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pdf > 四乡土诗人 臧克家的诗艺特征(第2页)

四乡土诗人 臧克家的诗艺特征(第2页)

鸱鸮给他们唱歌,

恶犬在身旁叫哭,

鬼火照着幽灵跳舞,

青蛇到处严密地巡逻,

不让—丝生气偷进这黑漆的死窝!

这幅丑的图画,很难出现在古典诗歌中。而且在表现技巧上,除了对现实丑恶的深度凝视外,他还吸取了象征与隐喻的现代主义诗歌技巧。且看他的《螺旋》:

像鞭梢下的螺旋——

在夜的尖上

痛苦抽我

滴溜转在这风露的庭院。

沉死的夜浪无边——

天上的朗月

地上的我

是宇宙不瞑的两只大眼。

臧克家诗歌的现代性还表现为历史主义与伦理主义的矛盾,古代诗人是感受不到这种矛盾的。在中国的农村,苦难、愚昧、人情与田园风味往往是纠缠在一起的。且看《五月的乡村》:

雄鸡跳上屋顶朝天叫,

狗在门前伸个懒腰,

还不中用的农家小女,

坐在林荫里看蚂蚁上树。

这首诗令人想起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于是,他就陷入了这样的矛盾中:理智上揭示农民的苦难,希望他们从愚昧中觉醒过来,向着有电灯和康拜因机的社会走;情感上却迷恋于那浓重的人情味,他在《十年诗选·序》中说他“真心爱‘带月荷锄归’,真心爱‘柳梢上的月明’”。

原典阅读

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臧克家:《臧克家诗选新编》,1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

原典点评

本诗创作于1932年4月,诗歌以老马这一忍辱负重、备受凌辱的沉重意象,象征着中国北方农民的悲惨命运。统治者给农民以最大的重负,农民沉默不语,低头拉车,而且混混沌沌,只是在锐利的痛感到来时才抬头看看前面。当然诗无达诂,对于运用象征技巧的诗尤其如此:如果你是一个工人、文人甚至是下级官员,受到压迫时将老马理解成自己的写照,那也完全正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