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耀祖哈哈大笑道:“这么多年过去了,能够留下来才怪。不知柳先生家的是什么?”
柳生阳微笑道:“猪,可惜也丢了。”
两人一起哈哈大笑。
杜丽培颇为诧异,她与柳生阳相处已久,熟悉他的一举一动,本能地觉察到柳生阳在试探来耀祖,这个举动很罕见。
来耀祖又瞅了一眼杜丽培,恭维道:“这位沉鱼落雁的丽人,便是杜丽培女士吧!”
杜丽培微微颔首,没有多说话,她认为柳生阳一定有什么目的,言多必失,索性不说。自从杜丽培发现柳生阳在智商上碾压自己以后,就将自己定位为了助理、打手。
柳生阳问道:“来先生此番来找我所为何事?”
来耀祖笑道:“柳先生身为‘十二地支’后裔之一,所作所为,已经在‘十二地支’的后裔中间传遍了。你来淮安,想必是为了寻找‘韦氏的秘宝’。”
柳生阳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但是你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来耀祖又笑道:“‘韦氏的秘宝’藏在淮安,这是众所周知的。我来家自从漕帮解体以后,一直留在淮安,镇守秘宝,以免其落入旁人之手。身为‘十二地支’后裔的你,来到淮安除了寻找秘宝,难道还有其他目的?”
柳生阳摊开手。“这倒是没有。”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恰巧,我得到了一些韦氏秘宝的线索,本来计划今天先探探风,熟悉一下情况,再细细地思虑分析一番。但是来先生不同,身为土著,了解本地的一草一木,知道线索以后,一定会有特别的启发。来来,我们找个地方坐下,大家商议一番。”
来耀祖大喜,说道:“附近有个茶庄,我们去那里聚聚,我请客。”
于是三人去了茶庄,各自点了喝的,柳生阳要了龙井,杜丽培要了咖啡,来耀祖则是乌龙茶,又要了几盘瓜子、茴香豆等小吃。
柳生阳介绍道:“前几日,我们在扬州,撞见了韦氏的后裔。韦氏在漕帮解体时,奔逃国外,多代下来,完全变成了外国人。而他们流传的韦氏秘宝线索,因为是口口相传,中文变成了外文,再转译过来,就变成了这样。”
柳生阳喝了一口茶,说道:“在漕帮的总部里面,是人们日常使用的,与漕帮有密切关系,历经百年,即使建筑塌毁了,也会保存下来。”
来耀祖眼珠子顿时瞪得浑圆,说道:“就这些?感觉是一则谜语。”
柳生阳点了点头。“我相信本来就是一则谜语,只不过语言转译,变成了这样。”他接着说道,“首先可以确定,其在漕帮总坛里面,范围是确定的。”
来耀祖思忖道:“人们日常使用的——我相信应该与建筑有关——太多了,亭台楼榭,甚至地板、墙面等都是。”
“但是给了一个限定,与漕帮有密切关系的!漕帮有什么特点呢?”
三人苦思冥想,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点:“水!”
柳生阳说道:“不错,漕帮源于大运河,与漕帮有密切关系,那就是水!那么范围又缩小了,在漕帮总坛的水域当中。那里有池塘、小河等。”
“秘宝藏在水里,总觉得很悬,因为水域会淤积,必须不定时清淤,这样人们很容易发现里面的异状,而且谜语里说是人们日常使用的。水域的话,偏重观赏,并不算日常使用。”
杜丽培突然想到一点,说道:“会不会是厕所和下水道呢?与水域有关,而且又是经常使用的。”
柳生阳哑然,半晌才说道:“够重口味的,那去取秘宝,必须忍受各种污秽了。另外,其实厕所和下水道,也容易遭到毁坏。其本体是建筑,很可能遭到战争、拆装等因素影响。从现实来看,漕帮总坛损坏以后重建,并没有发现特别的物件。”
“那到底是什么呢?”来耀祖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中。
柳生阳盯着眼前桌面上的茶杯,突然心念一动,说道:“饮用水,漕帮总坛的饮用水是从哪里来的?”
杜丽培顿时跳了起来,叫道:“井,之前我们不是在漕帮总坛的厨房附近,看到有一口水井吗?”
柳生阳顿时眉头舒展开,说道:“对,就是井。一口水井,往往可以用成百上千年,而且水井深入地下,难以遭到损毁,最惨也就是被填埋,但是一挖开又好了。”
来耀祖哈哈大笑道:“那么说,‘韦氏的秘宝’,有可能藏在水井里面了?”
柳生阳说道:“是有这个可能,走,我们重返漕帮总坛!”
20。尔虞我诈
三人重新返回漕帮的总坛,这次是来耀祖掏钱请客,买票进门。
三人一点儿也没有迟疑,直奔厨房,在厨房的后面,看到了那口供应饮用水的水井。
水井井口直径约莫八十厘米,被一个铁栅栏给封住了,以避免游客不小心掉进去。透过铁栅栏,可以看到下面青色的井水,水面上漂浮着一些现代的垃圾,如塑料袋、塑料瓶等。
来耀祖观察了一下铁栅栏,用力一拉,就把铁栅栏给拉断了。原来,铁栅栏用了十几年,风吹雨淋,外部看似依旧粗壮,内部老早就已腐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