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每生每月二百五十元基本就够了。”
杨鹏点点头:“不错。”
“我们学校还有一项措施,就是雨润公司提出的‘一个鸡蛋工程’。”
“‘一个鸡蛋工程’?”杨鹏没有听懂,有些纳闷。
“就是确保学校的孩子们每天能吃到一个鸡蛋。这些鸡蛋完全由公司免费提供。”
“哦!”
“其实很多学生都是山上的孩子,他们平时什么也吃不上,什么也舍不得吃,就是咸菜就馍馍。公司的领导知道了,就搞了这么一个举措,一定要确保学生们每天能吃到一个鸡蛋。必须是煮鸡蛋,炒鸡蛋、荷包鸡蛋、鸡蛋汤都不行。”
一番话,听得杨鹏心里热乎乎的。
“一个鸡蛋工程”!
“据说这是当年朱老总定下的规矩,每个战士每天必须吃到一个鸡蛋,只能是煮鸡蛋,否则军法处置。”主任很自豪地说道。
杨鹏突然觉得十分感动,眼里湿漉漉的。
这个“一个鸡蛋工程”,完全可以给总理如实汇报。
当年抗战时的规定,今天我们的老区山区,仍然在沿用!
看完了两个宿舍,杨鹏又到食堂看了看,能容纳几百人的食堂,即使满员了,学生吃饭时个个都有饭桌可坐。
教学楼也没问题,每个教室看桌椅摆放的数量,应该不会超过五十名学生。
“学校这两年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怎么样?”杨鹏问。
“那没问题。”主任听到这样的问题,显得兴奋起来,“去年我们学校的高中升学率达到百分之七十六以上,达到县高中分数线的百分之八十四以上。还有三十多名学生考上了临锦市中学,老师们说了,这是历史上最好的成绩。今年看,情况也不会差,大家很有信心。”
杨鹏觉得很满意。他觉得让总理来这里看看也非常好,这个学校事先并没做过任何准备。
但是,这能反映五阳县整体的教育现状吗?
快离开学校的时候,杨鹏不禁问了一句:“夏雨菲来过这个学校吗?”
“你是说夏董吗?”
“对,夏雨菲董事长。”
“夏董经常来的呀。”主任依然非常兴奋地说,“每年开学,她都要给学生们讲话,还亲自给那些学习用功的贫困学生免费发放学习用品。还有,我们子弟学校的校服,全部都是公司免费提供的。”
“看来你和夏董很熟啊。”
“学校的老师都和夏董很熟,夏董又年轻又漂亮,人又那么能干,那么和气没架子,大家都喜欢。”
“……她的爱人和孩子来过学校吗?”杨鹏连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会这么问。
“爱人和孩子?”主任显得很吃惊的样子。
“对啊,怎么了?”杨鹏也感到有些吃惊。
“夏董没有孩子啊,夏董还没有结婚哪。”
“还没有结婚?”
“没有啊?”
“一直没有结婚?”
“是啊,夏董一直没有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