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换届年份 > 第二十四章(第2页)

第二十四章(第2页)

“市长知道了啊?本来想补充说来着。”汪小颖有些吃惊。

“那是不像话吗?”市长一脸恼怒,“这样的校长,要是让我碰见了,当时就让公安局拘了他!丢人丢大了,整个市里都吵翻天了,你们还瞒着我不想说。”

“市长,对不起,真的是我的失职。”汪小颖被市长的震怒吓了一跳。

“听说还有人给说情,谁说情,就立刻撤了他!”程市长又来了一句,“这个校长一定要严肃处理,严惩不贷!”

“知道了市长。”汪小颖确实被吓得不轻。

“这样的地方绝对不能选作考察点,让国家领导人来这样的地方,那不是给所有的领导脸上抹黑!”程靳昆还是怒不可遏,“带杨省长去那样的地方,本身就是错误,当初给你们点明了的,为什么就是不听。”

“市长是这样,那天座谈,您走了以后,杨副省长立刻就布置了任务,就是坚持要去这些地方,当时我们谁也拦不住。”刘绍敏赶紧解释。

“就是,市长您不知道,杨副省长和您不一样,看上去温文尔雅、文质彬彬,其实是说一不二,后面还跟着张傅耀厅长,杨副省长不管说什么,都不折不扣地落实照办。我和刘市长建议了好多次,杨副省长从来不听。说多了,杨副省长就说他一个人去,不要我们陪。”汪小颖也是实话实说。虽然有点添油加醋,但基本就是这个情况,她没办法,刘副市长也没办法。本省主管教育的副省长,下来就是要考察实际情况,还带着一个老厅长,谁也拦不住,什么也瞒不住。

“拦不住还是不想拦?晚上一个人出去你们都不知道?那是副省长,如果是更大的领导,外省的领导,一个人悄悄出去了,出了事你们谁负得起责任?一个人带个秘书大半夜去了那么多地方,你们不仅不知

道,还让人家把你们叫出来看现场!”程靳昆越发恼怒起来,刘绍敏和汪小颖面面相觑,市长虽然没有陪着去,但看来市长什么都知道。

刘绍敏沉默起来,汪小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末了,程靳昆再次看看表,继续问道:“我今天也不是批评你们,关键是领导来了,要尽快想办法适应不同领导的不同风格,而不是让人家入乡随俗,跟着咱们那一套来。什么是教训,这就是。好了,不说这个了。最后你们到底都定下来了些什么?小颖你接着说。有什么就说什么,拣重要的说,没时间了。”

“我感觉杨副省长还是把五阳当作了一个考察点,第一是那里的五阳铁矿子弟学校,确实搞得不错。包括他们的学生集体宿舍,也非常不错,这个张傅耀厅长也十分认可,刘市长也觉得满意。后来我们还去了一个带初中的乡镇学校,叫明堂镇学校,这所学校也不错,主要是这里既能体现山区老区的特点,同时也能显示出我们这些年对山区教育扶持的力度。”汪小颖一边说,一边看着程靳昆的脸色,生怕又让市长不高兴,“这里还有一个特别的举措,据说是当年朱德总司令提出来的,大家对这个举措也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任月芬副秘书长也觉得很好,还要走了材料,说要拿回去研究。”

“什么举措?”程靳昆问。

“‘一个鸡蛋工程’。”汪小颖眼巴巴地看着市长说。

“什么叫‘一个鸡蛋工程’?”程靳昆市长皱了皱眉头。

“就是保证山区上学的孩子每天能吃到一个鸡蛋,一个完整的鸡蛋。必须是煮鸡蛋,以确保公平公正。”汪小颖解释说。

“这就是‘一个鸡蛋工程’?”

“对,他们就这样叫。”

“还是当年朱德总司令提出来的?”

“是的。他们还有这方面的资料。”

“这不是瞎闹吗?现在什么年代了,还是抗战时期吗?那时候能和现在比吗?新中国成立都几十年了,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还要沿用过去的老办法,这不是明摆着故意揭短吗?”程靳昆顿时又恼怒起来。

刘绍敏见状赶紧说道:“市长,这还是有区别的,当年朱总司令并不是要求每个战士每天吃一个鸡蛋,而是只要有鸡蛋吃的时候,必须让战士吃煮鸡蛋,这样不至于在分配时,造成有的多有的少。我们的‘一个鸡蛋工程’,是要确保每个孩子每天能吃到一个煮鸡蛋。”

“那还不一样吗?”程靳昆市长依旧十分不满地说,“让我听了,我的第一个感觉就两个字—贫困,因为贫困,才有这样的‘一个鸡蛋工程’。”

“市长您说的正是我当时的感觉。”汪小颖立刻表示赞同,“可是我们没想到杨副省长当时听到了就立刻表示认可,后来任月芬副秘书长来了也说好。他们是领导,对这件事高度重视,连声说好,毫无保留地夸奖我们,我们也就跟着说好了。”

“如果你是家长,别人说你家里穷得叮当响,连孩子也养不起,连鸡蛋也吃不上,你能高兴吗?”程靳昆市长耐心地说道,“但其他人就不同了,他们当然没有这种感觉,然后趁着说咱们不好,他们自己还能跟着得好处,岂不是一举两得?人家一举两得,我们能得到什么?为什么要拿我们做例子?”

“程市长,这个道理我们也懂。现在的问题是,不仅杨省长支持,任月芬秘书长也支持。还有,这‘一个鸡蛋工程’的启动,与夏雨菲董事长有很大关系,而且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企业家们也都纷纷介入。投入不大,但影响很好,效果也确实不错。”刘绍敏也很认真地给程靳昆说明情况。

“我不是说这‘一个鸡蛋工程’不好,而是不必要这样大肆宣扬,当作整个临锦市的重大举措来到处炫耀。夏雨菲他们支持没有问题,我们欢迎,也值得表扬,但是,上面领导来了,我们就让领导看我们的‘一个鸡蛋工程’?把这当作我们义务教育的重大措施?这不是笑话吗!这难道你们还不明白吗?”

“明白了,我们听您的。”刘绍敏终于说了一句,“我们下一步安排时,一定把这个项目调整过来。”

“市长,杨副省长这次来临锦考察,其实我当时有个想法,刘市长不好意思讲,也不让我讲。”听到这里,汪小颖进一步解释说,“我是想

利用这次国家领导来临锦,能趁机反映一下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些困难。说实话,程市长,现在我们山区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确实问题不少,既然杨副省长有这个想法,我们就顺着这个想法,正好能让领导们看到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说不定确实就会给我们加大投入,至少省里也会给我们增加拨款,提早完成我们的校舍安全工程。所以当杨省长要到老区山区看,我们也就同意了。这也是我们同意把考察重点放在山区老区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就是心里有这么个小九九。”

“我当然明白你们的意思。”程靳昆一下子就把话挑明了,“你们那点小心思,你以为我看不出来。我今天就给你们把话说彻底说透了,以后别再胡思乱想。我今天也是实话实说,你们听着,今后只要我还在临锦当市长,不管是哪一级的领导来我们临锦视察,优先是得让领导看到我们临锦最好的一面,最优秀的一面,最能体现我们成绩的一面。什么是大局,这就是。领导们看到了我们最好的一面,自然会一百个高兴,这是我几十年得出的最大经验。领导高兴了,才会给你拨款,才会给你增加投资。如果你干得不好,没有成绩,没有影响,没有成果,领导们会给你增加投入吗?充其量给你一点救济就很不错了。退一万步说,就算领导们给我们加大了投入,增加了资金,那最终还不是得让市政府,让我这个市长给你们分配拨款?市领导要是不高兴,市政府如果不满意,能给你们加大投入,能给你们增加资金?这个道理你们还想不明白,还非得我给你们说出来?”

“明白了,市长。”汪小颖点点头说。

“明白不明白,你们再慢慢领悟吧。”市长还是有些不放心地解释道,“比如总理下来了,我们让总理看什么?看到我们的实际情况很差,最终让总理痛心自责地说,对不起父老乡亲们,这么多年了,没想到你们的条件还这么差,这是我们的失职,党和政府一定会加大投入,把山区老区早点建设好。你们想想,我们能让总理这么说吗?如果总理这么说了,省委书记、省长能满意吗?心里能高兴吗?即使是杨鹏副省长,他心里能高兴能满意吗?听到总理这么说,我们的徐帆书记能高兴能满意吗?还有我这个市长能高兴能满意吗?还有你这个分管教育的副市长,还有你这个教育局局长能高兴能满意吗?让这么多领导不高

兴不满意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要去做?为什么要去干?这又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后果?这还需要你们考虑吗,我都说到这份上了你们还不明白?还不理解?……”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