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忙跪下,拓拔叡唤他平身,笑道:“尚方宝剑,你得要给朕立下大功,朕才能赐给你,你道是不是?不过朕可以恢复你冯家的姓氏,让你继承冯家的爵位,再给你加个什么官,你看怎么样?”
刘月高兴说:“姐夫要给小弟加什么官?”
拓拔叡听到这声姐夫,不由笑:“要不给你封个将军好了?你不是想要尚方宝剑吗?封你做个将军,哪日你立下战功,朕就奖赏你,赐你尚方宝剑何如?朕就,就封你个武威将军好了。”
他一个小孩,能立什么战功,拓拔叡逗他呢。什么武威将军,只是虚职罢了,朝中有很多虚职,是皇上赏给一些皇亲外戚的,唯一的用处就是名头好听以及可以按月领取俸禄,相反,一般有志向的贵族子弟都不屑领这些虚衔,都希望能实打实的带兵征战,这样才有立下功勋的机会。不过刘月年纪小,领个虚衔玩玩也不妨。
刘月忙谢恩,拓拔叡道:“你原来冯家的名字叫什么?”
冯凭说:“小弟原名叫冯曦。”
拓拔叡说:“那你就改回冯曦吧,这名字比你现在名字好,隔日朕给你颁一道旨。”
冯凭让韩林儿带刘月去用饭,拓拔叡感叹说:“你这小弟,这些年也不容易啊。朕听说刘骢对他不很好,他跟刘骢几个儿子也闹不合。”
冯凭微笑,道:“刘骢现在已经死了。”
当年冯家子女被没为奴,冯凭入了宫,同胞的弟弟,当时年仅七岁的冯曦被五十两银子卖给刘骢。因为后来他得刘骢的喜爱,刘骢认了他做养子,并让他改姓刘,所以外人都认为刘骢对他有恩德。但实际上呢,刘骢好娈童,几乎是人尽皆知。冯曦在刘家是什么身份,连拓拔叡恐怕都是心知肚明的。
只是冯家不愿提这桩事,隐去了当初冯曦是被卖给刘骢的经过,对外只说两家有恩义,冯曦被刘家收为养子。一方面是为了颜面,一方面,冯家当初被治罪,是太武帝下的旨,这事一提就要牵扯到冯家与拓拔氏的仇了,这是禁忌,所以冯凭和冯琅都默契的不提。
拓拔叡说:“李氏有身孕,朕想着,应该赐给她一个封号。”
她现在是皇后了,这种事,拓拔叡要跟她商议。冯凭早知道他会开这个口,心中了然,也不惊讶,只是心跳了一下,柔声问:“皇上认为应当赐给她什么封号?”
拓拔叡说:“李氏淑德,朕打算封她为夫人。”
冯凭笑说:“就依皇上的吧。”
拓拔叡本觉得有点难以开口,怕她不高兴,看她脸色并没有不悦,也就放了心,开始同她饮茶酪,吃点心。
拓拔叡说冯曦那句话,冯凭状似无意,其实有些感慨。如果当初她没有鼓起勇气,牵起常氏的手,她现在还是一个掖庭的罪奴,兴许已经冻死饿死,或者病死了,被折磨死了,都活不到现在。哥哥会在漠北继续流亡,弟弟会继续受人欺辱。只因为她成了皇后,一切就不一样了。
这就是接近帝王,接近权力的好处。
隔日,皇帝下旨,封李氏为夫人。
十四号这天,刚刚受封为夫人的李氏到崇政殿拜见皇后。她穿着一身素色的衣衫,冯凭发现她腰肢丰腴,肚子已经大的藏不住了。
她是个美丽的女人,温柔和顺,进退有礼。冯凭一直不喜欢她,然而真正见到,她发现,她其实并不讨厌这个女子。她同自己一样,也不过是个国破家亡的可怜人罢了。只不过,她让冯凭有危机感。拓跋叡宠爱她。
拓拔叡感觉这宫中危机重重,总怀疑有人要暗算李夫人。
于是,过了两个月,在李夫人腹中胎儿已经发育成型的时候,他决定北巡阴山,借时令“却霜”之名,带着李夫人往阴山行宫去了。
此次出巡规模不大,只带了几千人,皇后和太后都留在宫中,后妃中只带了李夫人一人,意图非常明显。
却霜大概要几个月,他将朝中的政务交给陆丽,同时让常英也参与评尚书事,以便于有事与太后相商。常太后自然是非常高兴,评尚书事是朝廷最机要的职位,类似于内阁,评尚书事的大臣都是皇上的亲信,朝廷大事都参与决策。常英能得到如此重用实在难得。
所以常太后心满意足,让皇帝尽管放心的去,京中的事,她会与诸位大臣商议的。拓拔叡安排了朝务,便带着李氏同乌洛兰延等人放心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