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旖欢九月轻歌百度 > 5055(第2页)

5055(第2页)

陆语回一句“废话,自然是到傅宅”。姨父姨母就是林醉的长辈,妹妹的婚事,由长辈操持,更为妥当。

杭七倒是有闲情,很快又传信给她,说沈夫人,劳烦您说话文雅些。

陆语笑了一阵。

时光如水,无声流逝至十月初。

董飞卿很听蒋徽的话,一直安安稳稳住在沈宅,时时与唐修衡通信,得知兄长正在去往漠北巡视的途中。

他问唐修衡,大概何时回京。

唐修衡说怎么也得到腊月,有两年没走远道了,出来这一趟,舒坦得很。

那种感受,他懂,便说那好,我也腊月回京,到时候到半路去迎你,一道走。

唐修衡言简意赅地回一句:闲的你,不缺你。

他哈哈地笑了一阵。

唐修衡转头派人问沈笑山,说我腊月回京,到时候要是得空,送我一程?

沈笑山就回了仨字儿:不得空。

唐修衡就说,那我再绕路去找你一趟。

沈笑山没辙,只得改口说自己得空,到时候去送一段。

再怎样,他也不忍心让至交大冬天里多一程奔波的路。

董飞卿听说了,说这叫什么事儿,我这上赶着的他不搭理,转头上赶着跟你找辙。

沈笑山说你才知道啊,那厮就没对劲的时候。

董飞卿就说,那么大一侯爷、奇才,一天到晚神神叨叨的,真愁人。

三个男人来来回回这些事,陆语闲来听罗松、代安说了,笑得不轻。

这一阵,她主要着手的是造园相关的事:之前设宴请当地名家到家中,本意只是帮薇珑请教一些习俗、地带影响的造园手法,但在过程中,也听出了很多门道,兴致颇浓,连带的就又为薇珑设身处地着想,生出了新的诸多疑问,又追着名家刨根问底一通问。

幸好几位名家都不是藏私之人,对她知无不言,且乐在其中。

她将所得一切细细归纳,言辞简练地书写成册。薇珑的问题是一小本,她回答的、附送的足足写了厚厚的两大本。写成之后,让沈笑山帮忙检查一遍,确定没有错处、遗漏之处,加了一封信件,派人加急送到京城。

东西送出之后,她才想起了一件事:蒋徽说,要陪程家、唐家几位长辈带着孩子们出门散心,却没提薇珑。

那么,薇珑——自己这位不曾谋面的嫂嫂,在这段日子,是不是就安心在家打理家事、潜心研究造园相关诸事?——或者,重点只在后者?

薇珑的公公婆婆,可是看着她长大的,儿媳妇进门后,当成女儿一般疼爱,平日一切,自来是随着她的喜好。三个妯娌进门后,俱是随着夫君全力协助长房,用得着的时候就倾尽全力,用不着的时候便悠闲度日。那光景,不知道有多和睦,寻常人一听,便只有羡慕。

如此,陆语想着,自己猜想的应该没错:夫君孩子都不在身边,嫂嫂便全心全意地琢磨造园相关诸事,说不定正在筹划着建造更好的一处园林。但愿,她送去的那些记录在案的文字,对她有助益。

唐修衡在百忙之中,还记挂着明年请傅清明、原敏仪到京城的事,先是派阿魏专程来给两位长辈请安——正儿八经地混个脸熟,明年阿魏要前来迎接护送;随后又派专人送来他的名帖,以确保来年行程中一帆风顺——都是看起来可有可无的事,但他得让两位长辈知道,自己是实心实意请他们去京城。

至此,傅清明与原敏仪哪里还不明白他的心思,好意全然接受,与陆语、沈笑山商量之后,有条不紊地安排离开长安诸事。

至于到底为何如此,他们并没深究。是太清楚,如沈笑山、唐修衡一般的人,有些事,知晓了反倒没好处——可以直言不讳的事,他们从不会有半分迟疑,避而不谈的事,定然是另有原由。

这几日,董飞卿对制作乐器有了浓厚的兴趣,一日总有大半日留在新月坊。

傅清明、原敏仪对此只有欢喜之情,引着他在乐坊各处游转,详尽解释。

一来二去的,三个人熟稔并亲近起来。

陆语则在家闷了几日,终日留在书房,与齐盛一起看帐。未到年底,当然还不到盘点账目的时候,但新拓展的茶、丝绸、银号的经营情形,有必要提前做到心里有数,为来年早做安排,妥当的继续,不妥的就做出调整。

茶山、丝绸这两项,情形甚为可喜,加之今年风调雨顺,没有额外的支出,是以,到如今便已有两笔算得可观的盈利。

至于银号,在目前并无利润,但是,陆语并不沮丧,反而笑盈盈道:“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有驰名天下的几位富商的银号开遍各地,别人想分一杯羹,谈何容易。

齐盛亦是一笑,“声誉稳了,才有利可期。那头的老板也没有因此心浮气躁,唯一担心的,便是您撤股。”

“怎么会。”陆语道,“与别人相较,他做到这地步,已属难得,足见对这行当是颇有见解。”停一停,笑,“到明年就好了。”

齐盛会心一笑。

以前入股银号的时候,打的是江南陆家的名号,而在陆语嫁给沈笑山之后,入股银号的一方便是沈笑山的夫人——同行都知晓,少不得与银号互惠互利,商贾之间有了生意往来,就会连带的逐步得到百姓的认可。

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不需要以此为荣,更不需要心生抵触。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