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编 > 第二节 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塑造(第2页)

第二节 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塑造(第2页)

“无产阶级英雄人物”不仅为“共产主义”的价值理想甘愿自我牺牲,而且还以自己的这种道德理想主义标准,去要求和“改造”他人一同献身。小说《创业》中的周春杉实在忍受不了奋战在大庆油田、“大干社会主义”的没有期限的劳苦,就准备提交一份退职申请书,要求到农村种田:“自从到草原,白天黑夜干。艰苦没有头,奋斗无期限。想去当社员,户**给咱。要是真不给,不给也吃饭。”于是周春杉的母亲、哥哥、嫂子都来进行“挽救”和“改造”,直至周春杉“眼泪扑撒”地痛悔自己的过错、决心继续“大干社会主义”为止。

“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道德理想主义为对他人进行道德挞伐提供了强大的精神依据和精神动力。将整个资本主义体系作为自己的对立面,并以“共产主义”的崇高目标来为自己确立道德合法性,这种道德理想主义为“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对“资产阶级”产生道德仇恨甚至进行道德挞伐提供了巨大的力量支撑。小说《春潮急》这样以认同、赞许的态度写开会斗争地主徐锅巴胡,要他交代反动言行:“全场又一片喊声:‘不许富农耍赖!’‘再赖就揍他杂种!’豹老倌和另外一个小青年,跑上去狠狠踢了徐锅巴胡两脚。”无独有偶,小说《闪闪的红星》关于对地主胡汉三的处置是这样描述的:“公审大会整整开了一上午,最后判处胡汉三死刑,就地执行枪决。‘砰!砰!’两声,胡汉三像一只死狗一样躺下了。大地上响起了人们轰天动地的口号声:‘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这种“罪”与“罚”,是“无产阶级英雄人物”代表的“历史正义”战胜“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代表的“历史邪恶”所决定的。

文学是人学。塑造怎样一种理想的人,代表着人类精神和文化前进的一种方向。“**”时期的“主流文学”对“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塑造,是实施“**”时期所谓“无产阶级新文艺”之激进的文化构想的最重要步骤。由所谓“京剧革命”确立起来的文学创作规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三突出”原则去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我们必须从宏观角度去审视和评价所谓“京剧革命”以来,尤其是1971年以来直至1978年,对这种“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塑造,而不能仅仅注意和局限于某些权力派别对这种激进文化构想实施过程的利用。总体来说,正如上面所分析的,“主流文学”对“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塑造确实留下了许多症结和问题。作为一种激进的文学创作和文化诉求,它的负面后果,必然会给后世的文学创作,也给人类的文化构想,留下许多重要的教训和启示。

【思考与练习】

1。这时期的主流文学有怎样的共同性?

2。《金光大道》是怎样塑造“英雄人物”的?

[1]《金光大道》共四卷,第一、第二卷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分别于1972年和1974年出版,1994年京华出版社、1995年华龄出版社先后重版并出齐《金光大道》四卷。

[2]一队副队长、贫农王新民:《天津市宝坻县小靳庄社员诗歌选·批判会上一只斗》,载《人民日报》,1974-07-03。

[3]上海电影制片厂集体创作:《春苗》(电影文学剧本),28、40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4]二十一院校编写组:《中国当代文学参阅作品选》,6册,784页,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6。

[5]老贫农魏文忠:《天津市宝坻县小靳庄社员诗歌选·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走定啦》,载《人民日报》,1974-07-03。

[6]《新型的农民崭新的诗篇》,载《人民日报》,1975-01-17。

[7]纪宇:《庐山评论》,见延安大学中文系编:《红太阳颂》,46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8]《在英雄的纪念碑下》,见童怀周编:《天安门诗抄》,23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9]《翻山涉水来北京》,见童怀周编:《天安门诗抄》,186页。

[10]孙绍振、刘登翰:《狂飙颂歌》,见《朝霞》丛刊编辑部编:《序曲》,454~456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11]《悼念敬爱的周伯伯》,见童怀周编:《天安门诗抄》,204页。

[12]张劲草:《天安门广场放歌》,载《人民日报》,1976-04-11。

[13]《总理回来吧》,见童怀周编:《天安门诗抄》,244页。

[14]《赞周总理》,见童怀周编:《天安门诗抄》,243页。

[15]张永枚:《西沙之战》,载《人民日报》,1974-03-14。

[16]袁航、余惕君:《团结胜利曲》,见《朝霞》丛刊编辑部编:《序曲》,466~467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