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班长日志记事怎么写 > 第十章 千里彩云路(第2页)

第十章 千里彩云路(第2页)

小镇古旧苍老的名字也怪:练铁街。

没有工厂,没有高炉,没有烟囱,没有矿山,只有奇怪的人们、奇怪的目光和古老破旧的街道房屋,何来“练铁”?

迷惘之中,部队已穿过小镇。

部队没有休息。

前方传下命令:天黑以前各连队不许在沿途任何村庄城镇停留,不许做饭,不许喝当地河流小溪井水,不许随意与人说话……部队加快了行军速度。

部队进入了麻风病区!

在路上

野外行军,当尖兵和做后卫都是挺愉快的事,可以不受大部队行军队列里的种种约束。老远地走在队伍前面,背包可以随意扛,米袋和枪可以随便提在手中,一路观风望景,想走多快就走多快,惬意。可今天英志他们这个尖兵班就不咋样,一路上艳阳高照,众人大汗淋漓,松松散散,腿疲脚软,口里冒烟,水壶里早已没了水,沿途风光也引不起兴趣。

连队昨天传达进入麻风区注意事项,大家都很紧张,尤那老兵传言,那病凶顽且会传染,一旦得上终身不愈,还会掉头发掉眉毛烂鼻子烂嘴巴直至烂死,众人皆恐慌。这里山路崎岖风光秀丽却鲜有人家,走了大半天不见人影,更增加恐怖气氛。烈日高悬,口中干渴,一路无精打采。

忽然间,前方传来隆隆声响,陆夫银在前面欢呼:“快来看哪,好大的水哟!”听说有水,所有人向前急奔,冲到那水面前。那水有几米宽窄,是从苍山顶上流下来的,冲断了山路,直向山下的谷中流去。那山水一路奔腾翻滚,在许多的山石间倾泻而下,山水与山石不断地撞击着,溅起巨大的浪花,发出巨大的声响。山水是清澈的,清透到可以看见水底亮亮的细砂。望着这奔腾的清澈的溪水,众人再也顾不上许多,急急冲到水边,将头埋在水里,痛快地大喝起来!

那山水凉啊,瞬间凉到了心底;那山水甜呀,让人口中回味无穷;那水硬,矿物质多,喝了让人气力倍增;那水从天上来,从苍山顶上来,是神山神水。听老兵们讲,苍山上有九峰十八溪,不知这山水是第几条山溪?只知这溪水清澈甘甜,让人永生难忘。

一行人喝饱清甜山水,又将水壶灌满。意犹未尽,又捧起溪水将脸上的汗珠洗净,欢呼畅快,这才不舍地又向前走去。

早把连队的告诫忘在脑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等秀丽山川清甜溪水乃生神养仙之地,只是没人发现罢了。

中午时分,尖兵班来到一个小山村。山村太小,只有三户人家。班长让英志几人去老乡家借锅煮饭,歇息片刻。

英志和王启才、曾桂康几人走进一家农舍。

屋主人怪怪的,没有笑脸。几个人说明来意,他倒也应允,但同时却也告诉几个人要少用水,节省用柴。这让几个人心里不快,觉得这方老乡抠门,不好客。“不就是用你一点柴一点水嘛,我们给你钱,给你挑水……不就是煮锅子稀饭嘛!”王启才没好气地唠叨着。那老乡也不生气,自顾自出门干活去了。

过了一会儿工夫,水烧开了米也下锅了,袁义远却突然跑了进来!他怎么这样快就从后面赶上来了?他表情神秘且严肃,小声地告诉几个人立即停止眼前的一切活动,不许喝水不许吃饭,锅里的稀饭也不要了,留给老乡,所有的人立即撤出山村!

屋里的几个人见排长神色紧张,知事不妙,飞快地抓起步枪背起背包,慌乱地随他跑出屋去!

直到离开山村很远,全班集在了一起,袁义远才长舒口气,道:“我从后面追上来,就是要告诉你们,这里是麻风村。大家只有辛苦一下,到下一个村子去吃饭了。”

麻风村!刚才还在麻风村里煮饭,还和麻风病人说话,……毛骨悚然!排长的话音刚落,所有的人立刻狂奔而去!

被遗忘的山寨

傍晚的时候,部队进入了一个白族山寨,各班排开始号房子,准备宿营。离开麻风区,大家都松了口气,准备好好歇息一番。谁料这时,上边又传下命令:所有人不许喝生水,不许在村边池塘河沟里洗脸洗衣物……部队进入了血防区!

野营拉练中有个习惯,也属好奇,每到一处驻地,吃罢饭洗完脸脚,总是要到营地周边绕上一圈。看看村寨民居,四野风光,地形地貌,领略当地民风民俗。这次也不例外,饭后洗漱完毕,英志便约上高玉平几个人,四处转悠开去。

暮色苍茫,山风阵阵,眼望山寨,让人心中顿起苍凉之感。

山寨挺大,几十户人家,且多是高墙深院,飞檐照壁,青砖青瓦白墙,那墙壁上还多有精美绘画,若大建筑群落无不显现出当年之繁华热闹。只是眼下寨里人烟稀少,寂寞冷落,院落街道荒草丛生,偶见几个老者坐在门前高阶之上,老眼昏花盯着几个军人,惊诧徬徨。不免让人心生恐惧,此处是否还是人间?忽见一白族装束的挑水姑娘从几个人面前走过,还冲他们微微一笑,方才让人感到这山寨里还有丝丝人气。这里的人们、这里的热闹、往昔的昌盛都到哪里去了?鸡不鸣犬不吠猪不哼牛不叫,只有凄凉山风在呼啸。

走出山寨,放眼望去,四外层层梯田早已干涸,杂草丛生片片荒芜,当年定是良田香谷鸡鸭成群,而今却无人耕种、满目苍凉……血防村!

血吸虫防区?英志心中十分纳罕,血吸虫不是江南才有吗,报上宣传那边的血吸虫不是已经被消灭了吗?毛主席还为此写诗庆贺……可这偌大的苍山上怎么也会有血吸虫?美丽家园、荒芜良田及那些舍弃家园迁走他乡的人们肯定是被这种血吸虫灾害逼迫而去,只剩这几个风烛残年老人不忍离开故土家乡死守这破败家园,让人心中充满无限感伤。

部队严令不准在村内外的池塘沟边用水,村里只有一口水井,必需煮沸才能饮用,无人居住房屋更是不准入住!

天刚蒙蒙亮,部队就离开了这个让人伤心的荒凉村寨。

不知何年何月人们才能消灭这血吸虫病,才能重建幸福家园?

离开羊比,一路多荒凉,人烟稀少且多疫区。几天来,部队走得十分辛苦,天天赶路,没有驻练——在一个地方多住几天——白天只能吃干粮不许喝生水,晚上也很晚进村寨很少休息,人人都很疲惫。不过,从沿途经过的村庄小镇看去,这地方当年也是繁华热闹……人类就是这样,找到风水宝地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便生活了,繁荣了,热闹了。尔后有了天灾人祸了,人们又离开了,又重新去寻找能适合生活的好地方,原有的家园就败落了荒凉了。人们一站一站地往前走,寻觅着美好的地方和生活,这就是向往与失落。

黄昏的时候,部队进入了一个热闹的白族村寨。

从羊比过来,沿途不是麻风区便是血防区,苍山背后穷乡僻壤,白天走得累晚上睡不好,处处提心吊胆害怕染病,今天一下子走进这样一个百十户人家热闹的大村寨,大家心情都很畅快。白族人家的天井院坝都很宽畅,房屋、街道也是分外干净,以往部队进村入户都是忙着搞些给老乡挑水劈柴打扫庭院等助民活动,在这个村寨里根本用不上。寨子里男女老少衣着整洁,态度和蔼,对这些远道而来的大兵们都很客气。而白族姑娘们那美丽独特的漂亮服饰和动人的容貌,也着实让这些大兵们眼花缭乱。为尊重白族人民喜爱洁净的风俗习惯,各连队的晚饭都是在村子外面自己挖灶做的。同样,吃罢晚饭,英志几个人又是寨里寨外地转悠一番,感受一下当地的民风民俗,之后便回到早已号好的民居,洗漱完毕,准备休息。

三班住在二楼,大家爬上楼去,准备四仰八叉,好好睡上一觉。这里的白族民居多为木板阁楼,二楼有加门窗的和敞口的两种,三班住的这房二楼是敞口的,躺在铺上就可以看到楼下的天井。天黑,寨子里没电,老乡和大兵们都早早躺下。

野营拉练住楼,享受。天不冷,躺在铺上可以望见天上的星星。

英志摊开四肢,顷刻间进入了梦乡。也不知过了多久,忽觉肚子不适,醒来。身边有人小声说话,“想解大手嘞。”“我肚子也不安逸。”曾桂康和陈言培吃得太多,这会儿肚子闹意见。野营拉练在外吃喝拉撒都没个准数,白天还好办,这夜晚就麻烦。突然间还想起这么个问题:白天就没发觉这白族民居中的厕所在哪里,屋前屋后墙角门边几个人侦察了半天也没见到,睡觉前也没好意思向老乡去问。猪圈倒是找到了,睡前小便悄悄在那里解决了。现在好,要玩大的了,这咋办?只有先忍着吧。几个人边小声嘀咕着,边盯着天井,想着厕所的地方。“没见过这种人家,人不拉屎怎么的?”“别吵,再等等看,他家有小孩子,小孩子总是要起夜的。”英志躺在被窝里,拿着手电筒在天井里乱照一通,没门。陈言培实在忍不住,穿衣下楼,轻手轻脚地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又上来了,“狗日的,没得,要憋坏老子了!”几个人悄声笑。这时,忽然门响,对面楼下门开,一小孩出来。几个人一见,大喜。曾桂康道:“别吵,看那娃儿往哪里去。”谁料那小儿往天井里一蹲,方便起来,完后回屋。这时不知从哪里蹿出一条大狗,好家伙,三口两口,趁热,进肚了!几个人见状这个气呀,甭说,白族人干净,连厕所都不在院坝里,当兵的有纪律,总不能像那娃儿一般啊?没法子了,曾桂康和陈言培起身拿枪,相约着去寨子外面找地方去了。英志还好,肚子争气挺过去了。那两个人半晌才回来,又骂了几句,再没睡好。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