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农民财神 > 第27章 商品之谋(第1页)

第27章 商品之谋(第1页)

王乐民家屋内,郑立成仔细环顾着这间略显简陋的屋子,目光从靠墙摆放的落地大衣柜、略显陈旧的写字台,再到那张简易的布艺沙发上一一扫过。突然,角落里一口描金小柜吸引了他的注意,那斑驳的金漆诉说着岁月的痕迹。柜盖上端正地立着一个木质相框,里面是一张少女的单人照,照片中的女孩笑靥如花,被特意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刘玉芝的目光始终追随着郑立成,她突然开口道:"那天你救明卉的场景我都看在眼里,你真是个仁义之人,帮李家解了燃眉之急。现在村里人再想贷款,可就没那么难了。"她的语气里满是赞赏。

郑立成神色坦然,目光诚恳地回应道:"那天实在是看不过高利贷那帮人欺人太甚,他们逼债的手段太恶劣了,我一时冲动就把钱贷出去了。后来冷静下来仔细想想,才知道这是违规操作,为这事陈主任己经找我谈了好几次话,每次都语重心长地批评我。"

刘玉芝不以为然地撇撇嘴,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哼,也就是违了陈仲田自己定的那些条条框框罢了。他那些规矩,我看就是专门用来管束别人的。"

郑立成连忙正色道,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玉芝姐,话可不能这么说。规章制度还是要遵守的,毕竟。。。。。。"

刘玉芝却愤愤不平地打断他,声音提高了几分:"怎么就不能说?自从他当上信用社主任,整天不是挑这个毛病就是找那个茬的,鸡蛋里挑骨头似的。我看他就是拿着鸡毛当令箭!"

这时王乐民抱着一捆柴禾推门而入,木柴碰撞发出哗啦的声响,打断了两人激烈的对话:"该准备晚饭了。我正好有些村里的事要和小郑好好聊聊。"他边说边把柴禾放在灶台旁,拍了拍身上的木屑。

刘玉芝会意地点点头,脸上的怒气稍稍缓和:"那你们先聊,我去做饭。"说完便转身走向厨房,系上围裙开始忙碌起来。

王乐民指了指炕沿,自己先坐了下来,拍了拍身边的空位示意郑立成也坐:"听说你想了解村里的发展潜力,我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那天你给李有财办贷款的事在村里影响很大,大家都说你敢作敢当,真是好样的!今天你能来我家了解情况,说明你很讲组织原则。作为一村之长,我得把村里的实情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你。"

郑立成跟着在王乐民身边坐下,从口袋里掏出笔记本放在桌上,听到这番话,他郑重地点了点头,眼神中流露出认真的神色:"村长您说,我都记着。"

王乐民继续说道,语气渐渐沉重起来:"李有财那个媳妇赵明卉,是从外村娶过来的。这姑娘命苦啊。。。。。。"

郑立成闻言一愣,手中的笔突然停住了:"赵明卉?"他的声音有些发颤。

王乐民肯定地点点头,叹了口气说:"是啊,这姑娘的母亲得了重病急需用钱,有财心疼媳妇,就偷偷借了两万多的高利贷,一首瞒着明卉。要不是肖义标那个大嘴巴把这事捅出来,明卉也不至于想不开去跳河啊。"

郑立成的心猛地一紧,手中的笔记本差点掉在地上,他急切地追问道:"村长,这个赵明卉是不是高井乡的?"

王乐民摸着下巴思索片刻,眉头紧锁:"没错,具体哪个村的我就记不清了。好像是。。。。。。"

郑立成喃喃自语,神情恍惚,眼神飘向远方:"真的是她!怎么会这么巧。。。"他的声音越来越低,仿佛陷入了某种回忆。

王乐民没有注意到郑立成的异样,一心想着村里的事,语气又变得兴奋起来:"说到巧,我请老冯和你们来,也是想好好商量村里发展的事。咱们村没什么特别资源,就是枣树多,漫山遍野都是,但一首没人当回事。也就是我组织着往外卖点,可渠道有限,遇到阴雨天,大枣运不出去就积压了,烂在地里多可惜啊。"

郑立成有些心不在焉地应道,目光仍有些游离:"难怪看到你家院子里堆满了大枣。"他机械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字迹有些潦草。

透过窗户,可以看见冯富元正推着自行车走到院门外,车把上还挂着个布袋子,看样子是带了什么东西来。

王乐民继续兴致勃勃地说着他的计划,双手比划着:"我琢磨着能不能贷些款,让村民多种些枣树,再建个大枣饮料加工厂。这样既能利用荒山,又能解决村民就业,还能增加集体收入,一举两得啊不,是一举三得!"

郑立成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在笔记本上认真地记录着,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嗯,这个想法确实很有建设性。除了发展大枣产业,咱们村还可以考虑其他多元化的发展项目。贾书记之前提到的种植养殖结合模式就很值得探讨,不知道村里在这方面有没有具体的规划?"他的声音渐渐恢复了正常。

这时,刘玉芝的声音从外屋传来,带着明显的喜悦:"老冯来了!"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热情,还夹杂着锅铲碰撞的声响。

冯富元的声音紧接着响起,伴随着自行车支架落地的声音:"来了来了,村长在家吧?"他的声音洪亮,透着庄稼人特有的爽朗,还带着赶路后的喘息。

王乐民和郑立成听到动静,立即放下手头的事情,快步迎了出去。王乐民边走边应道,脚步轻快:"在呢在呢,快请屋里坐!"郑立成也热情地招呼着,脸上重新挂上了笑容:"冯叔,快请进!外头冷吧?"

冯富元搓了搓冻得通红的双手,一边往屋里走一边笑着说:"不冷不冷,就是风大了些。"他摘下帽子抖了抖,露出花白的头发,目光落在郑立成手中的笔记本上,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小郑同志真是敬业,走到哪都带着本子。"

刘玉芝从厨房探出半个身子,手里还握着锅铲:"老冯,快进屋暖和暖和,饭马上就好。"她的语气里透着几分亲切,像招呼自家人一样自然。

王乐民接过冯富元带来的布袋子,打开一看,里面装着几块热腾腾的玉米饼,还有几个煮熟的鸡蛋。他笑着拍了拍冯富元的肩膀:"你呀,每次来都不空手,嫂子也太客气了!"

冯富元摆摆手,毫不在意地说道:"自家做的,不值一提。再说了,今天可是有正事要商量,我可不能空着肚子耽误事儿。"他说完哈哈一笑,声音洪亮得让整个屋子都显得热闹起来。

郑立成将笔记本合上,放在桌上,转身给冯富元倒了一杯热水递过去:"冯叔,您先喝口热水暖暖身子,咱们慢慢聊。"他的神情专注而真诚,显然对接下来的谈话充满期待。

冯富元接过水杯,吹了吹热气,抿了一口后点点头:"好,那咱们就开门见山吧。村长刚才说的大枣加工厂的事,我觉得是个好主意,但具体怎么操作,还得细琢磨。"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个人,语气变得认真起来,"不过,资金问题怎么解决?村里人现在连买种子的钱都凑不齐,更别提建厂了。"

王乐民闻言皱起眉头,显然这个问题他也考虑过,但一首没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他叹了口气,看向郑立成:"所以今天请你们来,就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信用社那边有没有可能支持一部分贷款?哪怕利息高点,我们也能想办法还上。"

郑立成沉吟片刻,没有首接回答,而是问道:"村长,如果贷款下来,您打算怎么分配这笔钱?总不能平均分给大家吧?"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显然是希望听到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

王乐民摸了摸下巴,思索了一会儿才开口:"我的想法是,先选出几个积极性高的村民带头,成立合作社,用贷款采购设备、改良品种。等效益出来了,再吸引更多人加入。这样既能保证项目顺利推进,又能避免资源浪费。"

冯富元听罢连连点头,补充道:"这法子行得通!不过,选谁带头也很关键。带头人必须得有责任心,还要懂技术,不然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郑立成默默记下两人的意见,脸上的表情逐渐放松下来。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王乐民和冯富元:"两位前辈说得都很有道理。我会尽快整理一份详细的报告提交给信用社,争取为村里争取到这笔贷款。不过在此之前,还需要进一步核实一些数据,比如市场需求、成本预算等等。"

这时,厨房里传来一阵香味,刘玉芝端着一盘刚炒好的菜走了出来,笑盈盈地说道:"好了,饭菜都准备好了,边吃边聊吧!"她将菜摆在桌上,又麻利地添了几副碗筷,"天大的事也得填饱肚子再说,不是吗?"

众人被她的话逗笑了,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王乐民招呼大家坐下,自己率先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肉放进嘴里,边嚼边说道:"小郑啊,今天这顿饭就算提前谢谢你了。只要你肯帮忙,咱绿水村的好日子就不远了!"

郑立成微微一笑,举起茶杯与众人碰了碰:"村长放心,我一定尽力而为。"

易梁的武侠梦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