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班上的班长写事作文 > 第一章 那个吊儿郎当的新兵蛋子(第1页)

第一章 那个吊儿郎当的新兵蛋子(第1页)

第一章那个吊儿郎当的新兵蛋子

新兵连解散,新兵下连队的时候,英志走在队伍中间。

路边站着一个青年军官。他浓眉大眼,双目有神,让人一见便肃然起敬。英志走过他的身边,军官眉目一闪,问道:“到哪个连队的?”英志回答:“去四连的。”“什么地方来的?”“春城。”英志挺自豪。“春城?城市兵。”谁料,那青年军官竟不以为然,撇撇嘴,眼睛又转向后面的队伍中去。

英志心中感受到了一种轻视,不过,他却没有放在心上,天晓得他是哪个连队的?

谁料,到了连队听领导讲话的时候,英志才知道,那青年军官竟然是他们的副连长刘德新!英志心中一阵紧张,生活还没开始,便受到了人家的轻视,今后……他心中一片茫然。

四连坐落在团部南面的山坡下,六栋营房分列东西,一栋比一栋高,成梯状排列上去。青灰色的瓦,淡黄色的墙。在东西营房的中间,有一个蓄水池,池边有几十平米的一块空地,是连队平时小集合的地方。这小平地也是一条宽敞的南北向的通道,上可去食堂至团部,下可去连队的大训练场到通向永城的公路。连队营房西边三栋是三个步兵排的宿舍,东边那三栋前边住的是炮排,中间是连长指导员的住屋和工作班大会议室,后边那栋则是文书司务长的宿舍和小仓库弹药库。在西列营房后边的小山坡上,还有一大一小两座平房,那是连队的食堂和猪号。

连队的训练场在整个营区的南边,有几百米见方。训练场的南边是一栋很大的库房,里面有一些训练器械,还有一匹马……白色,活的!

连队的营区内整洁干净,四周长着高大的桉树和柏树,栋栋房舍前后围绕着修剪齐整的齐腰高的冬青树丛,操场边则是一块块绿油油的菜地。走出操场,举目南望,宽敞的永城坝子便展现在眼前。坝子四边群山环绕,坝区内梯田层层,村庄点缀,一条公路从东面的山中延伸出来,在坝子的东南边绕过,又向西边的群山中隐去。

永城坝子里景色清秀,绿野村庄竹丛摇动。军营内绿树成荫,连队里更有一群生龙活虎的士兵。练兵场上,队列排排,口令声声,喊声震天,齐整的步伐震得大地都在抖动。想象中男人成堆、脏乱不堪、风餐露宿、披星戴月的艰苦兵营,现在竟是绿树环绕草木青青花园般的地方,不免令人情畅心舒。英志浑身热血顿时沸腾起来,豪气冲天,恨不能立刻就投入到那火热的队伍中间去,和他们一起行进在训练场上。

四连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老连队,战果累累,战史辉煌,尤那副连长刘德新讲述起来,更是眉飞色舞,情绪激昂。着实让新兵们激动不已,注目聆听。

“我们是有种的部队!”刘德新贵州腔很浓,开口便引来了会场上的哄堂大笑。刘德新不笑,神情仍是严肃,“笑啥子?我看你们是笑得早了一点!同志们,我们团是有着光荣传统是有种的部队。这句话是有点不大好听,但是这个光荣的称呼是我们部队的老司令员刘伯承和老政委邓小平亲自授予我们的,是第二野战军老首长对我们的爱称。你们不要以为戴上了红领章红帽徽就是一个军人了,告诉你们,不一定!你们还要吃苦,还要经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和艰苦的部队生活的考验,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士兵,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军人,才能真正地担负起保卫祖国的光荣任务!”

会场上没人再笑,青年们热血沸腾,以崇敬的神情继续听着刘德新的演讲:

“几十年来,我们部队跟着刘司令邓政委经历了艰苦的八年抗战,打败了日本鬼子。接着,又参加了三年解放战争,参加了著名的淮海大战。随后,又进军大西南,挺进到云贵川地区,多次参与剿匪战斗,解放了西南地区广大的人民群众。几十年来,我们部队经历了无数次的大小战斗,消灭了几百万国民党军队和残匪,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现在,我们部队又镇守在祖国的西南边陲,为保卫祖国的边疆继续奋斗着!”

气势磅礴,声音洪亮,青年们群情激动,人们似乎感受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英雄的部队勇敢的前辈们在战火中冲锋陷阵,英勇壮烈,历经一次次的艰苦战斗,从中原直打到西南边陲,为祖国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自己成了这英雄团队的一员,怎能不让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同志们,”刘德新激动的声音仍在继续,“现在咱们团的团长和政委那都是老八路,是跟着刘伯承邓小平打过日本鬼子打过淮海大战的,还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战斗。咱们的张副团长也是战斗英雄,在四川剿匪的时候,全班的人都牺牲了,只剩下他一个人坚守在一座石桥上,直到大部队赶来。他是我们昆明军区的战斗英雄,参加过全国的战斗英雄表彰大会,他就是我们四连当年的老连长!还有我们连队的一排,当年在淮海战场上坚守阵地,全排打得只剩下两个人,英雄啊!他们给我们四连带来过许多的荣誉,我们要继承前辈们的英雄事业,踏着他们的英雄足迹,做一个合格的革命军人,为保卫祖国的西南边疆贡献自己的力量!”

英雄的连队,光荣的战史,连队会议室里那些沾满烈士血迹被硝烟熏黑被弹片洞穿的锦旗,和平时期训练生产当中所获得的各种奖状无不激**着青年们的热血,在这样的连队中生活战斗,怎能不让人感到光荣自豪!

四连的战史辉煌,而四连现任的几个军官也让士兵们感到自豪。四连是全团少数几个军事过硬的尖子连队之一,那几个军官则更是全团瞩目的百里挑一的英模。许是团长本就自身高大也喜欢大个头下属的缘故,四连的连长田光也是大个头。他相貌英俊,身板挺拔,双目有神,声如洪钟,每每连队集合他的口令一出,士兵们便顿感精力倍增,充满豪壮之气。比起连长来,那副连长刘德新也差不到哪里去,他虽然比连长略矮寸许,但也是相貌英武,喊起口令来同是震撼人心。余下的副指导员和几个排长也是个个英武,军姿挺拔,足以慑服每个士兵的心神。可不知怎么,连队的指导员冉福却是另外一副形象:他中等个头,身体干瘦,眼睛细小,嘴大牙黄,脸上还有些许麻斑,像个干瘪的老太婆。加上个成天气哼哼的样子,让人看了都打不起精神,天晓得他这副嘴脸怎么会当连队的第一把手政治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

英志还没有见到一排长,他是什么样子?自己到他的排里几天了,没见到他的人影,听说他集训去了。看看连里几个相貌堂堂的军事干部,估摸着他的形象也差不到哪里去。

一天傍晚,排里集合点名列队完毕的时候,只见从墙角处转过一个矮个子军官来。他圆圆的脸,长着一双细长的眼睛,目光犀利有神,不怒自威,让人看了心中也颤。他个头虽矮,却壮如牤牛,甭问,也是一条好汉,让人心中充满敬意。

四连的光辉战史,四连的军官和士兵,四连火热紧张的生活、花园般的营区等等一切都让人充满**,恨不能立刻就施展全身的力量,在这里大干一场。当士兵,当军官,当将军,从此指挥千军万马驰骋战场尽显男儿英豪。毛泽东曾说过:军队是所大学校……那么,英志将在这所大学校里学到些什么呢?他今后在这里的生活又该是怎样的呢?英志穿着肥大的军装,模样也英俊挺拔,他模仿着连长的军人姿态,开始迈起了军人的步伐。只是,手中那条半自动步枪却旧了一点,木托上油漆斑落,枪管也不乌亮,真不知道这支破枪还能不能打得准?

英志心中仍是充满**,充满自豪,他要为保卫祖国贡献青春!

他们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军训中去。

来了个会吵架的家伙

走进火一样的群体,英志浑身充满了**,可渐渐地,他对连队里的一些事情就有些看不惯,有抵触情绪。还是在北方边疆兵团的时候,他的身上就充满了野性,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青年们之间有些看不惯的可吵可闹甚至不惜武力解决。可到了部队就有所不同,任什么事情都要绝对服从,士兵服从军官,新兵服从老兵,不能有一点自己的主见。这就让人感到有些气闷。总觉得老兵们对新兵们应该多一些帮助多一些关怀,就像一些电影里演的连队里的士兵们像亲兄弟那样,可你就是体会不到。班里的气氛也让人感到烦闷,从平日里说话的口气和冷漠的眼神中就看得出来,班长陆夫银和几个老兵对英志和那两个新兵多不感冒。

和英志一同分进班里的还有曾桂康和陈言培,一个昭通兵一个贵州兵,都是农村来的。农村娃儿老实听话,可会看眼神办事,英志就不行,就要弄出事。

下连队没几天,连队里似乎就有了新的风气,各班的新兵们不分早晚只要是训练归来,都争着抢着去给老兵们打洗脸水。连队中间的水池边挤满了新兵,少见老兵的影子。为此,副连长在晚点名时还大加表扬。开始,英志也参与其中去给班里的同志们打水,是热情是相互关心,英志没有多加考虑。可过了几天,英志就觉得事情有些不大对头,班里的几个老兵训练回来谁也不去打水,似乎新兵给他们打水就是应该的,尤那曾桂康和陈言培甚至把洗脚水都抬到了班长的面前!这让英志感到气味不对,有献媚的感觉。气愤之余,便几天不去给老兵们打水,自顾自,装作看不见。可没几天时间,他便感觉到了班长和几个老兵的白眼。班务会上几个人的话也就不好听,冷言冷语,“个别人对班里的工作不主动”“对同志不关心”等等。对此,英志不以为然,连长指导员都自己打水,你一个班长的架子咋就那么大?

排里有人注意到了英志几个人的表现,甚至还有了传言,共青团的小组要发展他们几个入团,这让英志心里挺高兴。

然而,英志却没有发觉的是,他和班长及老兵们之间的隔阂正在加大。

班务会是连队为各班发扬民主总结日常生活军事训练、讨论连队的事务、为连队各种决定提建议等设立的小会议,由各班班长主持,三天两头就开一次。英志不欢喜这样的会议,因为这会除了讨论每天的日常工作以外,还夹有个人的私念在里面,常常是大家不讲话,总是班长一个人在那里把着说。长事短事随他讲,点事不点人,含沙射影,矛头却很明了。有时候就算是发扬民主让大家都说话了,但多数人也是向着班长,和他说着一个意思的话。

这几天英志的气就不顺,不给班里的老兵们打水了,班长的白眼和老兵们的闲话也就来了。这天晚上的班务会上,老兵王启才又先来了一炮,说英志小资产阶级思想严重,每天往脸上擦胭脂照镜子不说,训练的时候还自以为是,不听老兵招呼,不按老兵教导,傲气十足。紧接着,班里另外几个老兵也相继发言,又大说了一通英志的不是,还有不发扬光荣传统不互帮互助不团结的倾向。英志憋气,班长乐了。他面露喜色,阴阳怪气道:“新兵啦,刚来几天,有啥子本事啦?这也看不上那也看不上的,以后还咋个整?不好好向老兵学习是不行的啦,以后会拖班里的训练进度哇!”英志心中有火,他可不爱听!立刻顶上:“我抹擦脸油怎么啦,那是为了防晒。再说啦,新兵是没啥本事,可是我会学的嘛,我就不相信以后会比不上你们!”得,英志这一回嘴,会场上立刻炸了窝,好家伙,还敢和班长顶嘴啦,了得!立刻,众老兵不满,班长瞪起了眼睛,就群起攻击,纷纷指责英志态度不好,不谦虚不尊重老兵。英志对这种不让人说话乱扣帽子的行径本就气恼,这会儿工夫更是毫不相让,“班务会本就是民主生活会,怎么只许你们讲话就不让别人讲话呢?你们讲的那些现象本来就是没有的嘛,我为什么非得承认呢?都是胡说八道嘛!”得,一对八,这就干起来了。越吵越凶,惊动了隔壁的排长。袁义远来到门口解围,没好气道:“别吵了,别吵了,要集合上课了,有话下次开会再说!”

班务会不欢而散。

三班气氛紧张。

排里集合,点完名,袁义远冷言道:“班务会就是民主生活会,有啥子话让大家说出来嘛,光听一个人讲话也不行嘛!立正,齐步——走!”

这话挺中听,说谁呢?没人敢和排长顶牛,可英志却觉得排长有点向着他。

下连队个把月时间,英志的热情很高,可自打在班务会上和班长老兵们顶牛之后,他的名声开始坏了起来。“三班那个城市兵,傲得很哪!”“是不落教哇!”“新兵蛋子,跳哪样嘛,整他两次就好啦!”“……”对这些传言英志不在意,别人可上心,班长老兵对他甩白眼有微词,几个连干部对他也没好脸色。他这个城市兵陷在了农村兵的群体中,感觉到好孤独。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