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云南茶马古道歌曲 > 一汉族马帮赶马调(第2页)

一汉族马帮赶马调(第2页)

男:茶山得病花山死,只等七月回家烧仙亡。

4。女:赶马哥哥赶马哥,我家小郎给搭看。

男:你家小郎什么样?什么号头给有着?

女:大白绕头斗箩大,簏皮褂子色色多。

男:你家小郎阴魂隔到夷方地,尸骨落在九龙江。

这首被当地人称为《老赶马调》的民间歌曲,其歌词内容是茶马古道云南段中最广为流传的,以男女对唱形式展开,演唱的场合一般是在赶马人即将出门时,夫妻二人的对白。但在实际古道行走中,马帮的内部成员总是喜欢用这个曲调,由两个男人分别担任角色,互相调侃、逗趣。

在音乐形态方面,曲调为五声音阶,羽调式。它与彭语所唱的《赶马调》一样,在曲调开头不久便出现七度音程大跳,而后急速婉转下行至全曲最低音,跨度之大呈现拱形状旋律线条。这样的曲调总是能够在情绪上面带给人的冲击,犹如瀑布流水一般,一涌而出,这中间既有悲苦、无奈之情,也有坚毅、悲壮之势。

曲式结构为:

曲调仍为方整性乐段,正词与衬词比重几乎相当。两乐句的旋律线条均以下行为主,婉转低回,彰显出哀婉、悲伤的情绪。全曲以三度、四度音程跳跃为主,偶尔出现的音程大跳,如前所述第3小节的七度大跳、第6小节的七度音程上行、第8小节的八度音程下行,为曲调增加了高亢、坚毅的性格。此曲调在节奏节拍上较多使用的前八后十六、短附点的节奏型,使得旋律性更加突出,与前一首曲调相比,更富于歌唱性,再加上白翠华的演唱,她是当地知名的年轻歌手,声音透亮、声线较宽,在她的演唱下,速度较快,表现出来的情绪又多了几分自由、欢快之感。

倘若只停留在音乐形态分析,那么,就丧失了其丰富的内容及深刻的内涵。《赶马调》的歌词往往是庞大的、复杂的,它反映出赶马人的心态,从中可窥见汉族马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全曲歌词的基本框架为上、下两句,首句中,用葡萄藤引喻出“嫁女不嫁赶马人”,反映出的正是人们对于“赶马”存有的心理畏惧。这也是我国传统音乐中最常用的“比兴”手法。但它所要表达的内容不仅限于此,长篇的夫妻双方对话层层递进的叙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在第二段中,妻子先是苦苦挽留,以叙事的口吻列举出赶马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状况,以此来奉劝丈夫不要外出赶马。但丈夫心意已决,一问一答的方式断了妻子的念想。第三段中,话题一转,丈夫也唱出了自己离开后的担心,并且用比拟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相思之情,即使死也要“只等七月回家烧仙亡”。第四段歌词情绪逐渐上涨,悲壮情愫溢于言表。丈夫一去无音讯,妻子四处打听消息,最终得知“尸骨落在九龙江”,悲痛之情可想而知。这样的故事内容在茶马古道汉族马帮中经常传唱,或是合家团圆,或是客死他乡,往往是以大喜或大悲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结局结束。从民间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也正是汉族民间故事中惯用的故事情节。为了突显情绪,在基于真实生活的基础上,以这样略带有艺术加工色彩的方式,更加强烈的表达悲欢离合。对于茶马古道这样一个危险性极大,很有可能一去不返的活动而言,这种强烈的悲喜反差之情,显得更加贴切与真实。

同样是在弥渡县,从杨保祚口中唱出的《赶马调》,又有着不一样的风格。从乐谱来看,简洁、凝练,相较之前的曲调,呈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曲风。

谱例3-3:

演唱:杨保祚

采录时间:2010年1月17日

采录地点:弥渡县

采录记谱:张璐

这首《赶马调》最大的特点是其干净、利落的音乐形态。

曲式结构为:

a乐句以八分音符为主,一字一音,清晰、规整,b乐句中虽然有了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但骨干音mi、sol、la没有变化,是a乐句的加花。然而仔细一听,两乐句之间还是有较大差别的。在第3小节,也就是第一句正词与衬词之间处,出现的六度音程跳跃将全曲一下子推向最高音,相较而言,第二乐句则以级进为主,平和的旋律进行犹如凄凉的心态迂回低下。但这时的六度音程与之前的两首赶马调中的七度不协和音程相比,听起来还是较为平和的。这首曲调在曲式结构上与密祉乡的《老赶马调》极为类似,正词与衬词比重相当,而它的清新曲风主要体现在简单明了的节奏上。

无独有偶,同样是位于大理地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李莼记录的名为《小赶马》的曲调:

谱例3-4:

演唱:王桂花

记录:李莼

译谱整理:张璐

此曲骨干音仍然是mi,#fa,#sol,si,#do,五声音阶,羽调式。这与笔者之前采录到弥渡县《赶马调》的旋律形态几乎一样,只是更加突出了衬词的作用。衬词在《赶马调》中往往具有很强的抒情及实用功能。在汉族马帮音乐中,经常出现的是“哥嘞妹子亲亲”、“我的小心肝”等,它除了使音乐具有延续性之外,也起到了催化剂作用,加深了曲风哀婉、缠绵之义。在汉族马帮《赶马调》中,多以男、女之间对唱为主,以爱情作为主题内容,这样的衬词弥补了正词的含蓄,十分直白、明了地表达了思念之情。

如果说以上这些《赶马调》都是比较短小、精练的话,那么,在大理宾川县的《小赶马》,在男、女对唱方面则有了显著变化。首先,从曲调上来看,不再是男女简单反复使用同一曲调,而是第一句的“砍柴莫砍葡萄藤”与第三句的“三十晚上做媳妇”形成了下五度关系,构成a+b、c+b乐段。其次,之前在乐曲开头处的六度或七度音程大跳变成了男子平缓的叙述,以级进、三度音程进行,但女子对唱中,却在正词与衬词转换(第9~10小节)处,出乎意料地出现十度音程的大跳,将全曲推向了最**,尽显高亢、奔放之意。最后,整首曲调旋律进行也有了一定的变化,正词部分多以三度、四度音程跳进为主,迂回上下,而衬词则两极分化,全曲较为显著的两处衬词,一处音程大跳(第5小节)与另一处的级进(第7~8小节)形成鲜明对比。笔者认为,前者在曲调中具有音乐形态之实用功能,使得音乐在平铺直叙的正词之后,骤然大跳增强了乐曲的变化,而后者则主要是抒情功能,补充了正词之意,迂回级进下行至主音。

谱例3-5:

演唱:王桂花

记录:李莼

译谱整理:张璐

虽然这首《小赶马》从音乐形态上来看,与之前的几首有了明显的区别,但倘若“剔骨除筋”,也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性。“砍柴莫砍葡萄藤,嫁女莫嫁赶马人”不仅是汉族马帮的座右铭,几乎也成为民间歌曲《赶马调》的开头两句,这种高度的统一性不仅体现在同样的歌词上,在音乐形态方面,也呈现出相对统一的特征。

为了更清晰地看出这些曲调之间的联系与差别,笔者将以上《赶马调》的第一乐句“砍柴莫砍葡萄藤”摘录于此:

谱例3-6[8]:

弥渡县:

大理:

密祉乡:

宾川县:

热门小说推荐

真武狂龙
暮雨尘埃真武狂龙
...
从纯阳功开始加点
小黑黑会挥花从纯阳功开始加点
...
恶魔公寓
黑色火种恶魔公寓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