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农村财神方位 > 第78章 明确政策(第1页)

第78章 明确政策(第1页)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乡村财神》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一

阳光明媚的上午,在村子的主街道上。郑立成手里捧着一摞厚厚的建设奶牛示范区规划文件,正沿着村道往村委会方向快步走去。初夏的阳光透过路边的梧桐树叶,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迎面走来的是村里出了名的"小辣椒",她挎着一个竹编的菜篮子,篮子里装着几把刚摘的新鲜蔬菜。

郑立成停下匆忙的脚步,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小辣椒,这么早就去摘菜啊?你家的辣椒地今年长势怎么样?"

小辣椒听到问话,脸上突然泛起红晕,低着头用脚尖轻轻蹭着地面,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支支吾吾了半天才"噗嗤"一声笑出来:"那个。。。其实。。。嘿嘿。。。就是地不够用。。。"

郑立成眼睛一亮,语气轻快地说:"这可巧了!小山的养猪贷款审批己经到最后阶段了。我昨天专门找何玉芬谈过,她家愿意把闲置的地让给你种辣椒。"

"真的吗?"小辣椒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圆圆的,满脸难以置信的神情,"玉芬姐真的答应啦?"

郑立成笑着点头:"千真万确。只要你们两家签个正式的用地协议,这事就成了。"

小辣椒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脸上的红晕更深了,她紧紧攥着衣角,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那可真是太好了!我这就去找玉芬姐商量。"

郑立成看着她雀跃的样子,不禁莞尔,又补充道:"不过记得把协议条款写清楚,特别是租期和租金,这样对你们两家都公平。"

小辣椒连连点头,像是生怕忘记什么重要的事,转身就往村东头跑去。郑立成望着她的背影,轻轻摇了摇头,嘴角挂着一丝欣慰的笑容,随后继续朝村委会的方向快步走去。

村委会办公室里。初夏的微风从敞开的门窗徐徐吹入,带来阵阵槐花的清香。郑立成推门而入时,看见王乐民和贾人大正俯身在办公桌前热烈讨论着什么。他笑着打招呼:"两位村领导都在啊,真是太巧了。我正想找你们商量建设奶牛示范区的事呢。"

贾人大和王乐民相视一笑,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也在琢磨怎么跟信用社谈这个项目!"

郑立成走到会议桌前坐下,将手中的资料摊开:"看来咱们想到一块去了,这真是太好了。"

王乐民翻开笔记本,认真地说:"当务之急是要制定准入标准,不能一窝蜂地都来养奶牛,必须优中选优。"

贾人大摸着下巴补充道:"对,得有个科学合理的筛选机制。"

郑立成从文件袋里取出准备好的方案:"我建议设置三个条件:第一,申请人必须没有不良贷款记录;第二,要有一定的自筹资金,今年己经办理春耕贷款的农户暂时不能参加;第三,信用良好,报名后要按时参加技术培训。"

贾人大若有所思地问:"这个自筹资金的标准定多少合适?"

王乐民环视在座的村干部:"考虑到村民们的经济状况,3000到5000元应该比较实际。"

郑立成坚定地说:"最少要5000元,这样才能确保示范区的建设质量和后续发展。"

贾人大拍板决定:"好,就按郑立成说的办。"

郑立成收起文件站起身:"那我先去走访几户村民,了解一下大家的想法。"

王乐民冲他点点头,郑立成转身离开办公室。贾人大大步走到广播室,拿起话筒开始广播:"全体村民请注意!有意向养殖奶牛的村民请速到村委会报名,我们将严格按照既定条件筛选示范户。"

几个正在村委会门口聊天的村民听到广播后,立即交头接耳地走进来。远处还有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往村部方向赶。

贾人大站在办公室门口招呼:"现在开始接受报名登记。"

村民们议论纷纷:"这么高的条件,村里能有几家够格啊?"

赵文化挤到前面,皱着眉头问王乐民:"春耕贷款的事怎么说?3000元是怎么算出来的?这条件是不是太严了?"

王乐民推了推眼镜,耐心地解释道:"春耕贷款和奶牛示范区是两码事。春耕贷款是为了帮助大家解决眼前的生产困难,而示范区建设需要长期投入,所以我们必须确保参与的村民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责任心。"

赵文化挠了挠头,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旁边的人己经迫不及待地插话:"那技术培训是不是免费的?如果要花钱的话,这门槛可就更高了。"

贾人大接过话头,语气沉稳:"技术培训由村里统一组织,费用由村委会承担。不过,报名后必须按时参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是对大家负责,也是对整个项目负责。"

听到这里,村民们的情绪稍稍缓和了一些。有人低声嘀咕:"听起来倒是挺有道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选上。"

这时,郑立成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初步筛选名单。他扫了一眼人群,朗声说道:"大家别急,机会是公平的。只要符合条件,愿意努力,村里一定会全力支持。接下来,我们会挨家挨户核实情况,请大家配合。"

村民们闻言,纷纷点头表示理解。赵文化也松开了紧皱的眉头,小声对旁边的人说:"看来这次是动真格的了,咱们回去好好合计合计。"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春耕贷款本来就要等到秋收后才能还上,这怎么能算呢?"

郑立成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语气温和却坚定:"乡亲们,春耕贷款是为了让大家先把地种好,把粮食收上来。而示范区建设不一样,这是一项长期投资,需要大家有足够的准备和实力。我们制定这些条件,不是为了难为大家,而是为了确保项目能真正落地、长久发展。"

听到这话,人群中有人点头附和:"郑主任说得有道理,要是谁都能参加,最后搞砸了,对大家都不好。"其他人也渐渐安静下来,似乎被这句话点醒了。

王乐民接过话茬,补充道:"这次示范区的建设,不仅关乎咱们村的经济发展,还可能成为周边村子学习的榜样。所以,我们必须慎重对待,不能草率行事。"他顿了顿,又说道:"至于技术培训,村里己经联系好了专家,会定期来指导大家。只要用心学,肯定能掌握养殖奶牛的技术。"

贾大人这时插了一句:"而且,信用社那边也会根据大家的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持。但前提是,咱们自己得先做好准备,不能光靠别人帮忙。"

村民们听了这些话,脸上的疑虑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认真思考的表情。有人低声讨论着自家的情况,还有人开始询问具体的报名流程。郑立成见状,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接下来,我们会安排专人到各家了解情况。符合条件的村民,我们会优先考虑。大家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来找我们。"

话音刚落,人群中响起一阵议论声,但这次不再是质疑,而是充满了期待和希望。赵文化深吸了一口气,拍了拍身旁人的肩膀:"行,那咱们回去好好合计合计,争取把这事办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