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失独老人国家补助政策 > 第九章 箱中男孩(第2页)

第九章 箱中男孩(第2页)

“你先看看我手机上的视频,这是昨天晚上我们去找赵保胜的司机时,汪红做的记录。”李伟说着打开一个视频发给林美纶。只见视频里有个五十岁左右的男子正坐着交代问题,背景好像董立的办公室。

“这是赵保胜的司机张晧,‘二四灭门案’后找过他,不过当时忽视了一条很重要的线索。”李伟解释道,“我也是在听iPad上面的录音时,才意识到这个问题。”

视频里张晧正在介绍赵保胜的情况:“赵保胜做事很低调,除了公司的事情,很少提以前的经历。这几年文辉比较注意个人声誉,很多慈善活动都会参加,还找人写传记捐款啥的,整个怀志都知道他是个有担当的企业家,算是洗白成功的典型。赵保胜和他比起来,其实没少做善事,但他特别低调,经常去伏云寺进香烧纸,还皈依了,是个在家修行的居士。”

张晧声音不高,话说得毫无保留,一点儿也没有因为是苇楠集团的司机就偏袒文辉。在这一点上,他和苇楠集团的其他员工有着明显区别,不像他们那样有所顾虑。看得出,他比较倾向赵保胜,对文辉多少有些意见。

“你经常和文延杰打报告,和赵保胜去伏云寺上香烧纸?”是李伟的声音。

“对,赵保胜在塞北市有套房子,放着上香的东西,我们上香就去那儿拿些纸钱,每年都有这么几回吧。”张晧回答道。

“你有钥匙吗?”

“钥匙就在车里。”张晧说,“除了上香,他哪儿也不去,我也没有进去过,每次都是在门口等他。”

李伟告诉林美纶,他在蓝韵iPad的备份资料里听她和文延杰的对话,文延杰话里话外对赵保胜经常去上香意见不小,说文辉老糊涂了,让这么个快把家搞成庙的家伙当地产公司的老大。

“可是赵保胜家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发现啊!”林美纶疑惑道。李伟点了点头,对她能提出这个问题表示赞许:“问得好,我也觉得这里面有什么原因,所以拿了钥匙和地址要去赵保胜在塞北的那套房子查一查。”

两人边说边聊,找到赵保胜位于塞北市的房子时已经是傍晚了。

他们迎着西下的夕阳,打开了那套位于某老旧小区一层的单位房,迎面看到的竟是一个神龛前的灵位。

昏暗的房间里堆满了纸钱冥币,都用白色的布带捆扎得结结实实,像小山般层层叠叠。正中两尊灵位前放着香炉、蜡扦和用来盛放供品的碟子。几张之前没有烧透的纸钱在开门的时候被带进的风刮得四处飞散,发出轻微的毕剥声。

林美纶跟着李伟走到灵位前,看到上面的猩红大字仿佛是用鲜血书就,释放出摄人心魄的气息。灵位上面的大字是“佛力慈悲苦海无涯”,下面则书写着被供奉者的名字:谨供马硕、曹芳之灵位。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瞬息间,整个房间堆叠得如同小山般的纸马、香锞好像都被赋予了生命,伴着舞进屋中的阴风发出的惨淡哀号,好像在不停地诉说着二十年前灵位上两个年轻生命的凋零,入耳间已满是一句又一句的“冤枉……冤枉……冤枉……”

(2)

给队里打完电话,李伟就这样静静地站在马硕、曹芳的灵位前一动不动。他眼前好像出现了那位曾和文辉一起叱咤怀志的风云人物,年过半百以后,经常在这间阴沉沉的房间中祈祷忏悔,心境着实寂寞凄凉。林美纶可能觉得无聊,左右走了一圈,指着捆好的纸钱道:“上面写的也是‘马硕、曹芳收’。”

李伟没有回答,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至此已经可以证明赵保胜、文辉二人与马硕、曹芳失踪案的关系绝非他们自述的那样,仅仅是盗窃一辆汽车那么简单。可季宏斌的话到底有几分可信呢?再经过孔自强的转述,这里又有多少水分呢?

自己曾经答应宋局会把这件事查清,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曹麟的嫌疑最大,如果直接抓他定罪也许能宣告“二四灭门案”和安慕白案结案,甚至胡梓涵的案子也很有可能和他们有关系。但二十年前的马硕、曹芳失踪案却越来越复杂了,有一种永远也不会找到真相的感觉。

另外,李伟对马志友的怀疑不仅没有随着案件的进展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只是庞杂纷乱的线索怎么也理不清头绪,梳理不出有价值的线索,让他着实头痛。这么一个精神有问题的老人在里面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他又开始后悔自己怎么就答应了这么件棘手的事。

这套房子是典型的两室一厅格局,面积并不是很大。除了这些纸钱和灵位以外,空无一物,好像只是赵保胜用来忏悔和寄托精神的所在一样。李伟带着林美纶走出房间,默默地坐回汽车,相对无言,静静地望着踟蹰天际的残阳发呆。

一个小时以后,董立带着老孟、老杜和侯培杰赶到了;杨坤有工作在身,只是打电话嘱咐了几句。这次董立难得地部分赞同李伟的意见,也认为文辉、赵保胜与马硕、曹芳的联系并非偷车那么简单,但就下一步的调查方向,他与李伟再次产生了分歧。

董立仍然固执地认为曹麟是本案的第一嫌疑人,所以他的归案是最重要的事情,只要他落网,所有的疑问应该就可以解释清楚,不用劳师动众地靡费警力去查文辉。可以把对文辉和赵保胜的调查放到第二个阶段,也就是曹麟归案以后再说,这样也好向上级交代。至于马志友,由于没有直接证据显示他与“二四灭门案”和“安慕白案”有关系,暂时应放弃调查。

李伟不同意董立的意见,他仍然希望从马志友和文辉入手,查清二十年前马硕、曹芳失踪案的真相,既然现在有了这些线索,为什么不弄清楚。难道就为了所谓的破案率和上级的压力?李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大火气,没等董立说完便打断了他的话:“我不同意,最起码我要对马志友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还有文辉那边我也会查,如果他不说,我有权扣留他到说为止。”

“胡闹。”董立对李伟的态度相当不满,“你知道文辉是什么人吗?没有证据你就抓人,非要把事情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董师傅,我一直尊敬您,因为您是我的前辈,经验也比我丰富得多。但今天这件事和这个案子绝非经验可以解决,否则二十前我们就结案了。我答应宋局长查清,就要负责到底。我不管他文辉是什么人,就是天王老子我也照查不误。”

警队中,同事之间相处,尤其是李伟这种相对年轻的同事和老一辈纵然意见相左,一般也会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即使有意见也都藏在心里,绝不外露。这也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儒家传统和职场规则。

像李伟这样公然和董立针锋相对的,为数不多,在场的人都被他们搞得有些蒙。

“李伟,你不用拿宋局长来压我,私下爱怎么查是你的事情。只要你是专案组的一员,就得听我安排,由我来负责专案组也是领导指派,有意见你可以向上反映。另外,马志友的身体检查我可以替你提出申请,但什么时候能批下来我可说不好。”

“好,我听从安排。马志友的事也不用董组长费心,我自己出钱替他检查,我倒要看看他得了什么病。”李伟说罢扭头而去,待回到车里心下也有些后悔:今天这是怎么了?答应宋局长是自己的事情,怎么和专案组的工作混为一谈?二十年前的案子复杂和人家没关系,再说董立压力也大,先破案再调查也没什么不对。真该死!

好在董立之后找到杨坤说这件事情的时候,杨坤并没有因为破案压力大而偏袒董立,反而支持李伟。“既然这样就让李伟按他的工作思路来吧,二十年前的欠账我们也该还一还了。如果他办不好,我们再商量嘛。”

“问题是时间紧啊,曹麟这边还一点线索没有呢。”董立没想到杨坤会倒向李伟那边,心下有些懊恼。杨坤听出他有情绪,笑道:“老董啊,案子是要破的,如果我们只为了破案而破案,恐怕还会弄出疑案。就像曹芳、马硕失踪案一样,一放就是二十年。”他稍微停顿一下,调整思路,继续道,“文辉那边既然有疑点,我们就搞清楚。现在人手紧,就让李伟带着小林先干吧,我们要相信他。”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