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午后,阳光透过半掩的木门斜斜地洒进外勤室。这间不大的办公室里,几张陈旧的办公桌随意摆放着,桌面上积了一层薄灰,显然己经好几天没人打扫了。几把木椅东倒西歪地散落在各处,有的还挂着褪色的外套。门边立着两只锈迹斑斑的大暖瓶,瓶身上的水垢显示它们己经很久没有更换过了。
冯富元斜靠在最里面那张办公桌旁,一只手扶着椅背上的旧挎包,另一只手举着手机,压低声音给肖义标通风报信:"老肖,我给你透个重要消息,信用社最近要分配新人来。我仔细琢磨过了,准备把绿水村的业务推出去。你放心,我现在还是村里的信贷员,给你拉业务绝对撒不开手干。等我脱身出来,活动起来就更方便了。这事成不成我还得试试看,但一定会尽力而为。对了,信用社马上就要放贷款了,我那几笔手续费也该结清了吧?"
与此同时,在肖义标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气氛却截然不同。一张宽大的红木写字台占据中央位置,上面摆放着崭新的台式电脑。肖义标舒适地坐在高档的真皮高背椅上,一边接电话一边用钢笔在记事本上随意涂画。靠墙摆放的一排真皮沙发上,几个穿着统一黑色休闲夹克、脚蹬锃亮黑皮鞋的年轻人懒散地瘫坐着,与办公室的商务氛围格格不入。
肖义标对着电话说:"绿水村李有财家的贷款今天到期,必须马上收回来。后峪黑清远家的还有两个月期限,等收完了一起给你结算。要是你急着用钱,分着给也行。我办事你还不放心?绝对不会拖欠,这就准备过去处理。"听到对方还在啰嗦,他不耐烦地打断:"嘁,还准备什么呀?我清楚他家人胆小怕事,就这么定了。"
挂断电话后,肖义标扫视着沙发上那几个吊儿郎当的手下,厉声命令道:"都给我打起精神来!信用社开始放贷款了,该干活了!"
一个绰号"大头"的手下慢吞吞地站起来,挠着头问:"大哥,这次去哪个村啊?"
还没等肖义标回答,叫"老五"的混混就抬腿踹了大头一脚,谄媚地说:"你耳朵聋了?没听见大哥刚才说要去绿水村吗?"转头又讨好地看向肖义标:"大哥,我说得对吧?"
肖义标满意地点点头:"你们都该跟老五学着点,做事要有点眼力见。李有财家的钱昨天就到期了,老冯那边还等着要介绍费呢。"
老五不屑地撇撇嘴:"这老东西,两头通吃,连一天都等不及。"
肖义标摆摆手:"话不能这么说,有他帮忙牵线搭桥,咱们在各村放贷收钱确实省了不少麻烦。"
大头己经晃悠到门口:"大哥,咱们这就出发?"
肖义标站起身整理衣领:"去把小卡车开出来。"
大头不解地问:"不就是收个钱吗?骑摩托车去不就行了?"
肖义标冷笑一声:"三万八呢!我估计老李家一时半会凑不齐这么多钱,得准备拉东西抵债。"他环视几个手下,厉声叮嘱:"都给我机灵点!要是老李家说没钱,你们就首接动手搬东西。"
老五露出猥琐的笑容:"还是大哥想得周到。对了大哥,要不要连人一起拉走?听说他媳妇比他小十岁,长得可水灵了。"
肖义标也被逗笑了:"瞧你这点出息!有了钱什么样的女人找不到?非要惦记村里的媳妇?"
大头怪笑着插嘴:"大哥您不知道,老五眼神不好使,专爱盯着别人家的媳妇看。"
肖义标收起笑容,正色道:"行了,别扯这些没用的了,赶紧出发!"
二楼的营业室里,王文娟带着郑立成回到工作岗位。望着挤满营业厅的村民,她提高嗓门传达陈仲田的指示:"大家都回去吧!县里刚下通知,除了春耕生产贷款,其他贷款一律暂停发放。需要春耕贷款的回家等通知。"
郑立成满脸困惑地小声问王文娟:"哎?为什么只发放春耕贷款啊?"
还没等王文娟回答,农户们就炸开了锅:"凭什么说不放就不放了?""我们急等着用钱呢!""这算怎么回事啊?"
王文娟顾不上回答郑立成的问题,和几个营业员一起向激动的农户们解释:"大家别着急,这是县联社的通知。具体什么时候放款,你们可以联系负责你们片区的信贷员。今天先回去吧。"
郑立成上前两步,不解地问:"信用社不就是为农民提供贷款服务的吗?怎么还让人回去等啊?"
王文娟不耐烦地摆摆手:"哎呀,你就别跟着添乱了!"
此时,冯富元正悄悄站在楼梯拐角处,在人群中搜寻着何玉芬的身影。见目标不在,他贴着墙边快步下楼。刚走到门口,就撞见风风火火赶来的高亚男和罗秋凤。冯富元急忙低头避开,快步溜出了信用社大门。
高亚男一进门就伸长脖子高声问道:"怎么回事?陈仲田又出什么新规定了?"
罗秋凤也帮腔道:"就是!整天想一出是一出,这又是闹哪样啊?"
王文娟见到这两位出了名的"难缠户",暗暗吐了吐舌头,和司小娜、段娅梅两个同事交换了个无奈的眼神。她强挤出笑容解释道:"确实是县联社的通知,陈主任让我们传达的。"
高亚男板着脸质问:"有通知为什么不张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