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奢侈品经济学pdf > 时尚的高度(第1页)

时尚的高度(第1页)

时尚的高度

我会为吃午餐的女士做鞋,但是这顿午餐会因为谈论男人令人感到不悦。但是我有个底线,我绝对不会为在下午打桥牌的女士做鞋!

——克里斯提·鲁布托(Louboutin)时尚设计师

没有什么能比说一个女人穿的鞋“朴实”让她更快下地狱。

——伊丽莎白·塞梅哈克(ElizabethSemmelhack)多伦多巴塔鞋类博物馆高级策展人

西班牙鞋履设计大师莫罗·伯拉尼克(ManoloBlahnik)反复强调的一个高街时尚的原则,那便是“穿上高跟鞋,你就会改变”。玛丽莲·梦露(MarilynMonroe)还对这种改变进行了量化:“高跟鞋能为一个女人加持25%的气场,50%的自信和100%的性感。”

在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推动下,叠加2020年停工停产,高跟鞋的角色正悄然发生变化。2020年之前,有一些人抱怨甚至请愿反对过穿高跟鞋的规定,但收效甚微。日本劳工部在2019年回应了女性员工广泛公开的请愿书,声明女性员工在工作中穿高跟鞋是“必要且适当的”。这些女性员工接连上诉,但都败诉了。日本正在进行一场KuToo运动,“KuToo”是对日语中鞋(kutsu)和疼痛(kutsu)这两个词的模仿。

在西方的一些社交场合中,女性仍然要穿高跟鞋,但这样的场合比起前几年已经少很多了。女鞋的作用和意义到了2024年可能会大不一样。这种转变威胁到奢侈品时尚业中一项规模巨大、利润丰厚的业务。

劳伦·科林斯(Laurens)在2011年《纽约客》的一篇文章中讲述了一个关于红色的幕后故事。1993年,克里斯提·鲁布托办了一场时装秀,灵感来自安迪·沃霍尔的丝网印刷品《花》(Flowers)。他根据沃霍尔的作品做了一个高跟鞋原型,但看到成品时,他不为所动。他的助手坐在一旁,正做着指甲。鲁布托拿过来她的红色指甲油,涂在原型的鞋底上。他后来解释说:“男人就像公牛……他们无法抗拒红色的鞋底……我工作的核心不是取悦女人,而是取悦男人。”

克里斯提·鲁布托至今已向其模仿者多次发起法律诉讼,以捍卫他对鞋底颜色的专有权——一种叫作潘通鲁布托红(PainRed)的颜色。

鲁布托和其他设计师的高跟鞋名声在外,是因为女性穿起来显得腿更长,从而勾起男性欲望,让女性消费者一时丧失理智而用信用卡消费。高跟鞋能使迈步、骨盆旋转和臀部的垂直运动幅度更大。在2013年接受时尚博主兼摄影师嘉兰丝·多尔(GaranceDore)的采访时,鲁布托分享了他观察到的现象,“高跟鞋会让女人放慢脚步,这样男人就有更多时间去欣赏她们”,而且“当女人买鞋时,从来不会看鞋子。她们会站在镜子前,从前面、侧面看胸部和臀部。如果觉得好看,才会考虑鞋子”。他表示,在路铂廷产品所到之处的国家,这套女性买鞋的步骤如出一辙。

对于那些买得起路铂廷并愿意忍受穿高跟鞋带来的不适的女性来说,这种红色让路铂廷高跟鞋成为一种地位的象征。多伦多巴塔鞋类博物馆的高级策展人伊丽莎白·塞梅哈克认为,鞋子的高度和彰显的地位才是重要的。“这不在于女性的形象如何,而在于这是每个社会的文化期望。在错误的时间穿朴素的鞋子会有被嘲笑的风险”。到2020年,这种期望正在改变。

路铂廷的鞋很贵,很多款式接近1000美元,有的甚至高达6000美元。定制款的售价甚至高达五位数。克里斯提·鲁布托讲了一个客户的故事,每当她收到一份金额高昂的信用卡账单时,她会向丈夫解释说鲁布托是她的妇科医生。鲁布托卖的鞋是奢侈品,但不会人为限制销量。路铂廷公司2019年共销售57万双高跟鞋。

路铂廷家的鞋从来都不是为了舒适——这是每个穿过的人都承认的事实。鲁布托说鞋子既然让穿鞋的人获得了满足,那么也必须对其有所要求。路铂廷品牌优先考虑的是“设计、美丽和性感”。路铂廷高跟鞋不是用来参加冗长的鸡尾酒会的,也不是酒会结束后用来走路回家的。那么谁家的奢侈品高跟鞋最舒适呢?对此人们的共识似乎是阿玛尼。

有一种方法可以暂时解决这种不适,少数穿高跟鞋的女性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在薇妮斯蒂·马丁的《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回忆录中,她描述了试穿一双路铂廷露趾厚底穆勒鞋的经历,她很喜欢这双鞋,只是左脚大拇趾有些挤脚。售货员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你可以每次穿的时间短一些”或者“你可以打一针(麻醉药)”。他解释说,曼哈顿上东区有足病医生,傍晚的时候找他们给脚注射麻药,这样就可以穿着高跟鞋坚持几个小时。也有医生在女性脚掌处注射胶原蛋白,以减轻穿尤其高的高跟鞋时的疼痛。马丁接受了“美丽伤人”的事实,并买下了这双鞋。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的布鲁斯·波梅兰兹(Brueranz)博士同意鲁布托的观点,即高跟鞋对穿着者提出了要求。他总结道:“女人觉得自己的腿最折磨人的时候,看起来是最性感的。”

与路铂廷相比,莫罗·伯拉尼克的风格则更为经典和保守。马诺洛家的高跟鞋是为那些不需要骑着骆驼或在超市炫耀高跟鞋的女性设计的。VOGUE主编安娜·温图尔就穿马诺洛家的高跟鞋。令人惊讶的是,许多女性,甚至那些声称对时尚潮流漠不关心的女性,都很了解马诺洛家。温图尔作为马诺洛的低调代言人,对路铂廷更有价值。

莎拉·杰西卡·帕克(SarahJessicaParker)饰演的凯莉·布雷萧(CarrieBradshaw)在电视情景剧《欲望都市》(Sexay)中穿的是马诺洛高跟鞋。该剧的主题和时尚、梦想与友谊有关。凯莉宣布她花了40000美元买了一双莫罗·伯拉尼克品牌的高跟鞋,相当于(她以为的)在纽约买一套公寓的首付。她在报纸上写了一篇专栏文章,讲述这双鞋如何象征着“90后”单身女性的自由。这双鞋适合情景剧中描绘的曼哈顿社会,但能选入该剧也是因为莫罗·伯拉尼克支付了广告植入费。随着该剧越来越走红,其他时尚公司也想通过植入式广告沾沾光,但没有成功。

这部电视剧还催生了各种衍生品,比如纽约的“《欲望都市》巴士观光之旅”,参观了这部情景喜剧中的许多景点,其中就包括那家莫罗·伯拉尼克品牌门店。参加巴士观光的女游客会在那里买鞋吗?纽约人是不会买的——凯莉和她的朋友们很有趣,但不真实。该店一名销售人员被问到哪些人在巴士观光之旅返程时会进店买鞋,他回答说“中西部人”。看来酷风尚因地域而异。

男人早在公元5世纪就开始穿高跟鞋,高跟鞋能让波斯骑兵脚蹬马镫、射箭时保持身体稳定——这就是牛仔靴有鞋跟的原因。伊丽莎白·塞梅哈克说,波斯马靴将高跟鞋引入了欧洲。16世纪,波斯君主沙阿·阿巴斯一世曾穿着颜色鲜艳的高跟鞋巡视欧洲宫廷。欧洲贵族对此很感兴趣,并复制了这一设计。

夏尔·佩罗(CharlesPerrault)写的童话《灰姑娘》原版书(1695年)中的插图,是以当时的宫廷女鞋为基础的。

文艺复兴之后,西欧的男性用高跟鞋来象征社会阶级。高跟厚底靴标志着穿鞋者不必走很长的路或从事体力劳动。16世纪,男男女女在宫廷中都穿高跟鞋。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在皇家活动中穿高跟鞋。17世纪晚期,只有1。62米高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太阳王”)在凡尔赛宫穿的是10厘米高的红色高跟鞋,这既是为了增高,也可能是为了透过丝袜凸显他的小腿肌肉。他宣布,只有那些获准进宫的人可以穿红色高跟鞋,从而使鞋履成为政治特权和地位的象征。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