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农村财神爷摆放的最佳位置图 > 第71章 村民议论(第1页)

第71章 村民议论(第1页)

街道上,王乐民和女儿王丽丽沿着村道慢悠悠地往村部方向走去。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在地上拖出两道长长的影子。王丽丽一边走一边不停地摆弄着衣角,犹豫了好一会儿,终于鼓起勇气开口:"爸,你要是碰见郑立成,能不能。。。能不能帮我约他到咱家吃个饭啊?"

王乐民闻言立刻皱起眉头,显得十分为难:"你们不是在一个单位上班吗?要约你自己约就是了,找我干啥?"

王丽丽撅着嘴,不满地抱怨道:"他最近天天往村里跑,我都好几天没见着他的人影了。"

"你好好上你的班,别整天想这些有的没的。"王乐民说着突然加快脚步,"我到村部了。"说完便头也不回地走进村部大门,留下王丽丽在原地气得首跺脚,自言自语地嘟囔,“我,我自己怎么说嘛”,不由得脸一阵发红,手摸了摸脸,还有些烫。

村委会的院子里早己挤满了闻讯赶来的村民,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贾人大和王乐民从办公室里走出来,村民们立刻"呼啦"一下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道:"在哪儿开会啊?""是不是要占用我们的地?""这到底咋回事啊?"

贾人大环视一周,提高嗓门喊道:"就在院子里开吧!"

几个热心的村民连忙从屋里搬出几把长凳。贾人大和王乐民在前排坐下,贾人大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话:"绿水村的养牛示范区,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争取来的重点项目。这不仅是全乡的重点工程,更是咱们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头等大事。建示范区需要占用村里的一部分机动地。。。。。。"

话音未落,村民们就炸开了锅:"要占哪块地啊?""我家地里的青苗都长这么高了,谁给补偿?""这不是坑人吗?"

贾人大气得用力拍桌子:"吵什么吵!也不是谁家都能养牛的,总共就申请到100万扶贫款,一头奶牛要1万多,全村最多养100头。地是村里白出的,钱得大家自己想办法。"

"我们上哪儿弄这么多钱去?"有村民高声问道。

贾人大不耐烦地说:"不是有信用社吗?"

村民们又议论纷纷,一个中年男子站起来:"养奶牛要是赔了怎么办?"另一个妇女接着说:"信用社贷款要是赔了,这债谁来还?"

贾人大气得首拍桌子:"你们就是被惯坏了!村里费尽心思帮你们致富,还争取来扶贫款,你们还想怎么样?"这时高一针站起来说:"要是真想帮我们,就该让我们自己定项目,村里帮忙筹钱就行。"

王乐民见状连忙打圆场:"大家不能老想着赔钱,只要把牛养好了,怎么会赔呢?"但仍有村民犹豫不决:"要不还是等等看吧,等别人家养好了我们再养。"贾人大冷哼一声:"到那时候,你想报名都没机会了!"

王乐民站起身说:"听明白贾书记意思的,想养牛的可以找我报名。"

赵文化第一个举手站出来:"我报名!我家要养奶牛!"

王乐民摆摆手:"现在不算数,等村里统一通知再报名。"

贾人大点点头,示意王乐民的话有分量。他扫视了一圈人群,继续说道:"示范区的位置己经选好了,不用大家担心。村里会尽快安排丈量和规划,大家不用担心后续问题。"村民们听了,情绪稍微平复了一些,但仍有人小声嘀咕着对土地补偿的不满。

这时,一个年轻妇女怯生生地问道:"贾书记,养奶牛的技术咱们懂吗?要是养不好怎么办?"贾大人的脸色缓和了些,回答道:"乡里己经联系了专家,到时候会定期来村里指导,大家只要按要求做,就不会有问题。"

人群中又有人问:"那牛奶卖给谁啊?万一没人收咋办?"

贾大人摆摆手,语气坚定地说:"这个你们更不用担心,乡里己经和乳品厂签了合同,他们负责收购,价格也有保障。"听到这里,一些村民开始交头接耳,似乎对这个项目有了些兴趣。

高一针却依然皱着眉头,低声对旁边的村民说:"听起来是不错,可总觉得风险还是太大。"旁边的人点点头,但也没再说什么。贾大人看在眼里,却没有再点破,只是挥挥手让大家散去:"具体的事情等通知吧,该报名的时候村里会叫你们。"

人群渐渐散开,村委会院子里恢复了平静。贾大人长舒一口气,对王乐民说道:"这帮人啊,就是太保守,总想着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王乐民苦笑了一下:"慢慢来吧,毕竟这是大事,他们谨慎点也是正常的。"

村民们三三两两地从村委会出来,边走边议论。李有财忧心忡忡地说:"种地种菜我们在行,可从来没养过奶牛啊。"旁边的村民纷纷附和:"是啊,这可怎么办?"李有财转头问何小山:"奶牛和普通牛的养法一样吗?"

何小山想了想说道:"都差不多,都是喂草料,不过奶牛因为要产奶,对卫生和饲料要求更高一些。"

赵文化插话道:"郑立成是农大毕业的,要不找他问问?"

何小山摇摇头:"他可能去县联社了。"赵文化说:"那等他回来再问吧。"

李有财又问何小山:"你打算养奶牛吗?"

何小山坚定地摇头:"我就认准养猪了。"

赵文化提醒他:"养猪可没有扶贫款支持。"

何小山听了这话,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他搓了搓粗糙的手掌,目光坚定地看着对方说道:"不管有没有扶贫款,我这个养猪的事业都要继续干下去。政府能给补助那当然是好事,但就算没有这些扶持政策,我也要靠自己的双手把猪养好。养猪是我认准的路,有钱没钱都得坚持。"他的语气里透着庄稼人特有的倔强和执着。

何小山的话让周围的村民陷入了沉思。李有财叹了口气,说道:"你说得对,不管有没有支持,咱们都得靠自己。不过这养奶牛的事,还是得好好考虑考虑。"他抬头看了看天,夕阳的余晖映在他的脸上,显得有些犹豫。

赵文化拍了拍李有财的肩膀,安慰道:"老李,你别太着急做决定。这事儿不是还有几天时间可以琢磨嘛。再说了,村里不是说会有专家来指导吗?"

这时,一个年轻小伙凑了过来,他是村里的还在读书的王二旦。他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各位叔伯,我倒是觉得这事儿可以试试。不能老守着那一亩三分地过日子。"

李有财瞪了他一眼:"你懂什么?毛头小子,没经历过亏本的滋味。"说完又转向何小山,"你说这养猪到底有什么门道?要不咱们先去看看你的猪场?"

何小山咧嘴一笑:"行啊,正好我新进了一批小猪崽,长得可欢实了。你们要是感兴趣,现在就能去看看。"说着就带头往村东头走去,其他人也陆续跟了上去。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乡村财神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