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传承 > 中编 历史个案与文学典型(第2页)

中编 历史个案与文学典型(第2页)

[8]鲁迅:《译文序跋集·〈现代日本小说集〉附录关于作者的说明》,见《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243页。

[9]鲁迅:《书信·340516致郑振铎》,见《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04页。

[10]鲁迅:《故事新编·序言》,见《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353页。

[11]鲁迅:《故事新编·序言》,见《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354页。

[12]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见《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469页。

[13]鲁迅:《故事新编·序言》,见《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354页。

[14]徐贲:《新历史主义批评和文艺复兴文学研究》,载《文艺研究》,1993(3)。

[15]茅盾:《玄武门之变·序》,见《茅盾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第283页。

[16]鲁迅:《花边文学·又是“莎士比亚”》,见《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601页。

[17]黄健:《鲁迅的历史观与历史小说创作理念》,见吴秀明主编:《中国历史文学的世纪之旅:现当代历史题材创作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第96页。

[18]海登·怀特:《评新历史主义》,见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100页。

[19]童庆炳:《“历史3”——历史题材文学创作的历史真实》,见《在历史与人文之间徘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380页。

[20]鲁迅:《故事新编·序言》,见《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354页。

[21]鲁迅:《故事新编·序言》,见《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353页。

[22]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见《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527页。

[23]鲁迅:《故事新编·理水》,见《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400页。

[24]鲁迅:《故事新编·理水》,见《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400~401页。

[25]鲁迅:《故事新编·非攻》,见《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479页。

[26]鲁迅:《故事新编·序言》,见《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354页。

[27]普实克:《鲁迅》,载《鲁迅研究年刊》,1979。

[28]詹明信:《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主义》,见《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第164页。

[29]詹明信:《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主义》,见《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第152页。

[30]钱理群:《〈故事新编〉解说》,见《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135~136页。

[31]詹明信:《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主义》,见《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第162~163页。

[32]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见《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527页。

[33]鲁迅:《故事新编·序言》,见《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353页。

[34]鲁迅:《故事新编·序言》,见《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364页。

[35]鲁迅:《故事新编·序言》,见《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353页。

[36]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见《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22页。

[37]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四)》,见《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8页。

[38]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第118页。

[39]詹明信:《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主义》,见《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第148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