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导读pdf > 三明清散文(第2页)

三明清散文(第2页)

(31)沃灌:浇洗。

(32)以:用。衾(qīn):被子。

(33)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34)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35)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36)缊袍敝(bì)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

(37)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38)太学:国子监,设于京城,是全国最高学府。

(39)县官:这里指朝廷。廪稍:国家供给的粮食。

(40)司业、博士:指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博士,都是教官。

(41)流辈:同辈的人。

(42)朝京师:这里指去官后进京朝见皇帝。

(43)以乡人子谒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谒,拜见。撰长书以为贽:写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长书,长信。贽,初次见面时表敬意的礼物。

(44)夷:平和。

(45)际遇之盛:好的遭遇。这里指官位之盛。

【评析】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省浦江县)人。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历任修撰《元史》总裁官、翰林院学士等。洪武十三年,受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

明洪武十年(1377),宋濂告老还乡。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到应天(今江苏省南京市)朝见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特地前来拜访。于是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在文章中,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对前来拜访的马君则说教,而是现身说法,叙述自己少年时代艰难的求学经历和学习的勤奋刻苦,由自身出发,拉近距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而有很好的劝学效果。作者对马君则的殷切期望,也自然寓于其中。

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由于作者描述的是自己的求学经历,因此亲切感人,正如一位长辈坐在你的面前为你娓娓道来,没有压迫感的交流,使读者非常易于接受。在叙述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以自己过去求学之艰难,反衬马生在太学学习条件的优越。寓理于事,以事明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文章语言简洁流畅,恳切自然,非常能体现宋濂散文深厚雅健的风格特点。

【辑评】

古来大经济大学问,皆从困苦艰难中得之。膏粱子弟,虽日举此诏之,未必有济。

——清·王文濡《宋元明文评注读本》

【相关资料】

陈麟德,刘兆清:《古梅深情话幽寒——谈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江苏教育》1981年第4期。

王月:《寓理于事,躬行劝学——〈送东阳马生序〉导读》,《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第5期。

项脊轩志①

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②。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③,雨泽下注④;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⑤。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⑥,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⑦,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⑧。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⑨,亦遂增胜⑩。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⑾,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⑿,风移影动,珊珊可爱⒀。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⒁,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⒂。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⒃,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⒄,乳二世⒅,先妣抚之甚厚⒆。室西连于中闺⒇,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21)。”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22),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23)。”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24)。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25),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26),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27),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28)。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29),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30):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31)。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32)。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33),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34),方扬眉瞬目(35),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埳井之蛙何异(36)?

余既为此《志》(37),后五年,吾妻来归(38)。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39),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40)。

【注释】

①项脊轩:作者的书房。归有光祖父归隆道,曾居住太仓县(今江苏省太仓市)之项脊泾,故以项脊名轩。志,记事的文或书,同“记”。

②阁子:指小屋。

③渗漉(lù):指渗漏,水从孔隙漏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