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班长的日记应该写什么 > 第四章 一号任务(第5页)

第四章 一号任务(第5页)

几个月过去,电影是啥样子都不知道了。

英志打扫卫生,从床底下扫出本破书,只有几页,且残缺不全。象棋书,是前面施工连队哪个老兵留下来的。书页破旧,仍拼出一盘棋来,只几步走法,曰《梅花谱》。连队平日里没啥书可读,只有毛选马列书集,这谱稀奇。研究几日,挺有意思,英志本就会走几步,这下子自觉大有长进。连部工棚前每天中午都有棋摊,一窝人吵吵嚷嚷,很是热闹,英志决定前去试试。

不得了,英志一摆出梅花谱,开战便大获全胜。一中午没对手,名声大振。这下子热闹起来,第二天摆棋再战。五六个人围攻,田光和袁义远也参与进来。一时间大呼小叫,走马拱兵飞相对车,热闹非凡。英志全力应战,对手却赖,加上支招的人多,走一步缓几步,吃了他们的子还要夺回去,终于挺不住。在双方各剩两车一帅的时候,英志忍无可忍,宣布不许缓棋。空气顿时紧张起来,可谓一步一惊呼……终于,英志一步险棋战胜对手!一人战五个,胜,喜不自禁,连呼痛快!

可随后,头部隐痛,三天没睡好觉。英志自此立下规矩,再不下棋。真是名人不出山,出了山就不是人了。

那几个家伙倒高兴了,又连叫了几天号,没人敢应战,又自以为胜者。

连部门前的棋战依然热闹。

从永城团里转到连队来的信件越来越少。

来生产基地已有半年时光,信件从开始每星期几十封到每星期只有几封了。当初开始施工的时候,冉福曾在全连大会上进行过动员:连队所干的工作虽然伟大光荣,但目前仍属国家机密,不能让包括自己亲人在内的任何外人知道。大家往家里写信是可以的,报报平安,但绝对不允许谈论连队所在的地点和连队施工中的任何情况,违者纪律处分!

转来的信件少了,发出去的信件也不多。冉福从他调查掌握的情况来看,连里有几个兵的父母亲生病了,有几个兵的家乡遭了灾,有几个兵和家里老婆或女朋友闹矛盾,还有一个兵的父亲去世了……所有这些情况,如不及时处理,都会对连队的施工产生消极的影响。当兵的真难,服兵役期间不能离队回家,所有在家乡发生的事情只能通过信件来传递。当兵的真苦,自己对家乡亲人们的怀念只能在心中深深埋藏……除父母病重等极少数特殊情况外,一般人绝对不能离队……冉福因此很愁。为了鼓舞士气,他召开了几次党支部会议,吩咐各班排长和群众党员要做好那些家中有困难的战士们的思想工作,发扬革命精神,顾全大局,舍小家为大家,决不能影响国防生产任务,要充分体现革命军人一心为国的高尚情操。

英志已经有半年时间没有给程鸿写信了,她在遥远的北方,英志知道她很想他,他也很想她。半年来,英志每个月都能接到她的几封信,她经常写。可是英志不能回,连队有纪律,路途也遥远,一封信要走半个来月的时间。有几封信还丢了。英志有时很豪迈,他默默地在南方的大山里干着伟大而艰巨的工作。可有时他也很难过,他想念她却又什么也不能对她诉说。英志只有在自己的家信中托爸爸转告自己对她的思念,他在心中默默祈祷,只有待施工结束后再给她写信了。

军人的伟大就在于他干着伟大的事业却不能炫耀。

军人的伟大就在于他每天在生死线上搏斗却不能诉说。

军人的伟大就在于他们平凡,默默地贡献自己却什么也不能留下。

田光给团党委打报告:原定计划六个月的施工期已到,生产任务已经如期完成,战士们的身心都很疲惫,为避免射线继续伤害战士们的身体把连队拖垮影响部队建设,故望团党委派员换防……云云。

此特殊生产规定:每期生产人员六个月轮换一次,以避免射线对人体造成过度伤害。

团部回电:目前团里军训紧张,一时间抽不出连队轮换,望你部再坚持三个月。望要保证全体官兵身体健康,所需物资全力保障供给。望你们再接再厉,为国防工业作出更大贡献。

在全连动员大会上,田光声音铿锵有力,语气豪迈:“我们国家第一颗原子弹的原料就出自我们这里,那家伙一爆炸就相当于几万吨梯恩梯炸药啊,厉害呀,从此再也没有人敢欺负我们啦!我们能亲手为我们的国防工业贡献力量是光荣的!为了使国家早日强大起来,我们吃点苦算什么?我们要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以后生不出娃娃,为了祖国的强大,我们要贡献出我们的所有力量!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我们的,在那伟大的爆炸之中,有我们的一束光芒!”

几个月之后,田光和冉福把这支疲劳到极点的部队完整地从那个山沟里带了出来。而前后参与国防施工的其他的连队就没那么幸运,火灾爆破等事故中都有死伤,还有的士兵因放射病住了院。有人是白血病,年轻轻的就没了。

在以后的岁月中,田光没有孩子。冉福曾和他开玩笑,“我他妈的一沾就糟,五个,要扎住啦,要计划生育啦。你是咋个整的哟,往里边倒一瓢也没得用!”田光大笑过后,无言。

八十年代初,英志去北京出差。他特地去了地质博物馆,他在那装着铀矿砂的小瓶子前站了许久许久。英志得了血液病,血小板减少。幸运的是,经过治疗,几年后他的病好了,他活了下来。

会嫉妒人了

连队对在施工中一些表现积极、苦干实干、业绩突出的人员进行了表彰,其中有贺运书、王洪友、曾桂康等人。

谁料,这在连队里竟引起了一场风波!

而意见最大的就是一排高玉平、赵旭才英志那几个人,他们怪话连天,明里暗里唠叨了好几天。“有啥子表现啦,还没我干得多呢!”“老子天天打风枪,骨头都快抖散架子了,怎么就不表扬我啊?”贺运书是运渣班的,每天的工作就是把矿渣装上翻斗车运出坑道,最简单的活了,有啥子大贡献了?还有王洪友,在后勤排里工作,不爱说话,就是买买菜嘛,也叫表现积极?还代理上士还入了党!这让一排那几个自认为有点文化又在风枪组支架组采矿组生产一线的主力人员更是气上加气,工作上哪点表现比他们差了?若论党员标准发展几次都够了,支部咋就是没看见呢?老乡观念、地方主义、官僚作风,总之能埋怨的话全说了,就是不服气!

终于让冉福知道了,他把几个人找去,单独谈话。他对英志说:“……就是比你强!不尊重老兵,不搞好团结,自以为是傲气十足总觉得自己多了不起,有啥子成绩啦?他们每天默默工作任劳任怨不计较名利,你们倒好,有点成绩就要张扬,巴不得人人都知道,稍不如意就发牢骚讲怪话。告诉你,我们支部表扬的人是大家公认的比较全面的,是要用他们的先进事迹鼓励连队士气带动大家的积极性的,谁愿意树你们这种人为典型?啊,假如大家都是你们这个样子,要名要利怪话连天,那连队岂不是乱了套?哼,你们也是的,活也干了怪话也说了,批评了多少次就是没得长进,长期下去哪个不讨厌你们?回去好好想想,这样下去永远都不会进步的!”

汗颜!

高玉平从冉福那里出来,也没有好脸嘴。

惊天动地!

夜半时分,警报声突然在矿区响起,尖厉的紧急集合的哨音在夜空中回**。人们从睡梦中惊醒,纷纷向矿洞跑去。四号巷道出现险情!

英志在睡梦中惊醒,他急急穿上衣服,尾随在陆夫银的身后,向矿洞跑去。他们率先跑到了出事地点,立刻,他们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出事的地点在四号巷道的尽头,那儿有一口竖井,刚开采的工作面就在竖井的上方。由于二排夜间爆破用药量过多,竖井上方的工作面炸成了一个空洞,有四五间房子大小,说它是个巨大的厅堂也不过分。由于工作面在巷道上方,上下出口只有水井般大小,只有一架梯子由一个人通过,所以来往通行很不方便。当紧急召集而来的人们赶到四号巷道并乱纷纷爬上工作面的时候,田光、冉福和袁义远、叶帮元几个排长已经站在那里了,看样子他们正在商议着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支撑住这巨大的矿洞。

此时,从竖井口处已经上来了几十个人,站在矿洞的一边,下面还有人在不断地爬上来。

人们都默不出声,他们惊讶地望着那巨大的阴森的矿洞。人们在等待着干部们商议的结果,等待着他们的指令。

矿洞顶上,不时地有小块的泥土和砂石掉落下来,洞厅中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几个连干部的商议仍然没有结果,洞顶上的小块泥土和砂石却仍在不时地掉落下来。那声音不大,却让人毛骨悚然。

就像是站在一座巨大的坟墓里,立刻就要被埋葬。

几分钟过去,泥土和小砂石仍然在落。竖井下,有人开始往上运送木料。井口处,人们开始忙乱。

又是几分钟过去……突然,“扑”的一声,洞顶中央处落下来一块脸盆大小的砂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