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黄土丘陵细毛羊、兔、蜂区:包括彭阳、原州、海原、西吉大部、隆德西部,以细毛羊养殖为主,同时发展皮肉兼用兔、养蜂业和其他家畜养殖业。
六盘山阴湿山地养牛区:包括泾源、隆德东部、西吉、海原、原州部分地区,以养殖肉役兼用牛为主,是宁夏重要的商品牛生产基地。
三、特色农业产业
特色农业是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具有一定生产传统和产业基础,经过扶持和培育能够尽快形成适度规模,在国内、国际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宁夏土地、光能资源丰富,气温日较差大,引黄灌溉条件得天独厚,全区人均有效灌溉面积居全国第二位,经济地理位置相对优越,为宁夏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先天优势。
(一)肉羊产业
宁夏羊肉具有品种、品牌、民族、市场和价格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宁夏滩羊肉质细嫩、无膻味、营养丰富,为绿色食品。已建成灵武涝河桥、平罗宝丰、永宁纳家户、西吉单家集等西北地区较大的清真羊肉专业市场。2012年,羊肉产量8。5×104t,占宁夏肉类总产量的32。1%。现已形成北部引黄灌区饲养羊区和中南部生态养羊区,还建成了盐同灵及贺兰山东麓绒山羊基地及永宁、中卫、西吉3个国家级秸秆养羊示范区。优势区域布局如下。
1。河西肉羊核心区
包括石嘴山、银川、吴忠3个市的8个县(市、区),即惠农、平罗、贺兰、永宁、青铜峡、利通区、中宁县、沙坡头区的黄河以西地区。
2。黄河东南岸肉羊补给区
包括石嘴山、吴忠2个市的5个县(市、区),即平罗、灵武、利通、中宁、沙坡头区灌区乡镇。
3。中南部山区生态养羊区
包括石嘴山、吴忠、固原3个市的14个县(市、区)。
(二)奶产业
宁夏具备发展奶产业的良好条件,奶牛主产区位于自然条件优越、饲草料资源丰富的引黄灌区。该区域劳动力充裕,回族群众素有饲养奶牛的传统和经验,有利于发展奶业“清真”的品牌特色。鲜奶在资源、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夏进”牌液态奶和“北塔”奶粉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引黄灌区奶产业分布在利通、青铜峡、中卫、中宁、银川、永宁、贺兰、灵武、平罗、惠农等市、县(区),以利通、灵武、永宁、银川等市、县(区)为中心区。
(三)枸杞
枸杞是宁夏传统的出口商品,在宁夏人工栽培已有千余年历史,被誉为“红宝”,是宁夏特产之一,药用及保健价值高。目前已形成中宁、银川、惠农、固原4个规模生产基地,80%的集中产区均实现了无公害生产。贺兰山东麓、卫宁灌区及清水河流域是3个枸杞主产区。贺兰山东麓产区位于银川市、永宁、贺兰县、石嘴山市、惠农、平罗等7个县(区);卫宁灌区包括中卫沙坡头区、中宁县;清水河流域产区位于原州、海原、同心3个县(区)。
(四)葡萄酒产业
宁夏具有独特的种植酿酒葡萄的自然资源优势,是全国优质的无公害葡萄生产区。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和冲积平原地处世界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是西北新开发的最大的酿酒葡萄基地。该区气候、地形、土壤和灌溉条件为生产优质酿酒葡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我国适合种植酿酒葡萄的最佳生态区之一。宁夏“御马”牌葡萄酒和“西夏王”牌干红、干白葡萄酒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干红葡萄酒是国家首批绿色食品。2012年,宁夏葡萄种植面积达3。4×104hm2,其中酿酒葡萄近3×104hm2,已建成葡萄酒加工企业52家,生产能力17。9×104t,葡萄及葡萄酒产值达到20亿元。目前已形成以银川、石嘴山、青铜峡、红寺堡和宁夏农垦为主体的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带。
(五)宁夏硒砂瓜
“宁夏硒砂瓜”出产自宁夏中卫市。因其采用压砂栽培技术种植,富含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被誉为“中部干旱带的精华,石头缝长出的西瓜珍品”,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压砂田是在年降水量不足200mm的地区,利用河湖沉积或沟壑冲积产生的卵石、砾和粗细砂混合体,在土壤表面铺设10~15cm左右的覆盖层,以蓄水保墒,保持水土,为干旱地区作物种植创造较好的环境条件(图3-9)。压砂田按有无灌溉条件分为旱砂地和水砂地,宁夏砂田主要是旱砂田,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人民与干旱作斗争的智慧结晶。
图3-9宁夏压砂地(左)和压砂地种植的硒砂瓜(右)
宁夏砂田主要分布在中部干旱带,包括中卫的香山地区、中宁的丘陵山地、海原北部的黄土丘陵地区,属温带荒漠地区,≥10°积温为2600℃~3200℃,年降水量220~300mm,干燥度为2。1~3。4,旱灾十分频繁。“三年两头旱,十年九不收”,旱作农业极不稳定。
压砂田起始于清康熙初年,当时甘肃大荒,“赤地千里,四野无青”。但田鼠洞口砂石覆盖处仍见绿色禾苗生长结实,群众由此得到启示,试着铺砂种地,并不断改进,遂发展成举世称奇的压砂。从康熙初年开创压砂田起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但发展十分缓慢,直到最近十多年来,宁夏压砂田才有了较快的发展。2002年以来,压砂田的发展进入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大发展阶段。截至2007年,宁夏压砂田已发展到6。67×104hm2,总产值达6。4亿元。其中,中卫市香山乡、常乐镇、永康镇、文昌镇、宣和镇、兴仁镇砂田面积约3。73×104hm2,人均占有砂田0。43hm2,其中香山乡砂田面积最大,达1。4×104hm2,人均占有砂田1。33hm2;兴仁镇砂田面积次之,为0。8×104hm2,人均占有砂田0。39hm2。中宁县鸣沙镇、白马乡、喊叫水乡、恩和镇、舟塔乡砂田累计面积2。2×104hm2,人均占有砂田0。243hm2。海原县关桥乡、高崖乡等7个乡(镇)砂田累计面积0。73×104hm2,人均占有砂田0。12hm2。
压砂田的科学性在于把极为有限的降水资源转化为发展高效农业的宝贵资源,是一项科学、实用、可就地取材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同时,压砂地由于早春地温高,西瓜出苗早,昼夜温差大,长出的西瓜含糖量高,品质好,沙甜爽口,又是绿色有机食品,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的喜爱,每年有95%以上的西瓜销往北京、石家庄、济南、郑州、上海、杭州、武汉、南昌、长沙、深圳、广州、贵阳、重庆、桂林、成都、昆明、兰州、西宁等大中城市。随着市场的开拓,硒砂瓜已走出国门,远销国外。环香山地区也因此成为宁夏压砂瓜产业的重要基地。
(六)马铃薯
宁夏是国内主要的马铃薯淀粉生产基地,占全国产量的13。主产区宁南山区的气候、土壤适于马铃薯生长,相对于其他作物稳产高产、经济效益好,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宁南山区天然隔离条件好,传毒媒虫少,环境污染相对轻,具备生产绿色无污染和无公害食品的要求,为马铃薯及其制品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七)脱水蔬菜
宁夏脱水蔬菜产业发展具备优越的条件和良好的产业基础,青红椒、番茄、芹菜已成为宁夏脱水蔬菜的特色主导产品。因人均耕地较多,劳动力便宜,加上能源优势,使脱水蔬菜产品具有成本优势和价格比较优势,已成为宁夏重要的创汇产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惠农、平罗两县主产番茄、甘蓝、梅豆、菠菜、芹菜等,原州、彭阳两县主产青红椒、胡萝卜,是主要的脱水蔬菜原料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