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换届时间以什么为准 > 第二十二章(第3页)

第二十二章(第3页)

只用了不到十分钟,杨鹏跟着夏雨菲就赶到了尾矿坝下面的第一个村落—八岔口村。

八岔口村不大,估计不到二百户人家。

之所以把这个地方叫作八岔口,是因为这里是这一带的一个交通中心。

四条公路在这里相互交集,是一个天然的中转地。

因为有这样的作用,所以自然就有了一个集贸市场,过去叫骡马市场,主要以交易牲畜为主,也兼有集贸市场的功能。

有了骡马市场,自然就有骡马大店。

在过去骡马大店主要是为骡马交易市场服务,因为都是农家人,提前来将就住上一两晚,所以骡马大店也就成了最便宜、服务也最差的旅馆的代名词。大炕土炕,数九烧火,三伏摇扇,一个铺上可以躺十几个人,甚至男女不分,或者干脆就成了野鸡店。

这几年,农村逐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牛马驴骡,拉犁耕地已经渐渐成了历史。适合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小型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基本上取代了过去的耕种收割模式。农民不再需要牲口耕种土地,骡马交易市场和骡马大店也渐渐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和人们的视野。

这些年,随着牲畜交易的衰减,煤矿铁矿农民工的增多,过去的骡马交易市场渐渐成了集贸市场,骡马大店由于离县城和铁矿煤矿的距离很近,于是这些骡马大店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个最便宜的城郊旅馆。

旅馆价格最便宜的时候,一个月只需要交纳三五百元。

由于便宜,旅馆的生意竟然越来越好,因为即使在城里租房住,哪怕就是一间,不能煮饭烧水,一个月也得七八百元。

于是住在这样旅馆里的人越来越多,住户最多的时候,所有的旅馆

基本满员。特别是农闲时分,村里来的临时打工仔,大都住在这样的旅馆里。虽然住得很挤,所谓的床铺上几乎什么也没有,一张席子、一幅挂帘,就是房间所有的装饰配件,但因为便宜,还有锅灶,能做饭能烧水,有时候居然还供不应求,人满为患。

但是谁也不知道,就在这个集贸市场的上方,就在这三个村落的上方,就在好多人满为患的旅馆的上方,不远处,有一个巨型的、塞满近五百万立方米泥石流的尾矿坝,正张着血盆大口,虎视眈眈地凝视着他们。

杨鹏随意走进了一家旅馆。

一走进来,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呛得他差点儿喘不过气来。

杨鹏虽然生在农村,看惯了各种各样的农家小屋,但像眼前这样的住处,他此生还是第一次看到。

太窄了,虽然是在上班时间,旅馆里没什么人,但炕铺之间拥挤的程度还是让杨鹏感到震惊。

如今的旅馆,已经不是杨鹏想象中那种骡马大店的通铺了,而是变成了一个挨着一个的小床铺。整个看过去,比那天晚上看到的学生住进去的养鸡场还要拥挤,更是无法翻转。

除了挨着墙的位置是上下铺以外,其他的地方都只是一层。但所有的床铺几乎都是立式的,就像坐飞机经济舱的模样,白天进来了可以坐在那里,也可以喝水,也可以吃饭。到了晚上,才能把这一张张床铺放平了,躺下来睡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比飞机上的经济舱更为狭窄,两张床铺之间,几乎没有空间。给杨鹏的感觉,到了晚上,这些矿工睡下了,其实就像站着一样。

确实便宜,像这样的一个床位,一晚上也就十块钱左右。现在是最便宜的时候,因为是农忙时节,来打工的人很少,差一点的地方,十块钱就可以住进来。

一晚上十块钱,太便宜了,但也太差了。

杨鹏呆呆地看着这样的地方,简直无法相信还有这样简陋的旅馆。“这能叫旅馆吗?”杨鹏自言自语地说道。

“你以为呢?”夏雨菲也许是看惯了,轻轻地回答道。

“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旅馆。”

“所以你要常下来看看。”

“你熟悉这里?”

“是的,原来也不知道,后来就熟悉了。知道吗,我公司的许多民工就住在这样的旅馆里。”

“哦?原来这样。你们公司雇的工人,工资也很低吗?”

“这与工资高低没有太大关系。”

“为什么?”

“附近县城和矿上的大多数民工,大部分都是季节性的,农忙时回家务农,农闲时出来打工,一年也就有那么几个月打工的日子。一个月挣五六千元,四五个月到手两万多。这对一个农户来说,就是一大笔现钱,就是一年一家老小的基本生活费。每年有了这两万多块钱,他们就有了做人的底气,有病有灾也觉得踏实。如果一家子顺顺利利,一年存下来两万,十年就有二十万,就有了给儿子上大学的钱,就能让一家子体体面面地生活。所以他们不会拿着这笔钱,去搞任何形式的消费。每天上班在公司吃一顿饭,晚饭全是自己做,面是自己带来的,几乎顿顿是面条。菜也舍不得吃,一罐辣椒,一坛咸菜,就是几个月基本的下饭菜。你看看山区那些孩子在学校生活的样子,就知道这也是他们这一辈辈人生活的样子。为什么‘一个鸡蛋工程’让老百姓感激涕零,就是这个原因。只要能住下来,再挤再脏也没有关系。十块钱一晚上,对他们来说已经很奢侈了。你没有去过火车站和汽车站,那些打工的,晚上都是随便找个地方席地而睡,哪个舍得花上百元住宾馆。”夏雨菲有感而发,触景生情,看来她对农民工的现状确实很了解。

杨鹏默默地听着,突然觉得自己现在竟然再次与夏雨菲打了个反,好像夏雨菲是来自基层农家,而自己反倒像是城里出身,对现在基层和山区农村的事情一无所知,十分陌生。都说环境改变人,其实身份和职务更能改变人。你生活在哪个层次,就会渐渐依附于哪个层次,固化在哪个层次。上面经常告诫要让干部下来,真正沉下来,接地气。其实下来也分几种,有真下,也有假下。如果泛泛地只是走个形式,警车开道,

前呼后拥,其实跟没下来一样。年终述职,你可以到处说你下来了,事实上也确实下来了,其实你什么也没听到,什么也没看到。照样是鸡同鸭讲,各说各话,对下面的情况什么也不知道,还是按下面一级一级报上来的材料跟着一起说空话,说套话,说官话。

“你们公司的民工现在还住在这里?”杨鹏问道。

“没有,去年我看到尾矿坝的情况后,就给他们专门准备了宿舍,基本免费,比这里还要便宜。让他们交的那些钱,主要是给了打扫房间的服务员。我们租房的钱,全部由公司支出。公司也没有克扣工人的工资,我们的工资在县城这一带,一直是最高的。”夏雨菲说道。

热门小说推荐

苟在四合院捡漏
梦的边缘看雪苟在四合院捡漏
...
天域苍穹
风凌天下天域苍穹
...
玄天武帝
别碰我的鱼玄天武帝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