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名篇精讲答案 > 第三节 词曲名篇导读(第5页)

第三节 词曲名篇导读(第5页)

——宋·陈郁《藏一话腴》

“归来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致语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情语也。后主直是词手。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清·王国维《人间词话》

亡国之音,何哀思之深耶?传诵禁廷,不加悯而被祸,失国者不殉宗社,而任人宰割,良足伤矣。《后山诗话》谓秦少游词“飞红万点愁如海”出于后主“一江春水”句,《野客丛书》又谓白乐天之“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刘禹锡之“水流无限似侬愁”,为后主词所祖,但以水喻愁,词家意所易到,屡见载籍,未必互相沿用。就词而论,李、刘、秦诸家之以水喻愁,不若后主之“春江”九字,真伤心人语也。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奇语劈空而下,以传诵久,视若恒言矣。

——俞平伯《读词偶得》

此首感怀故国,悲愤已极。起句,追维往事,痛不欲生;满腔恨血,喷薄而出;诚《天问》之遗也。“小楼”句承起句,缩笔吞咽;“故国”句承起句,放笔呼号。一“又”字惨甚。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一时尚不得遽了。罪孽未满,苦痛未尽,仍须偷息人间,历尽磨折。下片承上,从故国月明想入,揭出物是人非之意。末以问答语,吐露心中万斛愁恨,令人不堪卒读。通首一气盘旋,曲折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至其《虞美人》一首,更是哀伤入骨,词云(略),问春花秋月何时可了,正求速死也。但小楼昨夜东风又入,恨不得即死也。

——唐圭璋《词学论丛·屈原与李后主》

这真是把天下人全都“一网打尽”的好词。

——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

【相关资料】

俞平伯:《释南唐后主词五首》,《读词偶得》,上海书店1984年版。

叶嘉莹:《论李煜词之三》,《唐五代名家词选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陈友康:《最绝望而不朽的诗篇——李煜〈虞美人〉解读》,《名作欣赏》2006年第7期。

刘志军:《亡国之痛的悲悼与遣怀——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赏析》,《名作欣赏》2007年第15期。

水觅舟:《愁如春水——漫说李煜〈虞美人〉》,《名作欣赏》2008年第17期。

彭知辉:《命运与个性铸就的伟词——李煜〈虞美人〉赏析》,《文史知识》2006年第1期。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①,正故国晚秋②,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③,翠峰如簇④。征帆去棹残阳里⑤,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⑥,画图难足⑦。念往昔,繁华竞逐⑧。叹门外楼头⑨,悲恨相续⑩。千古凭高⑾,对此谩嗟荣辱⑿。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⒀,时时犹唱,《后庭》遗曲⒁。

【注释】

①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②故国:旧都金陵。

③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语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澄江,清澈的长江水。练,白色的绢。

④如簇:群峰好像攒聚在一起。簇,丛聚。

⑤去棹:停船。棹,划船的工具,形似桨,引申为船。

⑥星河鹭起:白鹭从沙洲上飞起。星河,指长江。

⑦画图难足: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⑧豪华竞逐:(六朝的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

⑨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⑩悲恨相续:指亡国悲剧连续发生。

⑾凭高:登高。这是说作者登上高处远望。

⑿谩嗟荣辱:空叹什么荣耀耻辱。

⒀商女:歌女。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