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班长日记怎么写 > 第十八章 我们的连队(第6页)

第十八章 我们的连队(第6页)

不过,冉福还是心软,到了有青菜种的大一点的村庄,还是让司务长去向老乡们买一点青菜来,给大家调剂一下。

那红米饭,那南瓜汤!

修水库

又不是水利工程队,却修起了水库!

地方上轰轰烈烈地搞农业,团里也决定火一把,支农,在山后的小峡谷里建一座水坝,修一座水库,以支援山下县里的农田灌溉。

这就了不得喽,全团各连队轮番上,早上顶着星星出,晚上天不黑不归。没有什么机械,就那么用手刨锹挖,用小簸箕抬土,用人抬的大石块砸土,一点一点地往上堆土。没日没夜地干。

两个月过去,总算堆起了一道五十来米长、十多米高的土坝来!

全团人高兴,又是庆祝又是欢呼,热闹了好一阵子。

可是,又过了些日子,又等了好些天,却无水,天没下多少雨。成了摆设了。

连长苦笑,“摆着吧,啥时候有雨啥时候用。”

抢救

这天,五班的孟凡奇没出操,请假,说感冒了。

中午训练归来,班里的人看到他饭也没吃,便走过去问。没回话。一摸,好像还没了气!班长大惊,一边叫人向连里报告情况,一边背起病人就往团卫生队跑。

到了卫生队,又是打针又是灌药,折腾了好半天,救过来了。孟凡奇得的是中毒性痢疾,训练中喝了生水。

军医说,再晚来一会儿,人就没了。

轰动!连里又是打扫卫生,又是洒消毒水,忙活了好几天。

冉福在军人大会上没好话:“告诉你们多少次了,要喝开水喝开水,就是不听!这回吓着了吧?看你们以后还敢不敢喝生水!全连给我听好喽,大家要继续发扬我们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光荣传统,关爱身边的战友,哪一个人有啥子毛病了,不舒服了,要立刻报告给班排长,不能掉以轻心,不能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喽!”

来了新战友

一排又分来了几个新兵。

刘国利高,班元弟矮,邱如发倒是胖。一个个穿着肥大的军装,面孔稚嫩,眼睛里充满了茫然又新鲜的目光,像一群刚出学校门的大娃娃。

训练场上的笑话就更多,刘国利口齿不清,怎么也喊不准口令。那班元弟走不来正步,“齐步走”的口令刚落,他老小子就窜出了队列多远,如飞跑一般。那邱如发虽然训练认真,但是体型过胖,动作总显得慢腾腾的。

排长发愁。连长倒是高兴,叫那个走路飞快的小子给他当了通讯员,剩下的两个只有继续操练了。

于是,排里就多了两个怪现象,刘国利天天早上就在那里“啊,啊”地练发音,邱如发就“啪,啪”地练走步。

这也是一道风景线。

还别说,几个月后,两个人都分别提高了不少,一个口齿清爽会喊口令了,一个单兵动作也伶俐多了,都有了士兵的样子。

新兵训练苦,老兵们教得也苦,有时候就手把手地教。

英志望着他们年轻的面孔,仿佛看见自己当新兵时的样子。当初一个四六不懂的娃儿,如今文武双全精干的老兵,这中间有过怎样的历程?他们不仅要学军事、学文化,还要守纪律明事理,讲道德。他们不仅要做一个兵,还要学做一个人。

如果有来生,他宁肯再来过一次,再现那青春的光芒!

我们的连队好

“我们的连队好,连队好……”那是一首军歌。

有谁曾知道,在南方的大山中,有过那样的一支连队,有过那样一群年轻的官兵!

他们团结友爱,亲如兄弟,官兵一致,互帮互敬;学文化,学军事,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他们迎风冒雨,不惧酷暑严寒,度过一个又一个夜晚,迎来一个又一个黎明。他们就是唱着这支歌在那里生活,在那里训练,在那里战斗,在那里守卫着祖国的南疆。

连队是军队中最基层的战斗组织,百十来个人在一起生活,却演绎了那么多的故事。不身在其中,绝对体会不到那里火热的生活。

“我们的连队好,连队好……”

那支歌永远在心中回**。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