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概念指什么 > 总序02(第2页)

总序02(第2页)

[10]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第246页。

[11]参见〔德〕兰克:《历史上的各个时代》,中译本,“编者导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9页。

[12]参见〔德〕兰克:《历史上的各个时代》,中译本,“编者导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14页。

[13]顾炎武:《日知录集释》,黄汝成释,上海,世界书局,1936,第1页。

[14]傅斯年:《〈史料与史学〉发刊词》,见《出入史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第88页。

[15]〔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1页。

[16]〔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5页。

[17]因前文“柯林伍德”为笔者所写,此处“柯林武德”为引用译名,故有所不同。后文同。

[18]〔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232页。

[19]〔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233页。

[20]〔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233页。

[21]〔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233页。

[22]〔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238页。

[23]〔德〕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见〔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37页。

[24]〔德〕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见〔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29页。

[25]〔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77页。

[2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第180页。

[27]李泽厚:《说历史悲剧》,见《乙卯五说》,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第106页。

[28]李泽厚:《说历史悲剧》,见《乙卯五说》,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第109页。

[29]童庆炳:《在历史与人文中徘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288页。

[30]孙皓晖:《大秦帝国·铁血文明》,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第819~820页。

[31]以上数字参见范文澜:《中国通史》,第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17页。

[32]〔德〕马克思:《道德化的批评和批评化的道德》,见〔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第329页。

[33]吴兢:《贞观政要·任贤》。

[34]司马光:《进通志表》。

[35]〔法〕布罗代尔:《论历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197页。

[36]〔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见〔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3页。

[37]〔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见〔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3页。

[38]〔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见〔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3页。

[39]〔法〕布罗代尔:《论历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183、197页。

[40]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41]〔法〕布罗代尔:《论历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5页。

[42]〔法〕布罗代尔:《论历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4页。

[43]〔法〕布罗代尔:《论历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4页。

热门小说推荐

武道至尊
暗夜幽殇武道至尊
...
无限邮差
过水看娇无限邮差
...

最新标签