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宁夏在中国地图的位置 > 第二节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1页)

第二节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1页)

第二节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贺兰山东侧的中北段,北纬38°21′~39°22′,东经105°49′~106°41′,南北长约140km,东西宽约10~40km,面积1578km2。位于中温带半干旱—干旱地区草原与荒漠的过渡地带,处于内蒙古、华北、青藏高原三大植物区系交会处,物种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植物区系组成复杂,生态系统多样,动植物种类丰富,是中温带生物多样性的保留地和生物资源宝库。

一、植物多样性

贺兰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气候和植被分界线,以东是草原气候和草原植被,以西则是荒漠气候和荒漠植被。贺兰山还是连接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华北植物区系的枢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塑造了贺兰山特有的植物类群与群落。

保护区地处蒙古高原中部的南缘,西北部接阿拉善荒漠,东临黄河,南部被腾格里沙漠阻隔,环境破碎化严重,森林分布集中,树种单一,是西北乃至全国罕见而又典型的森林岛屿。保护区地跨温带草原与荒漠两大植被区域,是我国风沙干旱区中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的阿拉善—鄂尔多斯中心的核心区域。保护区内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是我国生态环境严酷的荒漠与半荒漠地带重要的生物种质资源库。

(一)植物多样性特征

1。植物分类群的多样性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有野生维管植物84科,329属,647种,17变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0科,10属,16种,裸子植物有3科,5属,7种,被子植物有71科,314属,624种,17变种,单子叶植物10科,66属,148种。维管植物种类以菊科和禾本科最多,其次是豆科、蔷薇科、藜科、毛茛科、莎草科、十字花科、石竹科、百合科。

2。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

根据吴征镒等对我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划分[3],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319属可划分为14个分布型,12个变型,共26个分布区类型,显示了贺兰山东坡植物区系的多样性。其中,温带分布类型数量最多,为180属,占种子植物总属数的56。4%,显示出贺兰山植物区系的温带特征;其次是世界分布,共48属,占15%。地中海—西亚—中亚分布41属,占12。9%。泛热带—热带分布类型31属,占9。7%。东亚分布类型11属,占3。4%。中国特有分布4属,占1。3%。29个分布区类型中代表荒漠特征的中亚和亚洲中部共16属,占4。9%,反映了荒漠植物区系对贺兰山的深刻影响。同时,代表东亚森林特征的东亚分布类型有11属,说明贺兰山虽然地处中国西部荒漠区,但仍然受东部植物区系的影响。

贺兰山保护区维管植物种的区系组成较为复杂,664种及变种中除88种尚未确定成分外,已确定成分的576种初步可划分为9大类73个类型,其植物区系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包含较高的温带广布成分和世界成分;受东亚植物区系的深刻影响;有显著的古地中海及亚洲中部等荒漠成分;欧洲西伯利亚成分、青藏高原成分及亚洲中部草原成分的广泛渗透以及特有性强等。

3。植物分类群的特有性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没有仅分布于贺兰山的特有属,但有贺兰山所在的阿拉善—鄂尔多斯地区特有属或亚洲中部荒漠特有属,主要包括1个鄂尔多斯特有属,即蒺藜科的四合木属,分布于贺兰山北段西麓。有1个阿拉善—鄂尔多斯特有属,即菊科的革苞菊属,分布于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南段。上述2属,均为单种属。此外,还有2个亚洲中部荒漠特有属:豆科的沙冬青属,本属含2种,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1种,分布于汝箕沟以北山地沟谷;菊科的紊蒿属,为2种属,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有1种,分布于北段山麓。此外,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有中国华北特有属:虎榛子属;中国华北—东北特有属:文冠果属;中国华北—西南特有属:阴山荠属。

目前,发现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有贺兰山特有和近特有种47个。其中,仅分布于贺兰山的特有种21个。以贺兰山为中心,分布区可扩展到周边临近地区的贺兰山近特有种26个。这些特有和近特有种隶属于26科37属,占种子植物的7。1%。石竹科、菊科种类最多,均为7种。其次是豆科4种。其他科仅含1~2种。

4。植物生态类型的多样性

虽然贺兰山处于干旱区,但贺兰山有海拔3000m以上的高大山地,极大地丰富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并提高了中生植物类型的比例,中生与旱生植物达到61。3%,但旱生类型,包括中旱生、旱生及强旱生类型仍占32。4%,由此可见该地区植物区系的强烈旱化特征。

(二)主要植被类型

贺兰山是我国温带草原区与荒漠区的分界线,植被类型比较复杂,包括草原和荒漠、针叶林和疏林草原、各种灌丛、草甸和落叶阔叶林。

山地草原分为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两个亚类。典型草原以长芒草、大针茅和阿尔泰针茅分别为建群种,由60余种植物组成,每个植物群落中出现的种数差别很大,最少的仅有4种,最多的达21种。荒漠草原以短花针茅、戈壁针茅、中亚细柄茅、灌木亚菊为建群种或共建种,在山麓地带形成纵贯南北的荒漠草原亚带。该类草原的植物种类比较复杂,每个群落中有植物5~19种,多为10种左右。

荒漠是一类旱生特征比草原更强烈的植被类型,主要分布于山前平原地带,仅见于石炭井周围,主要为红砂、珍珠猪毛菜和松叶猪毛菜组成的小灌木或半灌木荒漠,局部地方有以霸王或沙冬青为建群种的灌木荒漠分布,组成本地区荒漠植被的植物约59种。

疏林草原是一类分布于贺兰山低山半干旱地带的重要植被类型,它是由草原植物如短花针茅、长芒草、灌木亚菊、刺叶柄棘豆等组成的草被层与稀疏生长的耐旱小乔木灰榆共同组成的一种植物群落。它既不同于落叶阔叶林,也不属于草原,是一种具有独特区系组成、结构特点和外貌的植被类型。分布区海拔1600~2000m,介于山地草原带与山地针叶林带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山地疏林草原带。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