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宁夏的位置地图 > 主要参考文献(第1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页)

主要参考文献

[1]陈育宁。宁夏通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

[2]陈忠祥。宁夏吊庄移民的理论分析[J]。干旱区地理,1998,21(4)。

[3]陈忠祥。宁夏南部回族社区人地关系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2,17(1)。

[4]程积民,余治家,朱仁斌,等。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5]高正中,戴法和。宁夏植被[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6]固原县地方志办公室。民国固原县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

[7]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海原活动断裂带[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

[8]黄秉维。中国自然区划的初步草案[J]。地理学报,1958,24(4)。

[9]霍福臣,潘行适,尤国林,等。宁夏地质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10]刘南威,郭有立,张争胜。综合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1]刘伟,黑富礼。固原回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

[12]米文宝,李龙堂。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及保护价值[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5(6)。

[13]米文宝,王梅兰。宁夏旅游区划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1(4)。

[14]米文宝主编。宁夏人文地理[M]。香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出版社,2006。

[15]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宁夏回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R]。2013。

[16]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公报(2012)[R]。2013。

[17]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宁夏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18]宁夏煤田地质局。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报告[R]。2010。

[19]史念海,曹尔琴,朱士光。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20]史学正。全国1∶100万土壤数据库,1995。

[21]宋史·夏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2]陶伟,郭来喜。宁夏旅游资源及其功能分区评价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16(1)。

[23]汪一鸣,王杰。这里的水利能跟都江堰媲美[J]。中国国家地理,2010,(591)。

[24]汪一鸣,钟侃。西夏都城兴庆府初探[J]。西北史地,1984(2)。

[25]汪一鸣。宁夏人地关系演化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26]王小明,刘振生,李志刚,等。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M]。银川:阳光出版社,2011。

[27]吴峰云,杨秀山。探寻西夏文明[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28]吴征镒,周浙昆,孙航,等。中国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及其起源与分化[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

[29]席承藩,张俊民,丘宝剑,等。中国自然区划概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30]薛正昌。黄河文化与宁夏农业文明[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19(4)。

[31]杨明芝,马禾青,廖玉华。宁夏地震活动与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7。

[32]郑度,杨勤业,顾钟熊。黄秉维地理学术思想及其实践。见《黄秉维文集》编辑组。地理学综合研究——黄秉维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3]中国科学院中国植被图编辑委员会(张新时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1∶1000000)[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34]周特先,李岳坤。宁夏国土资源[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35]周特先,姚茂文,王利,等。宁夏构造地貌[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

[36]朱善利,梁鸿飞。产业选择与农民利益——宁夏固原扶贫与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