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对于这些方面,洪子诚的《关于50至70年代的中国文学》一文有相当深入的分析,载《文学评论》,1996(2)。
[16]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见《毛泽东选集》,2版,2卷,53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7]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见上书,707页。
[18]林贤治:《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载《黄河》,1998(1)。
[19]胡风:《给为人民而歌的歌手们》,见《胡风全集》,3卷,439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20]胡风:《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见上书,189页。
[21]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现状》,47~48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2]胡明:《胡适传论》,98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报社,1996。
[23]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1957年1月)》,见《毛泽东选集》,5卷,33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4]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的按语》,见上书,226页。
[25]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521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6]1957年5月21日,李毅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的座谈会上的发言,载《人民日报》,1957-05-22。
[27]毛泽东:《同文艺界代表的谈话(1957年3月8日)》,见《毛泽东文集》,7卷,25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8]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见《毛泽东选集》,5卷,392~393页。
[29]“**”以后,“双百”方针的政治前提起初沿用了六条标准,后经演变为“四项基本原则”。见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第二章“文学领域的制度安排与话语规范的确立”,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0]洪子诚:《双百方针》,载《南方文坛》,2000(1)。
[31]“1955年夏,丁陈被作为‘反党集团’而受到内部批判。同年8月中国作协党组举行的第十六次扩大会议,对丁陈作出鉴定:(1)拒绝党的领导和监督,违抗党的方针政策和指示;(2)违背党的原则,进行感情拉拢,以扩大反党小集团势力;(3)玩弄两面派手法,挑拨离间,破坏团结;(4)制造个人崇拜,散布资产阶级思想。丁陈曾作过申诉,但被认为是翻案。”潘旭澜主编:《新中国文学词典》,“丁陈事件”条,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32]《〈文艺报〉“再批判”编者按语》,见谢冕、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8—1975)》,404~40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3]周扬:《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载《人民日报》,1958-02-28。
[34]周扬:《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载《人民日报》,1958-02-28。
[35]萧三:《最好的诗》,载《人民日报》,1958-02-11。
[36]《采风大军总动员》,载《文艺报》,1958(9)。
[37]天鹰所著的《一九五八年中国民歌运动》一书比较系统地记录了当时的新民歌运动,可参考。天鹰:《一九五八年中国民歌运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
[38]郭沫若:《关于大规模收集民歌问题——答〈民间文学〉编辑部问》,载《人民日报》,1958-04-21。
[39]据回忆,周恩来在上海审看节目时曾对陈毅说过这样的话:“记得么?我们在中央苏区的时候,首先重视发展的就是江西兴国民歌。在‘扩红’运动中,民歌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于伶:《噙泪忆教诲,深深怀念周总理》,载《人民戏剧》,1978(1)。
[40]《大规模地收集全国民歌》,载《人民日报》,1958-04-14。
[41]周扬:《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载《红旗》,1958(1)。
[42]杨小滨:《〈红旗歌谣〉及其他》,载(香港)《二十一世纪》,48期,1998年8月。
[43]《大规模地收集全国民歌》,载《人民日报》,1958-04-14。
[44]周扬:《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载《红旗》,1958(1)。
[45]郭沫若:《为争取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更大跃进而奋斗》(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开幕词),载《文艺报》,1960(13、14)。
[46]韦君宜:《思痛录》,65~66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
[47]“文艺十条”的主要内容是:(1)正确地认识政治与文艺的关系;(2)鼓励题材与风格的更加多样化;(3)进一步提高创作的质量,普及文学艺术;(4)更好地继承民族文艺遗产和吸收外国文化;(5)加强艺术实践,保证创作时间;(6)加强文艺评论;(7)重视培养人才;(8)注意对创作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9)加强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10)改进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文艺十条”没有正式文件,转引自一位作者对一份手抄件的摘录。陈顺馨:《1962:夹缝中的生存》,17页,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48]黎之:《“文艺十条”——“文艺八条”》,见《文坛风云录》,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49]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1006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