔自由》,载《文艺争鸣》,1993(1)。

[21]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144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22]沈奇:《飞行的高度——论于坚从〈0档案〉到〈飞行〉的诗学价值》,载《当代作家评论》,1999(2)。

[23]《巴金〈随想录〉五集全部完稿》,载《文艺报》,1986-09-06。

[24]徐友渔:《忏悔是绝对必要的》,载《南方周末》,2000-06-02。

[25]林贤治:《不应该神话巴金》,载《南方都市报》,2003-11-25。

[26]钟文:《“忏悔”与“辩解”,兼论反思历史的方式——以巴金〈随想录为例〉》,载《文艺争鸣》,2008(4)。

[27]胡柏一:《报告文学的底层意识与作家的文学自觉》,载《文艺争鸣》,2004(5)。

[28]朱国华:《别一种媚俗》,载《当代作家评论》,1995(2)。

[29]刘思谦等:《女性生命潮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研究》,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30]魏明伦:《我做着非常“荒诞”的梦——〈潘金莲〉遐想录》,载《戏剧界》,1986(2)。

[31]陶骏、陈亮:《我们的解法——〈魔方〉编导原则的几点诠释》,载《上海戏剧》,1985(4)。

[32]田本相:《中国话剧需要真正的创新精神》,载《深圳商报》,2007-04-05。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