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换届时间以什么为准 > 第三十九章(第4页)

第三十九章(第4页)

“哦?”杨鹏又是一震。

“不仅我这里,省水利厅、省公安厅、省安监局、省委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都收到了。大家都以为这是你同意的事情,你怎么会不知道?”李铎省长疑惑地看着杨鹏。

“省长,我确实不知道,这件事的起始结果,也根本没人征求过我的意见。”杨鹏实话实说,从省长的眼神里,也瞬间感受到了自己的失职和难堪。

“你知道吗?这份处理报告国家安监局、国务院防汛办、水利部等部委也都收到了。”李铎省长继续说道。

“省长,这完全是错误的,情况根本不是这样。”杨鹏突然意识到,到了自己必须澄清立场的时候了,“如果他们当时告诉我,我决不会同

意这么做。”

“是吗?”省长终于放缓了口气,“说说你的理由和看法。”

“省长,情况我还没有完全了解清楚,但据目前我掌握的信息,水库管理站站长绝不是擅自强行行动。赶在汛情前在水库放水,首先水库管理站大部分职工是同意的,该行动也请示并报告了水利局当时的主要领导,当时的水利局局长也表示同意。还有,这个在水库放水的紧急行动,也事先给有关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都打了请示报告。就在前天晚上,这个站长李皓哲还在深夜见到了我,报告了他对这次汛情的看法,并认为蒙山的两座中型水库潜在危险太大,必须提前放水,否则后患无穷,甚至会酿成重大事故。我当时对他的看法和做法也是赞同的,他当时也表示,第二天会紧急面见市委市政府领导,如果见不到领导,或者领导没时间研究,抑或是领导们不同意,他说了,即使自己被处分,也在所不惜。不过李皓哲站长当时给我说了,他相信领导会同意的,因为事关重大,责任如山。领导们不会视而不见,敷衍了事。”杨鹏把他所知道的全部报告给了李铎省长,并毫不掩饰自己的立场和评判。

李铎省长静静地听着,一言不发,一直到杨鹏不说话了,才问:“当时没有给他们表示你的意见?”

“没有,主要是还没来得及。”

“还没来得及?这么大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会来不及?当时就是在半夜里,也应该立即把他们叫醒,让他们听取你的意见。”省长的语气很重,神色俱厉,一点儿也不给杨鹏面子。

“我当时觉得这样的事还是当面讲给他们好。”杨鹏脸上火辣辣的,赶忙解释了一句。说实话,他根本没想到李铎省长翻脸比翻书还快,听到他的话,比挨一巴掌还难受。

“你是副省长,你所有主管的工作,都是受省长的委托。有你这么忍气吞声的吗?这不是让他们借你打省政府的脸吗?作为副省长你迁就他们干什么?对他们,你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杨鹏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突然想到了夏雨菲在信息里给自己讲过的话,居然与省长的话一模一样:“已经是一个几千万人口大省的

副省长了,你还有什么放不下,还有什么可迁就的?”

这时李铎省长又递过一份文件来,拍在桌子上,说:“你再看看吧,我们的工作现在有多被动。”

一份刚才看过的对李皓哲实施行政拘留的报告书上,有一溜儿醒目的批示,是专门批给省委省政府的:

出现这种匪夷所思的局面,暴露了我们管理上的混乱和疏漏,对此一定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大汛当前,这种情况不能再发生了。切切!

看到如此严厉的批示,杨鹏一下子呆在了那里。

这是国家部委一位主要负责人的批示。

这个批示,事实上是对省委省政府工作的严厉批评。难怪李铎省长会这么生气。

难怪龚一丰书记什么也没说,只说省长会给自己讲一些具体的建议。

这件事情确实太被动了。

“好了,知道了吧,这就是我们工作疏忽造成的后遗症。”李铎省长终于放缓了口气说道,“你看看,你没能及时顶住,一下子就出了这么多问题。”

“是,省长,这确实是我的失误。”杨鹏只觉得头上的汗水正在大滴大滴地涌出来,尽管办公室里的空调让温度十分适宜。

“我和书记都看过这个批示了,都觉得这个报告有问题,但都觉得无话可说。这个水库站站长,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怎么会强行在水库放水?”省长李铎继续说道,“一来我们确实有问题,二来我们基层存在的问题也确实多,情况也确实复杂。还有,现在我们基层的一些干部,不管做了什么事,立刻就给上面打报告,只要领导批示了,就什么责任也没有了,反正领导已经表态了,他所做的任何事都没错。而且一旦领导批示了,那就基本上等于定调了,你要让领导再纠正过来,那可就难上加难,谁敢说领导批错了。另一方面,现在上面的一些领导,工作太忙,文件成堆,管得又太宽,什么也顾不上,对基层的报告很难去核实,也没

时间核实,于是就有了凡是感觉重要的文件一看到立刻就批示的习惯,以显示领导对基层工作十分重视、十分认真的态度,所以批示一般都很快很严厉,也都很决绝。这样一来,下面的一些干部也看出门道来了,报告也就越打越多,越打越急,只要给领导打了报告,就千方百计想办法让领导尽快批示。只要领导批示了,就算完成大事一桩,既能获得领导的好感,又能让自己在处理问题上更加有底气。如果有什么人想申诉、想翻案,那也更是难上加难。过去叫恶人先告状,现在叫有事先报告,其实效果都一样。”

李铎省长的话,让杨鹏如醍醐灌顶:“省长,还真是这样。现在如何能让领导批示文件,都成了一种公关活动了。”

“确实,这样的毛病我们也常犯。”李铎省长皱了皱眉头,“我现在给县市基层批示,特别是那些问题尖锐的,矛盾突出的,都是慎重又慎重。不调查不发言,一般都不直接讲对错,给解决问题、调查问题留下空间。但这样其实也存在问题,文件太多了,我们又不能件件去落实,去调研;也不能件件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那让基层还怎么工作?到底该怎么办,这也是我们现在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再不想办法彻底解决那就确实要出问题了。”

杨鹏十分吃惊也十分感动地看着李铎省长,想想这些话其实也是对自己工作的深刻总结和反思。说实话,有时候,自己对县市和主管厅局的一些批示何尝不是如此?

“杨鹏啊,这次下去了,你一定要把腰杆子给我挺起来。”李铎省长继续说道,“县市基层的有些事,特别是我们政府的事,就得拍桌子瞪眼,不能书生气。我们没有人事权,不是组织部,他们更多的时候就是想应付我们。我们一不留神,就会让他们钻空子。你如果是书记,直接管着他们的升迁和任用,他们自然怕得要死。老百姓都说了,管人的,每天微笑着,就把事情办妥了。我们管事的,拍桌子瞪眼也没人理你。更多时候只是表面上应付你,背地里完全可以不把你布置的任务当回事。所以你不狠不凶,根本没人听你的。现在县市一些人干部当得时间长了,每天热衷的工作就是迎来送往,让你看到的都是他们想让你看到的。而你真正想看的那些问题,那些困难,那些矛盾冲突,那些老百

姓的真正诉求,却很难看到。现在要换届了,更是这样,好事都是自己的,坏事都是别人的。再这么下去,我们的这支干部队伍,真的就成了过去的官场了,想想,成官场了,谁还努力为人民服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