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 > 二科尔沁旗草原 风格独特的长篇巨著(第1页)

二科尔沁旗草原 风格独特的长篇巨著(第1页)

二、《科尔沁旗草原》:风格独特的长篇巨著

端木蕻良是长篇小说的艺术大师。他的《大地的海》《大江》等都是现代优秀的长篇小说。为了领略端木蕻良所构建的艺术世界的独特性,我们不对他的每部长篇小说加以一般性的介绍,而是以他的代表作《科尔沁旗草原》为分析对象,以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现代中国还有一位21岁写出杰出长篇小说的作家,就是《财主底儿女们》的作者路翎,而且两部长篇都是从展示家族史到描写家族的新一代的成长。最早看出《科尔沁旗草原》艺术价值的是王任叔(巴人),他在《直立起来的〈科尔沁旗草原〉》一文中认为:这部长篇小说“语言艺术的创造,超过了自有新文学以来的一切作品”。然而后来的文学史却忽略了这部杰作。

《科尔沁旗草原》创作于1933年,当他将稿子寄给郑振铎就已经开始了传播。这部长篇怎么看都是在五四文学与20世纪30年代左翼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因而我们以小说的创作时间而不是出版时间,将其放在本时期加以讨论。从后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正是从这部长篇独特的艺术风格中,才能找到这部小说为什么被当时文坛冷落以及出版之后长期得不到应有重视的密码。在现代的几部以家族为描写对象的小说中,这部小说最具有史诗的特点。西方的史诗是描写一个民族发轫之初的大规模的迁徙史与战争史,并具有浓重的神话色彩。这些特点在《科尔沁旗草原》中都能发现,虽然这部小说仅仅是描述一个家族的迁徙与由来。小说的第一章就以雄阔之笔叙述了一个古老的传说:

二百年前,山东水灾里逃难的一群,向那神秘的关东草原去奔。

这长蛇的征旅呀,背负着人类最不祥的命运,猥琐的,狼狈的,如同被上帝的魔杖从伊甸园驱逐出来的蛇似的,在那灼人的毒风里,把脚底板艰难的放平,在那焦砂的干道上,在企望着,在震恐着,在向那“颟肘子”的国度进行。那曾经禁闭过的王国。

大队里,一切都是破旧的,颓败的,昏迷不醒的,一切都是灰色的线条的单调的组成。

忽然,似乎是一道银白的光耀一闪,是从来未有过的清白,似乎是白马尾的蝇甩的一甩,人的眼前一亮,但遂即就有一个丑恶的灰色的人影,遮没了这白色的一道,局促的受惊的,就像一只褪了鳞的鳆鱼似的,吃力的而迅捷地向前顶着水游移。

这是一位迁徙人群中的老妇人。正如很多民族的神话中有洪水时代,他们是遇到了大洪水而开始迁徙的。人群像水一样向东北迁徙,但他们又遇到了瘟疫:

瘟疫到处的跟踪着,三天之内便死了五个,一身牛腱肉的小牛子也死了,这真是大该使人感到一种死的恐怖了。

迁徙的人群没有办法,只能全部跪下拜天:

人们都把信任寄托给无极的天空。眼睛代替了心的礼献,敬呈在老天爷的面前。于是他们的眼睛与天溶洽了,流泄出感激和希望的泪水。

天神骑着马,在空无的白云里。

正在拜天之际,那位老妇人疯了。“万千的,数不清的头,都霍的从地上爬起来,惊疑着,恐惧着,悲恸着,无所措手。”有的主张打死她,有的主张用十个童男童女来祭她,有的主张用五色针扎她。忽然人群里钻出一个人来。他像背葫芦的吕洞宾,一边用冷水泼她面部,一边凝视空中念念有词:“天灵灵,地灵灵,我有十万神兵,十万鬼兵,逢山山开,逢地地裂,逢水水涸,逢树两截,一切妖魔,随时消灭,我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老人掐弄她的脉穴,按摩着,舒展着。他救好老妇人,并声称也能救其他人。人群问他为什么不早出手,他说应该有七七四十九天的劫数。众人认出来,他是丁家屯的丁老先生。虽然有人说他家也是颗粒不收才逃出来的,但是,更多人相信他是由真灵官派来拯救灾民的,此后瘟疫果然停止了肆虐,老人便成为人群的精神中心。

到了关东,在他拓垦农场时,一位少女投入他的怀抱。“她是小九尾狐狸变的,她怎梳方头呢,她的底襟没衩呀……但是,对于关东的传说,种苞米的方法,那可就没有人能再赶上她了。”可是当这个带着舍利子似的小眸子的小狐狸精闯到这个奇怪的家庭之后,老人最终的日子却不远了:

那夜,北斗星正指着正北,天像蓝釉子盆似的覆在翠碧的野。森林,从心里吐出枭叫。一个贼星,拖了三丈长的尾巴,缓缓西行。

罗盘摆着的地方是山抱着水,水抱着山。

……

这老人,便想把自己的最后的一滴努力,放置在这全境最旺的风水上,来树立他百年的基业了。老人包着罗盘叹息了一会,便把一只白蝇甩,按照向口,摆好了,向着那蔚蓝色的苍穹,深深的默祷了半天,才一步一步的走下山来。

“我要死了,你好生和孩子们过活……就葬在南山向阳坡,点穴的地方,和那白蝇甩一样。要心急,就往溪边错五寸,可以早发五十年。……坑洞里第三块砖是银子,第五砖是金子。……”

老人,就这样的掷下了他的神秘的遗嘱而离开他的娇小的妻了,这个遗嘱便奠定了一个东北的大地主的成功的开头。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