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艺术导论选修课好过吗 > 第一节 艺术创作(第3页)

第一节 艺术创作(第3页)

[1][苏]格鲁兹杰夫:《高尔基》,力冈、戴皓译,25~26页,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

[2][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4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3][俄]列夫·托尔斯泰:《莫泊桑文集·序言》,见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编:《文学研究集刊》,第4集,31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4]语出于恩格斯对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赞扬。“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他的伟大的作品都在注意要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但是尽管如此,当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总之,《人间喜剧》“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不愧为“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46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转引自张帆:《专业音乐导论》,107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6][法]罗曼·罗兰:《贝多芬传》,傅雷译,47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

[7][法]罗曼·罗兰:《贝多芬传》,傅雷译,277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

[8][俄]杜勃罗留波夫:《杜勃罗留波夫选集》,第1卷,辛未艾译,271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9][清]郑板桥:《郑板桥集》,161页,北京,中华书局,1963。

[11]王承廉编著:《电影表演艺术探索》,25页,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

[12][苏联]Е。И。伊格纳契也夫等:《绘画心理学》,孙晔等译,177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13][苏联]高尔基:《论文学》,孟昌等译,317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14]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1卷,222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15][苏联]彼德罗夫斯基主编:《普通心理学》,朱智贤等译,373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16]陆机、刘勰的想象论,中国古典美学通常称之为“神思”论或“神与物游”论,其导源于庄子“逍遥游”的哲学、美学思想,以“体道”(体验自然无为之道)为逻辑起点,以“虚静”(涤除玄鉴、虚壹而静)为心理条件,以“物化”(物我为一、天人和合)为精神之旨归。体现在审美与艺术上,就是超越时空、泯灭主客或形神之间的区隔,完全进入到一种精神超越的自由境界。参见王杰泓:《中国古代文论范畴发生史·〈庄子〉卷:得意忘言》,145~149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7][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8][法]乔治·桑:《印象与记忆》,见朱光潜:《文艺心理学》,43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19][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3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0]王杰泓:《杜尚、博伊斯与中国当代观念艺术的气质》,载《文艺评论》,2012(7)。

[21][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2卷,满涛译,96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2]同上书,429页。

[23][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34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4][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34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5]何国瑞:《艺术生产原理》,20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27]周宗昌编译:《创造心理学》,205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

[28][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36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9][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杨庸一译,116页,台北,志文出版社,1975。

[30][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张唤民、陈伟奇译,134页,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

[31]同上书,160页。

[32]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146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33][苏联]阿·托尔斯泰:《论文学》,朱雯译,26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热门小说推荐

大明第一臣
青史尽成灰大明第一臣
...
民国奇人
南无袈裟理科佛民国奇人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