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杨鹏副省长得到蒙山超量洪水涌进红旗水库的消息时,正在赶往临锦的高速公路上。
杨鹏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个地方。尤其不放心的是,那里的管委会主任廖鸿飞,上次曾给他说的那些话,“……杨省长,说实话,这样的情况,年年都有,我们经历得多了,最终都平安无事地过去了。教授嘛,整天都是在研究室里研究问题,一看到有什么异常情况,立刻就会觉得是天大的问题。我们在政府部门工作,天天遇到的事都是他们觉得有很多风险的事。梁教授确实是一位值得我们尊重的专家,他们的意见完全可以做参考,但如果我们把他们说的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很可能就
会出问题……”
廖主任不冷不热的这些话,对杨鹏的刺激太强烈,印象也太深了。
让杨鹏感到更加不放心的是,接替蒙山水库管理站站长李皓哲的人,竟然就是这个廖鸿飞。
杨鹏得到的这些情况,大部分来自夏雨菲不断地发给他的各种信息。
夏雨菲的信息比他接到的正式的官方信息或迟或早,但往往有着强烈的比照和对应。上面和下面的消息,有时候完全相反,有时候根本就是两股道上跑的车,相互之间毫不相干。
这让杨鹏既感到吃惊,又感到新奇。
这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以前高高在上,什么都被架空的无奈和盲从完全消失了。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什么都了解得明明白白。
但同时也让杨鹏感到是如此的困惑和棘手。
一方面,各种令人不安的报告几乎是天动地摇;另一方面,一切都静谧如一潭死水,安静得让人窒息。
杨鹏给临锦市委书记徐帆和市长程靳昆都打过电话,得到的回复都是一样的内容:
“一切正常,我们正在密切关注,严阵以待。”
“领导放心,不会有任何问题。”
……
然而夏雨菲发给杨鹏的微信却是这样的内容:
杨鹏,我妈妈让我转告你,这次汛情的降雨量很可能突破历史极值,对临锦的防洪能力将是一个巨大考验。
……太危险了,红旗水库的泄洪渠道,现在还没有开工修复!
蒙山两座水库,直到现在仍然看不到任何防护行动和举措,此时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动静。
杨鹏,按照一般的常识,应该放水泄洪了!
刚刚兼任水库管理站站长的廖主任,在水库一旁转悠了几分钟就回去了,没有发布任何指示。
杨鹏,你现在必须告诉他们,命令他们,如果再不行动,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杨鹏看到这些微信,想了想,立刻又给主管安全的副市长李东百去了电话,李东百说他和老局长张亚明正在去西峪水库的路上。那里的水库也是一座老水库,潜在风险很大,他们现在过去,只有一个目的—立刻开闸放水。
李东百说:“杨省长,没有办法,只能强行压着他们干了,我过去了,也许能镇住,看情况吧,反正我尽力了。说实话,我这个副市长现在什么也不算,我的话上面没人听,下面也没人听。现在听我话的就是张亚明局长,可是他现在已经不是局长了,我这个副市长纯粹就是个空壳子……”
杨鹏突然意识到,连自己这个副省长的话都没人听,像李东百这样的副市长,又怎么会有人听他的。
有无实权,关键时刻看得明明白白。
超大洪水涌进红旗水库的那一刻,廖鸿飞一阵发蒙。
说实话,让廖鸿飞临时兼任水库管理站站长连他自己都清楚,对水库的维护和管理,自己根本就是一个门外汉。
尤其是在汛情期间,特别是面对大洪水时,水库管理站应该如何应对,其实廖鸿飞根本不懂门道。
昨天被通知临时兼任水库管理站站长,廖鸿飞一时兴起,把原站长李皓哲最听话的两个手下一起免了,剩下的几个协议工也一起辞退了。
廖鸿飞下手很快,他知道只有这样,领导才会觉得自己有魄力,有能力,敢想敢干,领导肯定也高兴。
不听领导话的下场肯定就是这样,吃不了就让你们一起兜着走。
当然,廖鸿飞也明白,这些岗位都是领导能用上的,现在就业多难啊,给领导的七大姑八大姨解决一个指标,就等于给自己多开了一条路。有几个指标留在手里,那比什么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