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失独家庭补助找哪个部门 > 第五章 诡谲的新命案(第1页)

第五章 诡谲的新命案(第1页)

第五章诡谲的新命案

(1)

三人离开饺子馆时已近子夜,送牛智飞和林美纶回了局里,李伟信步在清寂的怀志县大街上,往事一件件回**在脑海中。

二十年前,李伟还未从警校毕业,在怀志县公安局刑侦一中队实习,他们局的大队长就是如今的市局局长宋建鹏。由于马硕和曹芳失踪案影响大,再加上临近澳门回归,全社会对这种案件相当敏感,所以局里上上下下都非常重视。

案件发生后,整个大队忙得四脚朝天,与这次“二四灭门案”的动静不相上下。有天晚上开会到深夜,宋建鹏和高荣华对现场的情况产生了一些争执,于是他们连夜开车前往济梦湖案发现场调查。

那天晚上,济梦湖冰天雪地,前后左右都是雪,将湖岸与结冰的湖水连接到一起,难以分清界限。李伟和另外一个同志跟在宋建鹏与高荣华身后,听他们不停地争论案情。

忽然听到“咔嚓”一声巨响,走在李伟面前的大队长宋建鹏整个人突然消失在众人眼前。接着冰面发出连续不断的撕裂声,好像一头猛兽在发出攻击前的狰狞吼叫。与此同时,脚下一个刚刚裂开的冰窟窿里闪现出一个人的两条手臂,正在奋力挣扎。

须臾之间,李伟顾不得多想,纵身跳进湖水当中。一瞬间整个人被冰水铺天盖地地包裹起来,只觉得像无数钢针透过衣服和皮肉直接扎进了骨头里,使他的身体几乎动弹不得。与此同时,另外一个同志也跳进了水里,和李伟一同豁出命去向宋建鹏的方向会合。

在精神作用下,脑子里一片空白的李伟奋力抓住了宋建鹏的一条手臂,机械般地紧紧抱住,艰难地将宋建鹏托出湖面,在高荣华的帮助下把人拉了上去。

三人上岸后都是脸色苍白,嘴唇青紫,人抖成一团。就是从那天起,宋建鹏记住了李伟,常和别人开玩笑说李伟是他的救命恩人。之后李伟才知道,高荣华和这位大队长也是师徒关系。小十岁的宋建鹏是高荣华第一个手把手带出现场的徒弟。

“这个案子绝不是普通的失踪案,我还是觉得现场太复杂了。”高荣华对案发三天后的暴雪耿耿于怀,总觉得是这场雪破坏了现场,影响了他的判断。李伟知道师傅的脾气,他不想带着遗憾退休。

二十年过去了,李伟从一名斗志昂扬的新人警察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虽然年年在内部评优秀,隔三岔五还能从市里拿个奖,可李伟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劲头。他仍然按时上下班;对每一个案件认真负责,在同事看来还是那个急性子李伟;他和局里每位同事的关系都非常融洽;遇到案子,李伟还是会身先士卒,冲到第一线……可李伟还是变了,变得比以前胆小。两年前,他申请了警察学院的内部考试,调离了刑侦岗位,之后除了几次较重要的案子调他去帮忙,真成了个教书先生,再不用天天往外跑、风餐露宿地整夜蹲守了。

同事们说起来都为李伟可惜,似乎将来刑侦大队长的位置非他莫属。其实李伟知道,自己是年纪越大胆子越小。让他下定决心离开刑侦队的是一次抓捕毒犯的行动,他第一个冲进毒犯房间的时候,看到一把黑洞洞的手枪的枪口正对准他的脑袋。

那次行动有惊无险,毒犯没敢开枪。可李伟还是出了一身冷汗,这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那时妻子怀孕四个月,他们还偷偷照四维彩超看了宝宝的性别。后来他每每从梦中惊醒时,总担心自己看不到儿子长大。

以前怎么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呢?李伟坐在书房里望着满墙的昆虫标本时由衷地感慨,最终得出的结论还是自己年纪大了,胆子变小了。

沼泽正在消失,他应该考虑怎么上岸。

宋局长清晨的电话让李伟再一次走进了怀志县公安局,可他自己在办案的时候表现得怎么样呢?扪心自问,对这个案子,他思考如何应付宋局长比查案所用的精力更多。

一阵冷风吹来,李伟结结实实地打了个冷战。他想到了林美纶,觉得有些辜负了她的期望。

“好好干吧,把我们当年欠的功课补上,我全力支持你。”大年初一早上,宋局长离开前,在赵保胜家门口满怀期待地拍了拍李伟的肩膀。

“这么大的案子,我怕不行。”李伟再一次躲避。

“我了解你,没有问题。除了你,我想不出更好的人选了。”宋局长信心满满地说,“这个灭门案如果真和当年的案子有关,也只有你能行。”宋局长叹了口气,“我也是凭感觉,找证据要靠你来了。如果高师傅还活着,你们能再联手多好啊。当年我们的精力和资源都很有限,甚至连一九七九年的往事都没有搞明白就结了案,你这次可不能这样。”

宋局长是个君子,不仅受人点滴会报以涌泉,还继承了高荣华追求完美的办案风格,纵然后者已不在人世,他仍然言出必践。

李伟的脚步停在一家快捷酒店门前,抬头看了看闪烁的霓虹灯,抬腿走了进去。他不愿回宿舍,只有先找地方休息了。可他无论如何都静不下心来,困意消弭得干干净净,又坐起来看了会儿手机,不知什么时候竟睡着了。

刺耳的铃声将李伟从睡梦中惊醒,他迷迷糊糊地拿起手机看了一眼,发现是杨坤的电话,再看时间时已是早上九点钟了。电话里,杨坤开门见山地告诉他,局里对他的内部调查暂时结束,他今天就可以恢复工作。

通话结束之前,李伟真想告诉杨坤自己不愿再回专案组,案子由董立带着年轻人办就好了。可每每想到宋局长充满殷切希望的目光、林美纶那发自内心的钦佩,他又说不出口。

“好吧,我知道了。”李伟草草应了一声。

“你去见见董立,听他安排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昨天晚上汇报案情的时候,我们已经议过了,把追捕曹麟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果然是这样。

李伟暗自叹了口气,看来曹麟第一嫌疑人的身份已经坐实,下面的调查恐怕会是A组为主、B组为辅。这样一来,想弄清楚马硕失踪案详情的难度要大得多。别人不说,董立这一关就不好过,他一准儿要以“二四灭门案”为主,历史恩怨只是背景,要先迅速破案。

李伟的猜测非常准确,一个小时以后,他在董立的办公室里果然听到了类似的意思。董立先是拍着李伟的肩头说了几句安慰他的话,话锋一转道:“你查到的这个曹麟非常可疑,下面我们还是重点把他的情况摸透吧。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们现在的时间很有限,还是要把精力放到眼前的案件上来。早已定性的东西再翻出来未必是什么好事。”

李伟很反感董立这一套,动不动就摆老资格,好像就他有资格教训人。虽然李伟承认董立的做法也许可以破案,但很多案件中他采取的和稀泥、掺沙子等办法,往往掩盖了很多本应该暴露的事实,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类似的事情,我们吃亏还少吗?就李伟个人的经验来看,那些历史上的冤假错案是怎么产生的,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这时候,李伟不愿意和董立起争执,反正他是负责人,让自己怎么干就怎么干呗。至于宋局长那头,他也好交差。我们一直在查,两个年轻人不辞劳苦地前往苇楠集团给当年的当事人做了笔录,还动用了自己的私人关系。结果反而不如过程重要,只要他们做了就好。能干多少就干多少吧,实在破不了也没办法,只能愧对高师傅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