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鲜明而执著的“反英雄”姿态。“新生代”诗人有意放弃“朦胧诗”所倡扬的英雄姿态和理想主义立场,力图以平民视角反映凡夫俗子日常生活和庸常生命中的苦乐哀愁或爱恨生死,甚至连日常起居和吃喝拉撒都成为诗歌反复书写的对象。于坚《尚义街六号》即为显例:
尚义街六号
法国式的老房子
老吴的裤子晒在二楼喊一声
**就钻出戴眼镜的脑袋
隔壁的大厕所
天天清早排着长队
我们往往在黄昏光临
打开烟盒
打开嘴巴
打开灯
……
李勃的拖鞋压着费嘉的皮鞋
他已经成名了
有一本蓝皮会员证
他常常躺在上边
告诉我们应当怎样穿鞋子
怎样小便
怎样洗短裤
怎样炒白菜
怎样睡觉
等等
诗歌里“老吴的裤子”、“**的脑袋”、“排着长队的大厕所”、“穿鞋子”、“小便”和“洗短裤”等都是普通人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诗人以普通人的眼光客观而冷静地书写日常生活的情状和内心真实感受。包括于坚在内的“新生代”诗人正是让诗歌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回归,使人们难以在庸常的生活中获得“时代英雄”的神圣感和崇高感,从而实现“反英雄”和“反崇高”的诗学追求的。
再次,“口语化”的诗歌语言策略。“新生代”诗人对诗的“口语化”写作的实验执著而痴迷,他们认为书面语承载着大量的意识形态和人文信息,诗歌要超越“朦胧诗”的传统,关键在于实现语言的自觉,于是,他们以一种粗俗而又口语化的语言,以及反修辞的诗句来颠覆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的“典雅”传统,高度自觉的语言意识拓宽诗歌的发展道路。韩东的《你见过大海》:
你见过大海
你想象过
大海
你想象过大海
然后见到它
就是这样
你见过了大海
并想象过它
可你不是
一个水手
就是这样
你想象过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