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导读pdf > 第三节 散文名篇导读(第8页)

第三节 散文名篇导读(第8页)

(24)虽:即使。劬:劳苦。

(25)感老氏之遗诫:指《老子》十二章:“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26)五弦:五弦琴。指:通“旨”。

(27)周孔之图书:周公、孔子著述的典籍。此句写其读书自娱。

(28)翰:毛笔。藻:辞藻。此句写其挥翰怡情。

(29)陈:陈述。轨模:法则。

(30)如:往,到。以上两句说自己纵情物外,脱略形迹,不在乎荣辱得失所带来的结果。

【评析】

张衡(79—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精通天文、阴阳、历算之学,先后做过太史令、侍中等官。《归田赋》作于张衡被黜为河间相期间(138),是一篇著名的抒情小赋。

多用典故是此赋的一大特色,如“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分别引用《淮南子·说林训》和《左传·襄公八年》的典故。张衡充分利用了历史典故短小精悍但内涵丰富的优点,使得《归田赋》虽篇制短小,但却让人觉得充实。同时,作者所选用的这些典故又多是为人们所熟悉的典故,并不晦涩难懂。所以,这篇小赋以其雅致精练、平易清新的语句,包容了丰富的史实,并赋以新意。

《归田赋》采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叠韵、重复、双关等,如“关关嘤嘤”“交颈颉颃”,形象地描绘了田园山林和谐欢快的景色。又如“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以鱼鸟为譬,既反映了作者畅游山林、悠闲自得的心情,同时又颇含自戒之意。

《归田赋》显示出汉赋开始由散体大赋逐渐转入抒情小赋的倾向。其风格也不再讲究气势的铺排、辞藻的堆砌,更追求清新自然的表达效果。而多用四六字句,且讲究对偶的文风,实际上开启了骈赋的先河。

【辑评】

平子淹通,故虑周而藻密。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

【相关资料】

桑林佳:《谈〈归田赋〉的野趣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增刊第2期。

雒晓春:《不如归去——张衡〈归田赋〉赏析》,《名作欣赏》2009年第5期。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①,夙遭闵凶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③。行年四岁,舅夺母志④。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⑤。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⑥,晚有儿息⑦。外无期功强近之亲⑧,内无应门五尺之僮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⑩。而刘夙婴疾病⑾,常在床蓐⑿;臣侍汤药,未曾废离⒀。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28),凡在故老(29),犹蒙矜育(30),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31),历职郎署(32),本图宦达,不矜名节(33)。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34),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35)。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36),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37),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38),皇天后土(39),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40),听臣微志(41),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4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43),谨拜表以闻。

【注释】

①险衅:灾难祸患,指命运坎坷。

②夙:早,这里指幼年时。闵凶:忧患。

③背:背弃,指死亡。

④舅夺母志:指舅父侵夺了李密母亲守节的志向,这是母亲改嫁的委婉说法。

⑤成立:长大成人。

⑥祚:福泽。

⑦儿息:儿子。

⑧期功强近之亲:指比较亲近的亲戚,古代丧礼制度以亲属关系的亲疏规定服丧时间的长短,服丧一年称为“期”,九月称“大功”,五月称“小功”。

⑨应门五尺之僮:照管客人及开门等事的小童。

⑩茕茕孑立:生活孤单无靠。吊:安慰。

⑾婴:纠缠。

⑿蓐:通“褥”,褥子。

⒀废离:废养而远离。

⒁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